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神木群
阿里山神木群,是指位于台湾嘉义县东部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的神木景点,原指阿里山森林铁路神木车站旁的阿里山神木。1998年,阿里山神木遭雷击、放倒以后,林务局共整理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内的44株巨木,并搭建栈道(阿里山巨木群栈道)遂成为新景点。这些巨木连同原本的阿里山神木树种皆为红桧。
沿革.
阿里山区的林相丰富,从亚热带的阔叶林到寒带的针叶林都有。800公尺以下丘陵为热带林相,主要由相思树、构树构成。800~1,000公尺是以樟树、枫树、楠树和壳斗科植物为主的暖带林相。1,800~3,000公尺左右的林相为温带林,红桧、台湾扁柏、台湾肖楠、铁杉及华山松称为阿里山五木在此大量生长,其中,阿里山的千年桧木群是目前台湾最密集的巨木群。3,000~3,500公尺主要是台湾冷杉,呈现寒带林的林相。
2022年,为正确评估管理及监测游乐区神木健康情形,并了解巨木树干变异形成原因及实际树龄,林务局嘉义林区管理处委托嘉义大学团队进行调查。研究团队利用生长锥钻取树芯取样,再以仪器进行分析,借以推估阿里山43株巨木的树龄。在调查的43株红桧中,林务局统计,1000年以上,合并木4株、单株1株。800到1000年,合并木2株、单株4株。600到800年,合并木14株、单株3株。600年以下,合并木13株、单株2株。多数都在800年以下。
神木列表.
阿里山神木.
阿里山神木,原本指的是台湾阿里山上一棵树龄达到三千余年的红桧
「神木」。据统计该树高53公尺,树龄达三千年以上,树干在距地面一公尺半高处的直径是4公尺66公分,树干接者地面处的周围达23公尺,材积达五百立方公尺,阿里山森林铁路通车后,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台湾地标之一。
神木附近为早期日本的林场,多是出口外销,战后更遭国民政府及私人大批砍伐,以致红桧几乎被砍伐殆尽。1956年6月7日清晨,阿里山神木遭到雷击,上层起火的树叶落入中空的树干内,树心油脂被焚毁,虽然还存活,却也在不久后即告枯萎。1960年代林务局管理处在神木残躯上种植红桧幼苗,以保持其绿意盎然的样子,此举曾遭致批评系欺骗游客。
1997年7月1日,神木本身因连日大雨,树干含水过重,一半的树身迸裂倾倒在森林铁路上,压坏了铁轨。于1998年6月29日,正式放倒神木,阿里山神木也因此走入历史,倾倒的树身就此横置于原地,成为遗迹,供人瞻仰。
第二代神木.
「阿里山香林神木」旧名「光武桧」,位于慈云寺及香林国小旁,近阿里山一号巨木步道;树种红桧,树胸围12.3公尺,高45公尺,树龄626年,海拔2207公尺,旧名之所以为光武,是因为推算神木落地发芽的时间约为东汉光武帝年间,此名为前台湾省主席黄杰所命名。
阿里山神木倒伏之后,由嘉义县政府、阿里山风景区管理处筹划,选出风景区内其他巨型神木,以作为新旅游地标。网路票选活动在2006年9到11月间进行,有2万5千人参加投票,由光武桧得到最高票,成为阿里山第二代神木。2007年1月1日由县长陈明文加冕为「阿里山香林神木」。
千岁桧.
「千岁桧」旧称「万岁桧」,位于阿里山香林神木附近,为一棵双叉的红桧巨木。估计树龄约821年,树高35公尺,树胸围11公尺,海拔2215公尺。千岁桧的由来是在日治时代,当时的林务官认为其树形看似双手高举喊「万岁」(日文表示欢呼之意)的姿态,而命名为万岁桧。直至1976年,当时的中华民国副总统谢东闵先生巡视阿里山,看到万岁桧以后,认为万岁桧只有两千年的年龄不应取名万岁,所以从那时起改称为千岁桧。千岁桧旁有座博爱亭,内有国父颂的诗文,旁边则是第一巨木群的起点。
阿里山28号巨木.
「阿里山28号巨木」又称「香林神木」,树种红桧,胸围14.7公尺,树龄1095年。位于受镇宫下方的隐密森林内,属阿里山第2林班。早在日治时期就被发现,但由于不远处有就是极负盛名的阿里山香林神木,因此一直不被人们所注意。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