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伊籍
伊籍(207年前—221年后),字机伯,兖州山阳高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 生平. 年少时便依附于同乡刘表。刘备落难到荆州时,欣赏刘备的伊籍时常拜访,双方建立起友谊。208年8月,刘表病死,伊籍便转投刘备,一起渡江南下。 211年,伊籍随刘备入蜀屯驻蜀地,随后刘备和刘璋双方决裂,在214年平定益州后,任伊籍为左将军从事中郎,其待遇次于简雍、孙干等。后升任为昭文将军,并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共同编制《蜀科》,蜀汉法律由此五人所定。 特征. 伊籍擅长辩论,有急才。如曾出使吴国,孙权听说他的辩才,想在言谈间挫败他,伊籍拜见孙权,孙权问:「劳事无道之君乎?」伊籍立即回答:「一拜一起,未足为劳。」孙权也为其辩才而感到非常惊奇。 评价. 《三国志》评曰:「糜竺、孙干、简雍、伊籍,皆雍容风议,见礼于世。」 艺术形象. 三国演义. 初登场为第三十四回,告诫刘备不可乘坐的卢马,但被刘备「但凡人死生有命,岂马所能妨哉」言论折服。后蔡瑁设计陷害刘备时负责通风报信,使刘备得以在席间逃脱,并「跃马檀溪」。赤壁之战后献策刘备招募荆襄贤士马良、马谡兄弟。
伊籍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