民众日报
民众日报创立于1950年,为台湾的综合性日报,与《台湾时报》、《台湾新闻报》并称「南台湾三大报」,总社设在高雄市三民区。《民众日报》1950年由李瑞标创立于基隆市,由于资金不稳,屡传易主。1953年,《民众日报》受到基隆市政府控告,发生过经营权和发行权的争夺事件,之后由李哲朗出任董事长,并于1978年将报社总部迁往高雄市,成立「民众日报社股份有限公司」。
简史.
李瑞标、李哲朗时期.
《民众日报》报导的立场是担任民众与政府的桥梁;但是在台湾戒严时期,《民众日报》也常因报导有关党外运动、中国共产党与乡土等当时被认为是敏感性的新闻,因此三不五时就会受到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文化工作会(文工会)、台湾警备总司令部等机关的新闻检查。1957年,该报编辑林振霆 因报导五二四事件被判处无期徒刑,最后坐牢27年才出狱。
1978年《民众日报》南迁高雄市之后力求蜕变,成立「言论部」网罗坚强的主笔群,以尖锐的政治敏感议题冲撞戒严体制,并大胆起用台湾原住民排湾族的林德义挑梁主编政治新闻版,主笔群更适时反映舆情批评时政,颇获基层民众肯定赞誉,于是迅速窜起并号称为当时台湾的第三大报。
1985年6月7日,《民众日报》刊登美国特派员黄学荣发回的新闻报导「中共将继续走开放路线,反对超级强国欺侮小国 赵紫阳访英公开抨击美苏两大集团」、「三十位旅美前国军将领建议政府:取消戒严令另订他法,正视省议员集体辞职」 等新闻,被高雄市政府以《出版法》第40条第1项规定勒令停刊:「贵报本(六)月七日所刊载的第一版头条新闻,因标题及内容显然违反国策,有为匪张目之嫌,自本(六)月十日起裁处停刊七天。」由当时的高雄市长苏南成具名,发出停刊7日处分的行政命令。
1997年,《民众日报》总编辑李旺台(1999年时任民主进步党副秘书长兼文宣部主任)因为处理宋楚瑜请辞台湾省长一事未能「完全拥宋」,而被李哲朗解聘。台湾新闻记者协会对此次事件表示抗议,并要求该报勿受政治干预。李旺台对宋楚瑜的新闻处理,与当时的报社高层政策不合;李旺台则认为,此事应与宋楚瑜辞职风波有关,所以先行辞职。这是李哲朗第一次开除与自己有意见冲突的员工,该报数-{位高层皆对此避谈、人人自危。
东森时期.
《民众日报》进入1990年代后,面临报业不景气的问题。2000年2月,东森媒体集团投资《民众日报》。2001年,《民众日报》经营权被转售给东森媒体集团,由蔡豪担任社长。在东森时期,该报发行量为21万6000份上下,读者大多数分布于台湾中南部地区,年龄层散布30至50岁的高消费力客群,遍及全国。《民众日报》也曾连续两年获得行政院新闻局颁发最佳净化新闻媒体奖。
2007年5月1日,《民众日报》103位员工遭资遣,等了两个月都领不到资遣费;《民众日报》员工因此将前董事长王世均(原名王亲雄)告上高雄市政府劳工局,并质疑王世均涉嫌掏空《民众日报》。2007年7月4日,《民众日报》劳资双方首度召开协调会,王世均承诺资方会在7月16日及7月30日给付所有遭资遣员工总计新台币1631万元的资遣费。
林文雄时期.
2007年5月,继任董事长林文雄接掌《民众日报》,该报共有36个地方版,地方版面居台湾各大平面媒体之首,除了区域性报导比重增加之外,现在已调整为全国发行。2009年4月10日,当日新闻指出,厦门《海峡导报》将与《民众日报》以互换版面方式合作。初步将以两岸的旅游介绍、风土民情为主要内容,最快预计在该年4月13日就可以看到跨海合作新闻。同年5月19日,《民众日报》董事长、社长参访中新社,双方就传媒发展及新闻业务合作进行交流,目前已达成初步合作共识。
2009年底,《民众日报》开始发行免费周报,已发放地点为桃园、宜兰 两地。
蔡豪时期.
再次争夺经营权.
2010年5月1日下午,《民众日报》编辑部遭几位不明人士闯入,强行搬走电脑、伺服器,报社员工指称该等人士系由屏东县议员蔡豪带领。事后,蔡豪透过服务处助理否认。但该报副社长张弘光公布当日摄录画面,影像证实确是蔡豪人马所为。2010年5月4日,《民众日报》无宣布停刊。
商标权之争夺过程.
2010年4月30日,自称拥《民众日报》所有权的蔡豪率人进入报社,并以「董事长蔡豪、社长林文雄」名义,以简讯通知所有一级主管将在5/1日下午4:30召开社务会议,蔡豪则以总社总机逐一打电话邀请各地特派员下午5:30 参加特派员会议;同时要求总编辑更改报头,将董事长名字改为蔡豪。但在台北印刷厂遭到王世均人马改为「董事长王世均」,《民众日报》商标权 之争全面爆发。
重定向;重新导向;
同日晚间,王世均人马与蔡豪人马在台北、高雄两地印刷厂相互拦截报纸,造成《民众日报》有史以来,北厂报头出现董事长王世均,南厂报头出现董事长吴镇生(爱乡大制作公司董事长暨蔡豪办公室主任),而蔡豪宣称《民众日报》已由爱乡大制作负责未来营运的双包案。
2010年5月2日,蔡豪「威胁」总编辑周福来,令他通知所有编辑部人员停止上班,至于何时恢复上班,再另行通知。蔡豪更率人员进入报社,将伺服器、编辑部PC主机等设备强行搬走,以致各地新闻无法正常传送。当日晚间八点多,蔡以简讯通知各地方特派员,表示「本人决心经营民众日报,现全力整顿中,3 至5 天重新复刊,请各位放心」等语。王世均在台北印刷厂仍找来临时编排人员发行版面2大张,但在发送前往南部时,遭到蔡豪等人拦截,导致发报系统、供应链同时瘫痪。
2010年5月3日,王世均人马及民众报业员工,全力恢复高雄总社,然编辑部人员因受到「恐吓」 不敢上班,各人并将所属的物品打包回家,以免卷入纷争。
2010年5月4日,员工发起自救运动,宣布成立《新·民众日报》,希望打击财团与黑色暴力,更呼吁真正拥有商标权的人出面提告,也同时希望政府正视这桩暴力危害媒体的事件。
林文雄方面.
2010年5月4日,前《民众日报》董事长林文雄说:
员工方面.
由《民众日报》员工自力救助所成立之《新·民众日报》,在该报2010年5月4日头条讯息曾表示:
事件终结.
2010年5月26日,张弘光表示,当初成立「NEW民众日报」是想缓解经营权的问题,不要影响到报社的正常运作。之后,《新·民众日报》将会与现有报纸回归成一体,并由张弘光继续负责两岸新闻报导的部分。
一通事业集团时期(2013年2月~2014年6月).
一通事业集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网际网路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在2012年买下民众日报的所有股权,并于2013年2月正式接手民众日报的经营,根据台湾经济部商业司的公司登记,民众日报目前的资本额为新台币4亿4千万元,一通事业集团持有《民众日报》100%的股权,董事长为集团内推出的法人代表刘两源。
除了董事长之外,一通事业集团接手民众日报之后,发行人为詹亢戎,社长为彭仁冈,总经理为蔡云夤,执行副总编辑为台湾原住民排湾族的林德义,大台北分社长余金来,大台中分社长诸葛志一、大台南分社长王子狱、大高雄分社长为陈明成。
民众日报的编辑采访方针,如今除了采取一贯深耕地方的策略,分别推出「大台北版」、「大台中版」以及「大高雄版」,以强化、深入在地新闻的报导,与基层地方民众紧密结合。另外,在两岸关系益加密切之际,民众日报更积极建构媒体的资讯平台,以利增进两岸民众的正确资讯交流与健康正面互动。
民众日报在一通事业集团的主导下,由于采取了和台湾其他主要报纸不同的编采策略,不仅已经走出以往的营运阴霾,在2013年8月甚至已经宣告转亏为盈,2013年9月更为了扩大服务面,将总社搬迁至高雄市中心。
1986年间民众日报在台湾媒体界率先使用电脑排版系统,一通事业集团接手经营民众日报后,积极提升媒体的服务质量,电子媒体『民众网』www.mypeople.tw于是在2014年正式上线!
纸本的民众日报成为民众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网际网路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多媒体服务平台的一环,『民众网』呈现丰富多元的服务内容,同时与推特g+等社群网站,及脸书粉丝团(Facebook)串联,使读者更易于分享,只需在网页上按「赞」,内容即可转贴在自己的网路社群上。
『民众网』的内容一律采用RSS通用格式,也建立了专属的app提供下载,可以让读者网友轻松、即时、安全的取得并分享精彩的文章。
『民众网』更与目前的主流入口网站(如yahoo雅虎奇摩、ETtoday东森新闻云)及影视媒体(台视、华视)等结盟,也跟大陆的新华社、央广、中新社、海峡导报…等合作,将来会逐步的扩大服务范围及规模,让民众日报一贯为民众服务的理念,落实在网路媒体上。
由于一通科技公司既不是财团,又没有政治党派的背景,未来民众日报的言论及编采方向将贯彻「民众日报,拥抱民众。深耕地方,壮大台湾」的宗旨,并积极扮演「为民众喉舌,做政府诤友」之角色,持续善尽大众传播媒体之社会责任。
民众传播事业有限公司时期(2014年7月-).
2014年7月由从媒体基层历练,业采经验丰富的蔡云夤,以民众传播事业有限公司的名义接手经营民众日报(所有权仍属一通事业集团),并继续任用台湾原住民排湾族的资深媒体人林德义为总编辑,仍然采取一贯深耕地方的策略,强化并深入在地新闻的报导,更与基层地方民众紧密结合,目前在台湾各县市除了布建有特派员及资深的记者在地采访外,甚至于偏远的乡镇也有第一线的采访记者扎根经营。
团队阵容网罗了包括副社长兼北区分社长余金来(曾任桃园县新闻记者公会理事长)、中区分社长诸葛志一(曾任中华日报特派员)、高雄分社长陈明成(现任大高雄记者公会理事长)等媒体菁英。
而民众日报的大本营南部地区,除了原有的新闻团队之外,也引进并重用诸如云林特派员梁震坤(现任云林县新闻记者公会理事长)、高雄特派记者卢鸿霖(现任高雄大众传播公会理事长)以及曾在联合报、中国时报…等知名媒体退而不休或挖角礼聘而来的资深新闻从业老将。
假民调事件.
2010年11月1日上午,民进党高雄市长参选人陈菊竞选总部发言人赵天麟、李昆泽、陈启昱召开记者会,针对近日所公布主流媒体民调呈现陈菊稳定保四成以上的趋势,但无党籍高雄市长参选人杨秋兴阵营从初选到大选一再诬指陈菊阵营做「假民调」,请杨秋兴不要「打人喊救人」。李昆泽表示,杨秋兴近日最爱引述的是《民众日报》10月12日发布的民调,而在这份民调中,陈菊的支持度显然与各家媒体民调的4成近5成差距过大。各家民调难免有所差异,但是《民众日报》民调与同一期间内与其他调查差距竟能均达到12~15%。李昆泽也指出,《民众日报》民调声称委托国立中山大学执行,但只笼统写出校名,却未写出是哪个系所、中心或研究单位所作,与媒体民调报导惯例大不同。李说,民调的执行关系到国立中山大学的学术声誉,期待执行单位能出面说明。
根据《民众日报》民调,杨秋兴的支持者多来自蓝营和中间选民,尤其在政党支持部分,国民党支持者支持他的比例(29.1%)居然高过支持国民党参选人黄昭顺(23.9%)的比例。民调显示,国民党支持者对杨秋兴有所期待,并希望他能颠覆绿军执政的传统。
杨秋兴竞选总部日前宣称根据「民众日报委托中山大学」执行民调,他与陈菊民调支持率相差不到十%。中山大学民意调查研究中心主任印永翔马上澄清,否认接受委托并表示不解,并希望外界勿冒用单位名称。选举民调满天飞,大高雄市长候选人陈菊、杨秋兴和黄昭顺为真假民调咬成一团!菊批秋引用假民调,信用破产;秋反批:「陈菊连九一九行程都讲不清楚,她还有诚信吗?」黄昭顺则抨击:秋、菊联手操作假民调,企图用弃保方式裂解国民党。
外部连结.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