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大武乡 (台湾)
大武乡(;#重定向 ;#重定向 ),旧称「巴塱卫」,位于台湾台东县南端,中央山脉南段,北邻太麻里乡,西及南侧与达仁乡为界,东滨太平洋。全境地形南北狭长,可耕地较少。族群结构上为汉人与原住民各约占一半,原住民族有排湾、卑南、阿美等族群。 大武乡的经济产业主要为农业与渔业,并有凤梨、香菇、小米、红藜、树豆与洛神花等农特产。台9线(南回公路)南北贯穿全境,由于位居北方台东市区与西部高屏地区之间的中途要道,且有数条支道可连接较偏内陆的聚落,因此交通地位重要。 历史. 大武乡早期为排湾族原住民的活动范围,旧称「巴塱卫」,排湾族语意即「拿棒子打」。早年排湾族自山区移居大武溪口附近时,为避开无法利用的沼泽、湿地,便会以棒子敲打加以鉴定,故得名。 日治时期,将此地易名为「大武」,于1920年设置区役场,1937年改设-{大武庄,划归台东厅台东郡管辖。战后合并原台东郡蕃地部份设台东县大武乡,1946年将山地部分划分出来,另设达仁乡至今。 地理. 气候. 大武乡在气候分类上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大武乡处于台湾东部,而花东地区夏季常有焚风,使得大武乡有数次成为台湾最高温的地区。站史最高温为,于2020年7月25日测得;最低温为,于1958年2月14日录得。根据大武气象站测得数据以下: 人口. 根据台东县太麻里户政事务所统计,2023年底大武乡户数约2.5千户,人口约5.6千人,乡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村分别是大武村与南兴村,2023年底两村人口分别为1,435人与613人。 大武乡历年人口变化(1981年-2030年) 政治. 乡政组织. 大武乡公所是大武乡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乡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执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大武乡的自治监督机关为台东县政府。乡长由全体乡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大武乡公所并置乡政会议,为乡政最高决策机构,在乡长之下,设有5课2室等7个内部单位及2个附属机关。 大武乡民代表会是大武乡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大武乡全体乡民立法和监察乡政。乡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大武乡民代表会共有7位乡民代表,分别为第一选区3席乡民代表、第二选区4席乡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7位乡民代表互选产生。 医疗. 大武乡境内的医疗机构有位于大武村的「南回线紧急医疗照护中心」,其前身为「大武卫生所」,后于2020年升格迄今。而距大武乡最近的公立医院,为位于北方台东市的卫生福利部台东医院,与大武乡相距约60公里。 参考资料.
大武乡 (台湾)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