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股
H股是一个大中华股市术语,是中国大陆境外上市外资股的一种。H股一般指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不含港澳台注册或在外国注册但总部在中国大陆的公司)的外资股:一种股票类别。H股的股价指数是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但不是所有发行H股的公司都是成份股。其他指数公司亦曾推出与H股相关的指数,例如富时集团的富时中国50指数(;含H股、P股及红筹股)。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之外,恒生指数有限公司亦推出恒生中国H股金融行业指数、恒生H40参考指数等等。
截至2018年 (2018)[ [update]]年6月30日,共有232间(包括停牌公司)中国公司的H股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市值最大者为中国建设银行;24间中国公司的H股于香港联合交易所创业板(正式名称--
)上市,市值最大者为西安海天天实业。
名称.
H股正式名称是境外上市外资股。在香港,H股又名国企股,因为早期发行H股的公司均为中国国有企业;但在2013年开始,中国民营企业亦被批准发行H股,例如富贵鸟(虽然民企比亚迪H股早于2002年上市,并于2003年成为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成份股;2004年上市的H股公司中兴通讯亦有时归类为混合所有制公司,而非国有企业);在2013年前民企多以「红筹模式」于香港上市,即在中国大陆境外注册控股公司,于香港上市。但不是所有使用「红筹模式」的香港上市中国公司都是红筹股(红筹股不包括民企股(又名P股),例如腾讯、酷派集团、小米集团、吉利汽车等)。亦因为不是所有H股都是国企,故此「国企股」一名亦不再正确;因为「国企」一词主要指「国有企业」而非「中国企业」。再者,红筹股公司都是中国国有企业(包括央企子公司中信股份及透过国企子公司联想控股控制的联想集团,透过央企中国银行控制的中银香港(控股)等等),故此,单单用「国企股」一词,指不包括红筹股的H股国企,亦不正确;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国企境外上市外资股,有时亦被归类为S股,例如中新药业(中新药业同时于上交所上市)。
A、H、N股公司华能国际电力的姊妹公司山东华能发电只曾公开发行美国存托凭证(又名美国存托股;;俗称N股),其后被华能国际电力吸收,故此「境外上市外资股」亦并非与H股完全相同;大唐国际发电在1997年同时发行H股及L股(伦敦证券交易所)。2018年,海尔集团亦被批准于德国中欧国际交易所发行D股,故此正式来讲,H股只是「境外上市外资股」的一种,只是「境外上市外资股」主要是H股;根据统计,2017年,用H股、N股、「红筹模式」等于中国大陆境外上市的企业之中,选择香港上市仍为大多数,其次是美国。
历史.
第一间发行H股的公司是青岛啤酒(1993年)。在1993年之前,中国国有企业以红筹股形式在香港上市,例如借壳上市的中信泰富、中国光大国际、中国航天国际控股等等。1994年,华能国际电力以发行美国存托凭证的方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流通其「境外上市外资股」,1998年才正式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H股。
2014年,万科实施B转H,取消B股于深交所上市,并全数转为H股于香港联交所上市。
2014年开始,中国实施深港通、沪港通,使中国大陆居民可以透过该机制购买部分合乎该机制的香港股票(部份H股、红筹等);反之,香港居民亦可以透过该机制购买在深交所、上交所上市、合乎该机制的股票。监管机构定期公布合规名单。
一般来讲,同时发行上市AH股的公司之中,A股股价比H股有溢价,报章与证券公司均会统计及公布溢价表,例如《香港经济日报》。根据报导,自从深港通、沪港通推出以来,部分公司的AH股溢价有所收窄,因为中国大陆居民「南下」购买H股(香港传媒称为「北水」)。
2017年2月,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公布改革H股(国企股)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在H股公司以外,研究加入红筹股及民企股。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并在2018年推出只有40只H股成份股的恒生H40参考指数,以作区分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功能。在2002年,恒生亦推出含有H股、红筹股及民企的指数。
2018年,《H股“全流通”试点》正式公布,股东可以申请将中国公司的A股转变为H股,并可以在未来将H股在香港联交所放售。联想控股成为第一间全流通试点公司。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