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失意体前屈
失意体前屈,意指Orz或orz,是一种在互联网上流行的表情符号,此符号起源于日本,其后流传至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并风靡于网络使用者之间,被认为是网路火星文的代表之一。 起源. 失意体前屈原本的样子是这样:_| ̄|○。它看起来像是一个人跪倒在地上,低著头,一副「天啊,为什么是这样」的动作,虽然简单却很传神。这种文字也可以写作orz、sro、Orz、OTZ、srO、STO、○| ̄|_、口丁乙等,日本以「orz」最常用,但传入华人圈后,以「Orz」最为常用。 此符号的日语名称、念法很多,诸如「-- 」(失望得连身子也弯下来)、「-- 」(颓丧男),甚至「-- 」(垂头丧气)「-- 」(没有用了)等,最后名称逐渐固定为「失意体前屈」。这个名称也是后来才出现的。据说是某个餐厅的座垫上绣著这五个字,至于在这之前又是谁想到的,目前尚未厘清真相。 在2004年后,于日本、华人圈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Orz相关日志软体、日志网站相继出现。 应用. 原始用意带有「悔恨」、「悲愤」、「无力回天」等含意,在华文网络间,又恰与好人次文化叠合,常常影射在向异性表白时遭拒绝(失恋),orz被广泛使用后,其涵意亦逐渐增加,除了一开始含有恶搞意味的「无可奈何」或「失意」之用法外,也有比较普通的「拜托!」、「被你打败了!」、「真受不了你!」、「(佩服得)五体投地」之类的用法,如台湾摇滚乐团五月天于2005年8月发表的歌曲《恋爱ing》就有「超感谢你,让我重生,整个Orz」一句,而「失意」此种用法在日本的原用法上并不常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可谓网络上流行的歌曲《Orz》。 影响与争议. 在2006年1月22日,台湾的大学学科能力测验国文科试题中,其中有一题是将被误用的语言(被报章杂志或是网际网路影响后的用法)改成正常的白话文,其题目范例中出现:「3Q得Orz→(修正成)感谢得五体投地」一段,事件发生之后,引起台湾社会舆论有著相当两极化的反应,肯定者认为考题目的,在于让年轻人明白火星文只能于非正式聊天使用,平时还是只能使用标准中文,而持肯定态度;否定者则认为此题有刻意打压次文化之虞,严重违反了现代教育提倡应尊重不同文化,达成多元文化、社会的理念与宗旨,以及认为火星文对于较少接触网路的学生(特别是偏远地区一带的学生)来说十分陌生,而较无法应付该考题,因而衍生公平正义问题,大考中心应对此题予以送分。 亦有人以为,该考题立意虽良善,但有鼓励高中教火星文之虞,反无法达成大考中心原意,因当时部份书店及文具店开始发售火星文教材之故。 同年2月大考中心因答对率达九成五,因而决定不送分,之后,马公高中将火星文列入补充教材,主要是希望让学生知道从古文到火星文的语文演变,教导学生正确的用法。 这种教育考试制度争议 结果引起了台湾的音乐创造,以宣泄对其的不满,歌曲《3Q得Orz》就是因此而被创作出来的。2006年1月22日台湾大学学科能力测验才刚刚发生潮文出现事件,事隔不够一星期,于2006年1月27日,《Orz(好人之歌)》的作者杨维中便于个人网志上发表了讽刺潮文事件的《3Q得Orz》
失意体前屈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