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二简字
二简字,是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继1950年代提出的《汉字简化方案》后,于1977年12月20日提出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化汉字。二简方案分为两个表:第一表收录了248个简化字,推出后直接实行;第二表收录了605个简化字,共853字,推出后仅供讨论,没有直接实行。方案推出后饱受争议,最终于1986年6月24日被废除。 一般认为这个方案把一些不应该简化的字简化了,并且字被简化得过于简单,简化过头的生造简化字甚至失去汉字原有结构意义,社会上使用的“二简字”很多过于混乱。当时学者普遍认为:相比第一次简化的汉字,二简草案大多采取了通行于一种行业、一个地区的新简化字,约未全定,俗未全成,造成了二简字不能被广大人民所接受。并且当时受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人们认为汉字是为工农兵服务的,知识分子是“臭老九”,所以简化汉字时并没有征求知识分子的意见,甚至没有经过文字改革委员会的表决,事实上不能算是“通过”。 在扫盲运动过后,中国大陆文盲数急剧减少,使得“汉字阻碍扫盲”一说失去理据。二简字推出后,迫使人们必须重新学习汉字写法,造成无谓负担。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认为“二简字”的简化不成功,于是废止了这个方案,并指出了“今后对汉字的改革要持谨慎态度,使汉字形体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以利社会应用”。此后,根据社会上的用字情况,反而恢复了部分被淘汰的异体字。 历史. ,表示汉字改革是「时代潮流,不应禁止,也不能禁止」。文章发表后,文字改革办公室在工厂、农村、机关、学校中深入调查。 简化方法. 《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简化方法看似比较混乱,但与《第一次汉字简化方案》的简化方法大致相同,主要有如下几种。 形声字替换声符. 保留原字的形旁,把笔画数多的声旁加以改造,换成用字形简单的同音字或音近字的声旁。如: 用同一方法造出的一简字如:(一简字-繁体字)-{远-远,进-进,歼-歼,忧-忧,扰-扰,拥-拥,态-态,-{适--{适,认-认,让-让,坟-坟。 会意造字. 按照原字所表示的意义改造或新造。如: 同样使用该方法简化的一简字如:(一简字-繁体字)-{标-标,时-时,泪-泪,尘-尘。 字形假借. 即利用已有的字形简单的字代替,很多具有相同声旁的字只保留声旁。如: 其他的例如:(二简字-规范简化字)桔-橘,-{帐(-{帐)--{账(-{账),咀-嘴,肖--{萧(-{萧),-{闫(-{闫)--{阎(-{阎),-{兰(-{兰)--{蓝(-{蓝)、-{篮(-{篮),予--{预(-{预)、豫,欠-歉,令--{龄(-{龄),-{复(-{复、-{复)--{覆,-{园(-{园)--{圆(-{圆),-{㺪--{璞,-{垴(土改王)--{瑙,-{练(-{纟改-{讠)--{谏(-{谏),(缶又)-罐,邦--{帮(-{帮),迭--{叠(-{叠),迂-遇,交-跤,扇-煽、搧,付-副,-{杆(-{杆、杆)--{秆(-{秆)、竿,太-泰。其中某些如“桔-橘”、“-{帐(-{帐)--{账(-{账)”在现在的某些地方仍然通用。 用同一方法造出的一简字如:(一简字-繁体字)-{冲-冲,丑-丑,斗-斗,只-只,兰-兰,荡-荡,卜-卜,仆-仆,朴-朴,干-干、干,谷-谷,后-后,伙-伙,松-松,面-面,价-价。 这种方法的一种特殊情况是二简字表中,一些同形旁联绵形声字省去形旁,假借原字独立成字的声旁。如多索-哆嗦、科斗-蝌蚪。用同一方法造出的一简字如:(一简字-繁体字)-{昆-昆,仑-仑 简省部分. 即在不产生歧义的情况下,将原字的一部分省略。如: 用同一方法造出的一简字如:(一简字-繁体字)-{誊-誊,声-声,电-电,么-么,-{术--{术,复-复、复,医-医,扫-扫,飞-飞。 变换部分. 即保留原字大略的形状,进行部分结构的改造。甚至以不相关的符号取代原来的构件,此部分多由草书楷化。例如: 而这种简化方法饱受批评,如二简字将“展”简化为“-{尸”下加一横,在当时被形容为“尸横遍野”。 用同一方法造出的一简字如:(一简字-繁体字)-{贝-贝,难-难,鸡-鸡,汉-汉,欢-欢,仅-仅,邓-邓,郑-郑,赵-赵,执-执,学-学。 废除. “二简字”在书写上更加简单易行,但是后人认为它在构造上失去汉字造型美观的特点,重点是不易辨识。自《人民日报》开始试用“二简字”后,社会上使用“二简字”出现了混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汉字在国际语言中的形象,国内的很多专家和学者纷纷质疑此次简化。 1985年12月,国务院决定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强调国家语委要“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这表明拼音化道路已被放弃。 1986年6月24日,“二简字”被国务院废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二简字”不属于规范用字。随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了《简化字总表》,共计2235个简化字,只对1964年编印的《简化字总表》中的6个字做了调整,沿用至今。第二次简化宣告彻底失败,自此以后,官方至今未提出过任何新的简化方案。 相对地,「一简字」虽然亦部分存在「二简字」的缺陷,推行时亦遭到不少学者质疑,而且其简化也不如二简字规则,但由于几乎全部的「一简字」的简化字形都是历史俗字,加上以之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扫盲,第一次简化因而成功使用至今。 可以理解的是,二简字是在一片「拨乱反正」的呼声中,并未实行大规模地研究分析,仓促地制定和发布的。二简字由于书写简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写字的速度,但它使不同汉字的外貌更为相近,增加了一些形近字,提高了辨别的难度。 影响. 由于19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二简字”发布和宣传的力度较强,并且在当时已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包括媒体和报刊都使用“二简字”;加上“二简字”笔画少,书写简单,易于流行,在当时社会上已经非常广泛。而且,在一些地方“二简字”已经成为教学用字,因此给一部分学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些原因都造成了部分“二简字”在残留在社会里。然而,由于「二简字」简化得太厉害,难以辨认,当现在的人们阅读回二简试行时期的报刊资料,往往亦满脑疑惑,不少经历过繁体字、一简字、二简字的人写的字「繁不繁,简不简」。 同时,因为「二简字」对汉字原来笔画和构成部分,作了很大幅度的减省,使人们认为可以以相同的方式书写汉字,民间自造、乱造简化字的风气又再度盛行起来。这亦是「二简字」带来的不良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从法律上禁止了错别字、异体字、二简字和繁体字的应用。由于曾经在社会上“二简字”被使用了一段时间,而且简单易写,废止后的“二简字”有时会出现在非公开的需要快速书写的文本如笔记、病历等,在公共场所也影响著现在的社会生活,市场、商场甚至路牌等重要场所都有出现二简字。比如:市场中“-{鸡蛋”经常被写作“-{鸡旦”,公共场所“-{停车”被写作“-{仃车”,“-{早餐”被写作“-{早歺”。 此外,由于部份内地人在移居香港时,二简字尚未废止,他们在与大陆通讯时仍不时使用二简字。即使是日常公文里,亦会把“副经理”简化成为“-{付经理(「傅经理」的「傅」姓亦会俗写成为「付」,见二简字草案第二表)”。这亦是不少二简字的习惯到现在还存在的原因。 废除后仍沿用的二简字. -{炖. 未被《简化字总表》承认的,出现在二简字方案中的“-{炖”字例外地被收录到1988年《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亦收入不少主流辞书中,事实上取得了通用汉字的地位。2013年推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只收录「-{炖」字(〈二级字表〉,编号4005),没有收录「-{炖」字,在附件1〈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中,也没有收录「-{炖」「-{炖」这对字,即《通用规范汉字表》没有交代「-{炖」「-{炖」之间的关系。 但是实际上,「-{炖」「-{炖」两字之间关系复杂。根据《汉语大字典》,书中举例“-{炖”字出现于清末1909年成书的傅崇矩的《成都通览·食品类》,但其读音源头可以上溯到宋代的《集韵》,注为“杜本切,上混定”。而另一字“-{炖”,举的例子是《红楼梦》,但没有韵书的读音,所以,虽然后世以「-{炖」为「-{炖」的简体,但这两字哪个字先出,哪个字后出,状况仍是不明。另外,此二字在古代又同时有“火盛貌”和“赤色”二义,读音也基本相同,此义时,《汉语大字典》中“-{炖”字举《方言》一书用例,而「-{炖」字不见用例,所以,「-{炖」恐怕未必比「-{炖」晚出。 民间至今习用的二简字. 个别二简字虽然在法律上已经废除,但民间习用已久,绝大多数民众都认识,最著名的是“餐”的二简字“歺”,此字至今在手写上仍然常用。另外,“橘子”的“橘”字有时会写作“桔”,此种写法在清朝已经出现,二简字将“橘”并入“桔”,废除二简字后,这种写法仍然有时会使用。 姓氏更动. “萧”写作“肖”,虽然民间对于“萧”偶尔有这样的简化写法(《新华字典》载明“肖是萧的俗写”),但实际历史上萧与肖乃不同姓氏。然而二简字将“萧”简化成“肖”,连“萧邦”等词汇都变成了“-{肖邦”等。 其他的简化还有姓氏“阎姓”简化为“闫姓”、“蓝姓”作“-{兰姓”、“傅姓”作“付姓”、“戴姓”作“代”、“詹”作“占”等。由于现在改姓是相当麻烦的事件,除需要将一系列个人资料修正,还有以旧名字登记的财产要公证,可谓非常劳民伤财,所以不少人没有去改回来,最终导致使“阎”与“闫”,“蓝”与“-{兰”等,同时出现。 虽然二简字很快被叫停,但是这次更改在社会影响很大。此后在大陆的许多文献中两字用作姓氏时几乎不分,例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将萧劲光在二简字后被写为肖劲光,现在的很多文章、出版品、电视节目乃至很多人都分不清,甚至于一篇文章中同时出现萧劲光与肖劲光。姓的更改在两岸交流上也带来了不便,比如登机的审核。 与日语新字体的相似之处. 日语新字体中,有部分汉字字形与二简字完全一致。 字义也一致的如: ——碎(中文) ——瓣、辨、辩(中文) ——樱(中文) 字义无关,只是字形巧合的如: (日文“-{边”的略字)—— -{辺(二简字)—— 道(中文) (日本和制汉字,解作水滴)—— -{雫(二简字)—— 霞(中文)
二简字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