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三国干涉还辽
三国干涉还辽(简称三国干涉)事件,是指俄国、德国和法国三国基于自身利益和国际形势,在1895年甲午战争后联手介入中国清朝政府与大日本帝国政府间的有关协定,使日本放弃占领中国东北辽东半岛地区的历史事件。 事件背景. 俄罗斯帝国. 俄国自19世纪60年代起向远东地区大幅扩张,其先后占领了原属中国清朝的外东北、库页岛等地,更兴建了纵贯欧亚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企图在中国东北与朝鲜半岛地区建立势力范围,以实现更大的企图,因此与同地区且同样寻求扩张的日本龃龉不断。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之际,俄皇尼古拉二世多次暗示日本不得侵占中国东北,然而日本仍要求清朝政府割让东北地区的辽东半岛,令俄国的利益受到挑战。有鉴于此,俄国一直在筹谋动作制约日本。 德意志帝国. 甲午战争之初,德意志帝国原本反应冷淡。但德皇威廉二世眼见崛起的日本竟然击败大清,深感其意图染指东亚的野心。俄罗斯与法国的法俄同盟因为在欧洲大陆和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结成的三国同盟敌对,令德国在欧洲之地位出现动摇之势。因此,威廉二世尝试以干预清日议和,将俄国的注意力和扩张由欧洲转移到东亚。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基于俄法联盟,德国拉拢俄国后,法国同样想在东亚取得更多利益。得到中南半岛后,法国开始觊觎台湾,因此支持与两国一起干涉条约之签订。 大英帝国与美国. 俄国与德国尝试拉拢英国,但英国认为马关条约对己有利,因为它规定清国开放更多商埠。而且,日本在华得到利益,可以阻挡俄国向南扩张。因此,英国在最后关头拒绝加入「干涉集团」。另一方面,日本也想寻求英美的帮助,召开国际会议解决辽东问题。但英美不敢得罪任何一方,又恐怕日本或三国在清之势力坐大,因此双双宣告中立。 三国劝告之内容. 4月23日,三国政府向-{日本政府发出以下通知: 三国要求日本归还辽东半岛予清帝国,并限定在15日之内答复;三国甚至准备派出海军舰队前往东北。 日本的反应. 日本仍然尽努力保住在条约所得。4月30日,日本提出只占领旅顺与大连两海港,加上一些赔款。但三国依然态度强硬,毫不退让。日本虽然战胜中国,但是中国的北洋水师舰队也使日本海军损失不少。它希望英国会提供支持,但英国也只是建议日本接受三国的“劝谕”。在如此的外交压力之下,加上签署条约的日方代表伊藤博文是主和派、新兴的日本帝国还未够实力和三个欧洲殖民帝国开战,日本惟有在5月5日宣布放弃对辽东半岛的占领。 10月19日,日本与三国达成协议:日本归还辽东半岛予中国,而清廷要付出三千万两白银作为赔偿。11月8日,中、日双方签订了《辽南条约》(《中日交还奉天省南边地方条约》),清廷赎回了辽东半岛。但台湾依旧割让予日本。 结果. 在三国干涉之后,列强开始对中国进行全面的分区控制。清政府向日本赔款以补偿日本的损失,且独占了诸如租赁土地和修建铁路的权利。
三国干涉还辽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