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新竹车站
新竹车站位于台湾新竹市东区。为台湾铁路公司纵贯线及内湾线的铁路车站,此外内湾线及六家线以此站为折返点。新竹车站是刘铭传铁路的终点。日治时期时将原有路线部分改线,并计划向南兴建纵贯铁路,同时将新竹车站改建为木造站房。现今站体于大正二年(1913年)完工:72:49,建筑样式结合了巴洛克风格与德式哥德风,具有陡斜的屋顶,为整个车站带来优美典雅的异国情调,加上厚实的红砖墙壁,让设计繁复的建筑更显庄重,线条分明的设计点缀著细致的装饰:112。二战后整修的样子与原设计较不同。是台湾最古老的现役站房,为国定古迹。目前正在进行新竹大车站平台计划的综合规划中。 历史. 第一代站房. 清代. 光绪十三年(1887年)福建台湾巡抚刘铭传由于商务与军事考量:8,且为建造台湾省城时便于运输建材,上《拟兴修台湾铁路折》:9,奏请清朝政府兴建基隆至台南的铁路,同年7月10日(农历5月20日)成立全台铁路商务总局,并立即动工台北~基隆段铁路:9:8,是继唐胥铁路后清朝第二条官办铁路:45,同时发行铁路股票至南洋招募基金:74。十四年(1888年)由台北经桃园至新竹段铁路开工:8。十九年(1893年)福建台湾巡抚邵友濂因经费不足与工程艰巨:24:45,中止铁路铺设至台南的计划:73。1月23日台北至新竹段铁路通车。基隆~新竹段铁路总长106.1km:73,每日仅往返两班列车:9。10月30日设立第一代站房,当时称「新竹火车票房」:198,位在枕头山(今新竹公园)脚下,为土造闽南式建筑(约今玻璃工艺博物馆位置):73:24。 日治时期. 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甲午战争时清兵为阻挡日军前进而破坏铁路,后日军南下时陆续进行抢修。同时第一代站房被抗日军焚毁。7月7日台北至新竹的铁路恢复运转,以供近卫师团运输兵员物资之用:16、17。9月临时台湾铁道队抵达基隆:117。 第二代站房. 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临时台湾铁道队鉴于清朝所建的铁路蜿蜒迂回,将刘铭传铁路大幅改线:150。7月公布民众乘车许可:117。于基隆~新竹段每日往返两班列车,后增加为往返四班:79。7月5日设立第二代站房,迁移至今东大路与铁路交会处北侧:198,新竹货站附近,位于原淡水厅城外。站房面积仅44坪,屋顶以杉木皮建成:198,十分简陋:24却仍是日治时期台湾铁路的大站。 明治三十年(1897年)8月大湖口(今湖口)~新竹间横跨凤山溪的桥梁被洪水冲断,8日起由新竹发的列车停留于凤山溪左岸,由台北发的列车停留于右岸,客、货运过河互相换乘,列车折返。9月10日设立红毛田临时车站(今竹北车站),12月凤山溪桥修复,红毛田临时车站关闭。:36、37。三十一年(1898年)9月16日在受损桥梁以北加设新车临时车站。三十二年(1899年)1月改新车车站为正式车站。新车~新竹间暂时以每天往返一班台车来营运,后改为每日往返三班:36。 第三代站房. 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总督府实施市区改正,开始拓宽道路并拆除淡水厅城的城墙与城楼:115页。新开辟的驿前大道(今中正路)成为往后新竹市区的中心:121。2月1日纵贯铁路大湖口(今湖口)~新竹段改良完成后恢复通车,同时废除新车车站:36。6月14日建造木造的第三代站房于现址:25,屋顶以文化瓦铺成:198。 第四代站房. 日治时期. 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开始建造第四代站房,站址与迎曦门连为一气,成为新竹市放射型道路的中心点:15。大正二年(1913年)3月31日第四代站房(新竹驿)完工:264,由台湾总督府铁道部嘱托松崎万长设计,工程费22,500日圆:38。建筑样式属于巴洛克风格:150,与旧台中车站等二层英式砖造建筑不同,融合德式哥德式建筑的元素,在《台湾建筑会志》描述本站能够呈现纯粹的德国风格:15。当时候车室区隔为头等与三等2种等级,右侧为头等候车室,最左侧则是三等候车室。三年(1914年)3月25日附属的事务室完工,工程费12,000日圆:38。昭和三年(1928年)3月31日站房增建右侧办公室。五年(1930年)新竹~香山间双轨化完工。九年(1934年)红毛(今竹北)~新竹间双轨化完工。十四年(1939年)兴建「北台海军航空队本部线」(新竹飞机场线)。二十年(1945年)5月15日站房屋顶遭同盟国军轰炸而部分毁损,民国38年整建完成。 战后. 1947年台湾省政府拨款修复站房。1948年年初站房整建完成。1951年9月11日内湾线全线通车。1969年6月25日新竹货站启用,设于新竹车站北0.2公里处:38。1973年增建右翼铁路警察办公室。1989年开始拆除扇形车库,但保留转车盘。1994年屋顶换成钢瓦。1995年5月站内举办「内湾线的故事」文艺季。CT152被送来参展,此后长期放在站内:26,后被移至苗栗铁道公园。1998年6月23日省政府审定第四代站房为省定古迹,是台湾现存最古老的火车站房。1999年7月1日改为国定古迹。2000年鉴于站房老旧和年久失修,经内政部编列预算,由新竹市政府整修。11月拆除新竹飞机场线。2007年2月11日松崎万长之孙、副理事长带团至新竹公园访视,赠送新竹市政府河津樱树苗,并探访车站。3月1日因应内湾线列车随著新竹~竹东段整修,暂不行驶至内湾的列车,改以客运接驳。2008年跨站天桥装设升降电梯。2010年3月26日新竹车站开放使用台湾通搭乘新竹~瑞芳间的车站(不含暖暖),并接受台湾通加值服务。2011年1月1日因多卡通验票闸门启用,本站开放使用悠游卡,搭乘区间与台湾通相同,并接受悠游卡加值服务。11月11日为庆祝改建完工后内湾线全线复驶,以DT668牵引列车进行始航,自新竹车站发车。11月30日第四代站房整修竣工。2013年3月31日站内举办第四代站房竣工100周年庆祝活动,CK124被派出参展。车站缔结联盟引荐人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的后代到场致词4月12日推出与东京车站缔结姊妹车站限量500张的一卡通(第一版)。8月3日台铁局与JR东日本合办活动「横跨台日!铁路纪念章拉力赛」,在台铁台北车站、新竹车站,日本JR东日本东京车站等10个车站搜集5个纪念章,可兑换限量手提包。 车站概要. 客运. 目前为一等站。 本站曾是北部通勤电联车维修基地新竹机务段所在地(目前已迁移至富冈车辆基地,原址降等为南新竹机务分驻所),高峰期站区内曾配置有17股路线,机务段迁移前有9股检查站轨道,机务段迁移后,编号4~9股检查站轨道停用拆除(皆为室内空间,拆除轨道与电车线,仅留下车库建筑物),只留下编号1~3股检查站轨道(皆为户外且无遮蔽),不过在2019年12月重新连接编号第4、5股检查站轨道与电车线(皆为室内空间)于2020年2月启用,之后在于2020年4月重新连接编号第8股检查站轨道(为室内空间但无架设电车线)于2020年5月启用,也是西部干线区间车的主要始发站之一,北上至基隆、南下至嘉义。在2013年的统计中新竹车站是台铁所有车站中营收排名第6名(仅次于台北、花莲、台中、台南和高雄等站)。 本站为内湾线的起点站。为接驳高铁新竹站,台铁局将内湾线新竹-竹中区间改建为双线电气化高架路线,并增设北新竹、千甲、新庄等站,于2011年11月11日通车。此外由竹中车站分岐至六家车站的路线,命名为六家线。六家线兴建与内湾线改善工程施工期间,内湾线新竹-竹东路段于2007年至2011年暂时停驶,改以新竹客运接驳。于2011年11月11日复驶,内湾线改于北新竹车站以北与纵贯线分歧。另外2016年6月29日台湾铁路管理局也于新竹车站与香山车站之间增设三姓桥车站。 货运. 新竹车站北侧有通往新竹面粉厂的侧线(现位于北新竹站内)。并曾经有通往台湾肥料公司新竹厂与新竹机场的侧线。:26 新竹机场线. 新竹飞机场线建于昭和十四年(1939年),当时称为「北台海军航空队本部线」,战后改称「新竹特种支线」。路线自东光陆桥向北与纵贯铁路分岔,通过经国路与武陵路后,沿成功路进入新竹空军基地。2000年11月路线拆除后,因铁路长期阻碍交通,当地居民莫不赞成。原路线改铺设公路,经评选后命名为铁道路。:41、42 中油新竹厂线. 中油新竹厂线约建于日治时期末期,原计划通往台湾有机合成株式会社新竹厂,但由于运送资材来台湾的货船于太平洋战争中被炸沉,故厂房始终未完工。战后台肥新竹厂开始兴建,约1955年重铺铁轨。油库线自新竹货站北侧与纵贯线分岐,向山侧延伸。干线在进入厂区前,先分支出通往液氨储槽的侧线(更早期另有通往硫磺堆积厂与硫酸工厂的侧线)。进入厂区后于干线0.677公里处分出硫酸铔仓库线,长200公尺;0.907公里处有300公尺长的新竹化工线,但后因关厂而拆除。厂区路线于东势街平交道终止,过平交道后干线分出400公尺长的尿素仓库线,干线则向前延伸出中油新竹厂线,全线总长1.6公里。 路线营运后期新竹化工线已拆除,而中油新竹厂线也极少使用,但台湾铁路管理局的正式名称仍为「中油新竹厂线」。早期台肥尚无自用的铁路机车时,曾调用DT580型蒸汽机车行驶路线,1960年代开始使用两辆日立HG-35BB内燃机车。 内湾线. 为运输竹东郡蕃地山区的煤矿:148,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于昭和十九年(1944年)动工兴建内湾线,但因太平洋战争吃紧而作罢。战后,铁路局为开发竹东工业区,于1946年铺设由新竹~竹东的「竹东支线」,用以运送肥料、水泥与玻璃的原料和制成品。1950年因石灰石的开采延伸至合兴。1951年又为运输煤矿延长至内湾:146。1956年开始开采内湾地区的煤矿,加上此地为油罗山木材的集散地,使此地经济快速发展,直到1970年代林业与矿业的活动相继停止为止。 148 内湾线的货运以水泥为大宗。故台湾水泥于竹东分岔出1.2km的专用线,九赞头则具有亚洲水泥专用线:147。后水泥产业东移,西部水泥厂产量大幅减少,合兴与九赞头等站的业务迅速下滑,分别被降为招呼站与乙种简易站。 148 台湾木材防腐公司线. 台湾木材防腐公司成立于1953年,由美援赞助设立,厂址约在今光复路地下道旁。当时台湾各地铁路经过太平洋战争的破坏,路况多极差,亟需更换铁轨与枕木,而枕木在铺设前需经过防腐的步骤,才能加以使用,故木材防腐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工业项目。 台湾木材防腐公司线自新竹车站与新竹货站间,靠山侧分出,全长0.8公里,并使用两辆加藤DL内燃机车牵引。 车站构造. 站房. 新竹车站是台湾现存最古老的车站,并被列入国定古迹。现役站房起建于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至大正二年(1913年)竣工,由台湾总督府铁道部嘱托松崎万长设计:73,工程费22,500円:24:24。松崎曾留学德国:73,于明治四十年(1907年)任职于总督府土木局,后也担任设计基隆车站(已拆除)与台湾铁道饭店(台北大空袭时炸毁)的建筑师:49。松崎的设计采用德国哥德式建筑的造型元素(例如锯齿状山墙),融合盛行于大正、昭和初期的巴洛克式样:25,为德国式样建筑于台湾的代表作:73,除做为城市的玄关外,亦有夸耀帝国统治的意味:24,属于样式建筑(Mannerism)。其建筑风格迥异于同时期总督府所建造的其他官厅建筑,包括台湾总督府(今总统府),后者主要是采英国古典式建筑风格。此外,新竹车站原为红砖壁体,正值台湾兴起红砖建筑潮流的时候1910年代(如西门红楼与三井仓库),后改采仿石壁洗石子墙面。:49 站房具二段:73、四片急斜式:24:25,上覆铜瓦,并以细短石柱收边,以多立克式柱头收尾,造型雄伟:49。屋顶前段下方开有两个牛眼窗:25。中央盔甲式四面钟塔:73:24取自罗马式穹顶,在当时具有引进标准时间的报时意义:26。墙壁在战后曾改为白墙黄柱式的粉刷,直至2000年新竹市政府复原其洗石子墙面,并将屋顶换为绿瓦,钟塔的时钟也同时恢复运行。玄关设计为突出且比例修长的拱圈门廊:73,上方有三角形的山墙,曾一度被电子钟遮挡:25。玄关两侧各置一个瓶状圆柱,石柱的台基刻意垫高:25,故柱子不长,属于托斯卡纳柱式:49,柱头具竖条纹装饰。大门与剪票口内侧分别具有水平与三角形山墙,与托斯卡纳壁柱的浮雕装饰。站房前廊的铸铁柱以半球型的乳丁装饰:26。站房屋簷下方对称排列两种拱窗:24,拱窗上有超尺度之拱心石,并以几何线条装饰。站房柱体、墙壁转角与开口部四周,都加强仿石造收边。整体建筑虽繁复却不失庄重,严肃却不失亲和,建筑语汇属于文艺复兴时代后期的巴洛克式样:150。装饰较同时期的台中车站与基隆车站更为简洁。昭和三年(1928年)3月25日于东侧增建办公室,耗资12000银圆:24。二十年(1945年)5月15日遭同盟国军轰炸,办公室部份被炸毁,1947年经台湾省政府拨款整修,1948年初完工,包括东侧延伸之办公室、会议室,也增建西侧列车车班站房等空间。在1968年建筑增添西翼办公室:198时,并没有以与东翼取得相同工法进行协调,造成视觉上的违和感。1966年为因应纵贯线与内湾线(1951年通车)增加的货运量与调车业务,更因台湾肥料公司新竹厂扩建后之运输需要,扩建货运站,即今最东侧之行李房。1969年6月完成启用,客货业务正式分开。1973年增建东翼铁路警察办公室。1998年由内政部指定为省定古迹(现为国定古迹)。:198 扇形车库. 新竹车站扇形车库位于今站内车库位置,当时有15股车道,是铁路局最后一个仍在整检蒸汽机车的扇形车库。当时蒸汽机车全数废除后,因国防需要而保留部分机车用于牵引内湾线的货列:26。该车库后于改建时于1989至1992年间陆续拆除,仅留有转车盘。 月台. 新竹车站站区内设有一座岸式月台(曾经另有一座岸式月台为因应在新竹市举行的2021台湾灯会而临时建造在第7股道上,并设有直通后站的出入口通道,惟因卫生福利部桃园医院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群聚感染事件而停办后拆除。)与两座岛式月台。月台遮雨篷的骨架为钢制,骨架与铸铁柱接头处有浮雕图案,铸铁柱下方也有乳丁装饰:26。昔日在第二月台北端14车以后的位置,曾有一段缩减式的月台,用以停靠内湾线的列车,但在内湾线整修完工复驶后,该月台内的路轨被拆除,发车也改至第三月台。2016年1月1日起,于上午6点半至晚间9点50分开放地下道可连接到各个月台。 新竹车站逆行列车出站(2A月台)需拐16号道岔,即使是通过列车最高也仅能以时速60公里通过。 利用状况. 根据#重定向 资料,本站每日旅运量约为,在台铁各站中排行第#重定向 名。 外部连结.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新竹车站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