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新北市私立种籽亲子实验小学
新北市私立种籽亲子实验小学(原为种籽亲子实验学苑),简称种籽实小,位于台湾新北市乌来区信贤里泰雅族部落区,是一所由一群家长创办的民主学校,以自主学习为立校精神。创校人李雅卿同时也是台北市自主学习实验计划主持人和自主学习促进会第二任理事长。 学校规模. 目前学生约98人,专任教师约10人;师生比约1:10。学生年龄层和一般小学相同,6~12岁。 教学概要. 种籽实小一到五年级的必修科目仅语文(国语)、数学两科,其他科目都是选修。种籽也让学生有「空堂」的选择,学生能够在上课时间不修课程,让学生有自由时间去探索兴趣与社交等活动。 六年级多了必修的毕业制作和毕业挑战。毕业制作是专题式,每个人有不同的主题,用一年的时间去完成。呈现方式多元,戏剧表演、专题制作、作曲和编舞等都有人选择。在每年6月的毕业典礼,毕业生会在典礼上呈现自己的毕业制作;毕业挑战则是共同的体能挑战,往年以五天四夜的登山或单车挑战二选一,由毕业生共同决定要登山还是单车挑战。毕业生花一年的时间为毕业挑战做体能上的准备,并在毕业后的7月完成挑战。 种籽的导师班也是混龄编班,由学生每学期自选想进的导师班,再由校方依志愿编班。每个导师班都各有特色,在每天最后一节的导师时间上各自安排不同活动。 生活秩序. 种籽实小的校规称为生活公约,是由师生一起在每周一次的「生活会议」中讨论制定的,师生都必须遵守。任何学生能够透过连署的方式,在「生活会议」上发起全校公投修正校规。违规的教导与惩戒,由师生信任投票选出的「法官团」负责,「法官团」通常以高年级学生担任,低年级学生能先担任实习法官学习相关知识。法庭中,由学生法官依照校规与实际情况,判断学生之间的纠纷并给予适当的判决。无体罚,老师亦不会任意惩罚学生。 历史. 民国83年,种籽由一群关心教育的家长兴学,当时的家长在创办人李雅卿的号召下,展开了一场官民合作的教育实验。 第一阶段:台北市自主学习实验计划时期 民国83年,「毛毛虫学苑」在新店燕子湖畔创校。由于校地为铁皮屋建筑,整体空间较不适合教学活动,因此在李雅卿的奔走与台北县政府教育局的协助之下,于民国84年迁至乌来乡信贤国小(现址) ,并且更名为「种籽亲子实验学苑」。此时期学校存在的依据为台北市自主学习实验计划。 第一期实验计划,自民国83年至民国86年。 第二期实验计划,自民国86年至民国92年,计划主持人皆为台大数学系教授黄武雄。 第三期实验计划,自民国92年至民国98年,黄武雄因健康因素请辞,政大教育系教授郑同僚接任计划主持人。 第二阶段:公办民营时期 因应教改制度之时空蜕变,第三期计划尚未结束,种籽便于民国93年配合台北县政府颁布的《台北县立国民中小学委托民间办理自治条例》申请办学,遂成为台北县第一所公办民营的小学,同时正名为「台北县政府委托民间办理信贤种籽亲子实验国民小学」、简称「种籽实小」。 民国99年台北县升格为新北市,种籽校名改为「新北市乌来区信贤种籽亲子实验国民小学」。 民国108年7月,种籽争取到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参与式预算补助近新台币84万元,改造老旧球场及新建校园广播系统,是新北市第一间参加参与式预算的小学。 教育理念. 重视自由、尊重、信任与民主。在小而民主、扁平化与弹性化组织之上,发展教育理念。尊重每个独立的个体,找出适合每个人的学习方式。 外部连结.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新北市私立种籽亲子实验小学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