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摩星岭
摩星岭()是香港岛最西端的山丘,海拔,位于坚尼地城以南、薄扶林以北,也代表香港岛西面的尽头。摩星岭不是独立的地区,所以多被认为是薄扶林的一部份,毗邻大小青洲,两者隔硫磺海峡相望。摩星岭的英文名字「-- 」是以香港第二任香港总督戴维斯命名。在摩星岭可饱览香港岛西边的美丽海景,除了可看到在硫磺海峡对面的大小青洲外,亦可眺望到南丫岛、长洲、大屿山、坪洲、周公岛和大小交椅洲等等离岛,更远远地看到青马大桥,故此也是观赏日落余辉的好地方。 摩星岭是香港岛很特别的地方,近海地段建满豪宅,然而在富豪的巨宅附近却是曾用作拘留所的「白屋」。山腰曾是平房区(已清拆的公民村),山脚沿海旁一带亦曾经是大量的木屋区(如海旁村、褔源村等),但在1980至90年代清拆,而现时原址已开凿一个深入摩星岭山体内的洞穴所建造的港岛西废物转运站。山顶有警察通讯站及赛马会摩星岭青年旅舍,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遗迹。 历史. 从1900年代开始,摩星岭成为驻港英军军事要地,英军曾先后兴建摩星岭要塞及银禧炮台,在1941年香港保卫战曾被使用,但于香港重光后荒废。 1949年国民政府迁至台湾后,部份不愿或不获迁居台湾的退役老兵和家眷被安置于摩星岭公民村,然而在1950年上半年发生秧歌舞事件,一群左派学生前往摩星岭难民区向居民作出挑衅,更演变成流血冲突,结果香港政府于1950年6月把这群老兵和家眷迁往调景岭。 名字由来. 摩星岭的英文名字「-- 」是纪念第二位香港总督戴维斯而来,至于其中文名字「摩星岭」的由来,暂时仍未有肯定的答案,较有可能的是取其英文名字的部分音节,即-- 首尾两音,遂成了摩星岭;另外一个可能,是因为这个山岭虽不算十分高,但倘若于「深夜昂立山头,确有『摘斗摩霄』之慨」。再有说法是因为其背后更高的西高山又名叫「摩天岭」,故在其旁较矮的山岭便取名摩星岭。 流亡老兵. 1949年国共内战失利的中国国民党,部份军眷及难民涌入香港,并于坚尼地城钟声游泳棚及加惠台搭建棚屋,依靠行乞或东华三院救济为生,为数多达三千几人。1950年政府将他们安置在摩星岭道域多利兵房及旧机关枪堡垒内,虽简陋而仍可容身,东华继续为难民供应饭菜。然而在1950年上半年,一群左派学生前往该区向居民挑衅,演变成流血冲突,即为秧歌舞事件,结果香港政府于1950年6月把这些国民党难民迁往新界东南部的调景岭。 交通. 摩星岭的域多利道沿海边经薄扶林西部直达香港岛南区,此外摩星岭道亦是该地的主要道路。 外部连结.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摩星岭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