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台南市主要道路列表
台南市主要道路列表,列出台南市区(县市合并前原台南市)主要道路及其编号,并概略介绍原台南县部分行政区道路。 概论. 台南市现今道路命名一如其他台湾主要大城,以历史地名(例安平路)、政治教义(例民权路)、人名(例成功路)或吉祥路名等为大宗。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而在2010年县市合并后的台南市,包括原县区的大部分行政区皆有命名道路,不过尚有北门区、将军区、七股区、大内区、山上区、左镇区、南化区、龙崎区等八区境内之道路未进行命名。 长度面积. 台南市幅员广大,升格直辖市后,道路总面积排名台湾第一,为5977万平方公尺。道路密度全台第三高。道路总长度5016公里与公路总长度2172公里,亦皆是全台第一。 高速公路与快速公路总长度也排名全台第一。 其他台湾县市与台南市道路比较数据,请参考台湾之最列表。 定义. 主要道路英文名称为Arterial road,根据交通工程规范(原交通工程手册),主干道被布置为交通网络的主干,并且应该被设计为提供最广泛的交通服务。 虽然主干道的设计因国家,地区,城市而异,但它们具有许多共同的设计特征。例如,在许多城市,路线被布置在城区周围(通常被称为环线),或是分散式网格。许多城市还将干线道路分为主要道路或次要道路。 发展. 主干道路的宽度可以从四个车道到十个或更多,由于道路路廊的布局和道路走向连续性,下水道,水管,管道和其他基础设施被放置在路基下方或旁边。例如最近市区道路之中央分隔岛宽度被缩减,以挪出空间增设2个车道,并把路灯与交通讯号电线埋设在分隔道下方。 由于道路的高交通量特征,以及大量的连续路口与经常发生的号志管制,产生相当大的停滞车流,市政府已在大部份的主要道路上实施号志连锁,通行速度限制通常在40到70公里/小时之间,具体取决于周围开发的使用密度。 分段. 比较长的道路,为了门牌号码编排的方便并利于用路人识别,一般会对道路路名进行分段。台南市的道路分段几乎都采取同台北市、台中市等地较常见的「某某路X段」方式,仅有少数地区出现有与高雄市一样「类似」分段而非分段方式的「某某X路」,如下营区的人和街、佳里区的信义街等。 以下列出全台南市最多与次多分段数的道路,及一些有趣的特殊例子。 台南市的道路目前最多分有七段: 设有西段: 仅有一段: 仅设二段: 部分行政区道路虽有命名,但实际并无分段。这种状况可能是道路不够长而无分段必要,或是以数字方位串起同名道路、类似分段而非分段的「某某X路」之情况。在此列出境内道路命名皆无实际分段的行政区: 历史. 目前市中心道路名,主要在战后初期命名。当时更名状况如后: 稍后道路变动如后:光复路→成功路、文庙路→南门路、玉泉路→逢甲路、进学街→进学路、新生路→新生街、永乐街→永乐路、武庙街→永福路、武穆街→建国路、进丰路→公园路、工学路→大学路、四维街→民族路一段、树人街→树林街、中正路→汤德章大道。并废止康庄、先觉、糖业、旧廓、竹围等街路。 编码. 台南市于省辖市时期的编码系统,系由主要干道以2位数编成,奇数为南北向,由西向东排序;偶数为东西向,由北向南排序;次要道路以3位数编号,前2码自主要道路编码之后(南北向主要干道东边数起第一条,东西向的南边第一条)开始编码。如编号240的永华路为编号24的主要干道南边数起第一条。 编码设计立意系便利外国人使用。但事实上此道路编号系统仍未推广,即道路标志外并不在其他场合使用,亦不见于地图。台南县市合并后已因编码系统不符合实际需求而不再使用,但编码标示仍可在今日的多数路牌上被发现。 公路. 乡道(已解编). 据交通部交路字第09900018261号(2010年3月2日公告)废止台南市乡道,解编路段改列为市区道路。原先编号及异动如下:
台南市主要道路列表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