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下天文台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香港地下天文台是一个成立于1995年的非官方天气预报网站。现任台长为皇家香港天文台前学术主任方志刚先生,现任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及世界气象组织属下台风委员会气象专家。 方志刚曾于2000年-2017年担任香港气象学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网际网路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执行委员会成员,并于2018年成立澳门气象学会,现时担任会长一职。
网站现在每10分钟自动更新一次,主网页提供包括来自香港天文台的资讯,如气象站数据、雷达图、天气预报、九天天气预报、机场天气预报等;亦提供来自环境保护署的空气质素健康指数;来自台湾 中央气象局的卫星云团及地下天文台自行搜集及运算的高空天气数据,酷热指数、风寒指数、大气稳定度指数、预测寒潮南下的ΔP指数及闪电位置图等。网站亦提供多条海外气象网站连结,方便浏览者获取其他地区以及更深入的气象资讯。网站吸引不少气象爱好者,特别是台风发烧友浏览。当中如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韩国气象厅有关高空天气图、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连结更是浏览人士,特别是风季时候的重要资讯来源。网站亦设立讨论区、网志、Facebook专页等,又举行天气预测比赛,为全球气象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自网站成立以来已吸引全球超过1亿人次浏览,成为香港天文台以外最受欢迎的香港气象网站。网站设有繁体中文及英文版。
台方不定期举办聚会,历来正式聚会的内容记录如下:
于2007年3月9日,由于运作了差不多12年的伺服器硬碟损坏,导致地下天文台伺服器停止运作,网站至同年3月13日才逐渐回复部分版面,但精华区上的留言可在Wayback Machine重温。同年8月中,地下天文台换上新版面,加入了气象新闻,气象部落及气象漫画的连结;对于部份香港天文台提供的天气资料,新网页却改为只提供连结让浏览人士直接进入有关网页查阅。
2012年12月,地下天文台网志《气象人语》加入了雅虎香港专栏。
2017年7月1日 - 2017年11月25日,以及 2017年12月30日,地下天文台于香港电台第一台气象及环境资讯节目《大气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网际网路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担任嘉宾主持。每逢星期六中午 12:20 –下午1:00 (部份集数延续到 1:30),一共23集,地下天文台台长及资深成员于节目中谈论不同天气话题,并对地下天文台进行简单介绍。
地下天文台也曾接受无线电视节目《星期日档案》 的访问,节目主题为 《天气不似预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网际网路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节目一部分内容谈及地下天文台网站的资讯,当中把不同地方的天气数据化成资料,让市民更易明白。节目于2017年8月27日播出。
自2004年开始,地下天文台一共出版四本著作,分别是 《做个醒目天气人》、《香港天气常识及观测》、《天啊﹗我们都看得懂的「天气图」》 及 《天气其实不难懂》,致力于气象普及教育。
天气预测比赛.
天气预测比赛是香港地下天文台定期举办天气预测比赛,直至2017年6月,已经举行了43次,第19次因事故取消。参赛者需要在每周五前,预测香港在紧接的星期日之天气。包括最高,最低气温、雨量等数据。再用一条特定公式来评分,一段比赛时间后,统计总分最高者为之胜出。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