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凿壁上网
凿壁上网计划(Hole-in-the-Wall)是一个1999年起源于印度的教育计划,内容是在贫民区的一个公共区域设立「学习站」:在一面墙壁上嵌入一台连上网际网路的电脑。学习站无条件提供儿童与其他大众使用。目标是在游乐场之中加入合作学习方式,以及鼓励儿童探索、学习以及享受电脑。 理念. 凿壁上网计划的中心理念是所谓「最少侵略性教育」(Minimally Invasive Education):由学习环境激发数群儿童适当的学习动机,依靠最少量或完全不靠老师的干预。凿壁上网的学习站希望与正规学校提供的传统电脑化学习课程互补,在高度自然环境中促进儿童合作学习以及主动学习。另一方面,凿壁上网也希望以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引介开发中国家的社区使用电脑。 设计与使用情形. 学习站是一台嵌入户外墙壁,连上网际网路的电脑。电脑的高度是针对儿童站立的高度。电脑软体,电脑周边器材,外壳都经过强化来减低天候与人为的损害与窃盗。电脑上并且装有远端监控系统,回报使用情形给计划人研究与网路内容审查。 户外环境对学习站电脑的影响很大。温度可高达摄氏45度。电脑都设定在太热或湿度太湿时自动关机,也装有电源管理系统对应乡村电力不稳的情形。儿童也不会温柔对待电脑。儿童会捶键盘,拉滑鼠,还会用石头刮。所以鼠标是用按键式滑鼠控制。而且儿童常会开太多视窗造成当机,所以计划人员加入一个utility程式,限制只能开五个视窗[#endnote_BBC]。 学习站多半设置在儿童游乐场所,没有指导者或管理员。相较于学校课程,「上机」的时间,时间长度与方式都较不受限制。在学与不在学的儿童都能使用学习站(特别是女童往往不被送去上学)。儿童的团体活动情形是学习站的重点。计划人员说虽然一开始会出现混乱情况,但每个学习站最后都会形成组织,像是轮流使用,互相教学合作等等。 电脑会回报使用情形给计划人员,其中包括儿童浏览的网页。儿童最常看电影与运动网页。少数年纪较大的还学会了网路约会,计划人员则会阻挡这种行为,极端情形是封锁某些网站。 批评者则说钱不如花在干净用水与保健项目。[#endnote_BBC] 研究. 凿壁上网计划不但提供设备,也进行多种质性与量化研究。包括日记研究,访问,问卷调查,统计成绩资料等等。 根据计划网站公布的资料,研究显示: 历史. 凿壁上网的构想由印度电脑训练公司NIIT的Sugata Mitra提出,于1999年开始实验。一开始是在新德里的一家NIIT分公司的墙壁上凿洞,装置一台电脑,免费提供隔壁的贫民区居民使用。2001年,NIIT公司与世界银行联合投资成立凿壁上网教育公司(Hole-in-the-Wall Education Ltd),希望扩大实验规模,开始研究以证实计划的功效以及改良计划。2004年,凿壁上网计划也延伸到柬埔寨。目前印度各地乡村共有四十多个学习站[#endnote_BBC]。
凿壁上网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