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郑克塽
郑克塽(#重定向 ;1670年8月13日—1707年9月22日),因其祖父被赐姓朱,又名朱克塽,幼名秦,人称「秦舍」,字实弘,号晦堂,郑经次子,郑成功之孙,为明郑政权末代君主。 1681年,冯锡范杀郑克--,拥立郑克塽为延平王。即位后追谥父祖为「潮王」。1683年(明郑永历三十七年),率众降清,受封「汉军公」。 在史料中,郑克塽尚有许多称呼。在英国商馆的债务纪录中,以「新藩」(;#重定向 )与「台湾王」(-- )称呼郑克塽。而日本史书《长崎夜话草》则称之为「东海王」。 生平. 政变夺权. 郑克塽是郑经的次子。1670年8月13日(永历二十四年六月廿八),于东宁承天府出生,其母为郑经的侧室夫人黄和娘。郑克--为其同父异母的长兄。 郑经西征清朝时,册立长子郑克为世子,授予监国职务、掌理国政;并将陈永华之女陈氏许配给郑克,而冯锡范之女冯氏则许配给次子郑克塽。 1680年,郑经无功而返,陈永华遭冯锡范设计而卸下军权,不久逝世。1681年3月17日(永历三十五年正月廿八),郑经逝世于承天府行台。身为外戚又兼任侍卫镇的冯锡范遂联合郑哲顺、刘国轩等宗室和将领,于19日(正月三十)向王太妃董友进「克非郑氏骨肉,而是李氏之子」等谗言,共同策划、发动东宁之变,杀死郑克。二月初一(1681年3月20日),根据董太妃的命令,郑克塽继承延平王之位。 郑克塽继位后,先是晋升宗室和政变功臣的爵位,封叔父郑聪为辅政公,中提督、武平伯刘国轩为武平侯,侍卫冯锡范为忠诚伯。随后,又追谥祖父郑成功为“潮武王”,父亲郑经为“潮文王”,嫡母唐氏为“文妃”。同年六月,董太妃去世,谥“潮武王妃”。 败亡. 明郑永历三十七年、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郑双方爆发澎湖海战,清水师提督施琅,大败明郑刘国轩及董腾等人,取得澎湖安抚司;刘国轩随后逃回东宁。 战败后,东宁朝廷开始商讨接下去的对策,主要分为「再战派」与「主和派」。再战派以中书舍人郑得潇、建威镇黄良骥、水师镇萧武、中提督中镇洪拱柱等人为中心,向郑克塽以及冯锡范力主征伐吕宋,以存续明郑政权。 然而,原本听从再战论的冯锡范,却又改而听信刘国轩的主和论,最终选择投降满清,而年幼无权的克塽亦从之。七月初五,冯锡范命郑德潇写降表。七月十五,冯锡范将郑克塽送交施琅。八月十三(1683年10月3日),施琅进入台湾受降。八月十八(1683年10月8日),郑克塽率文武官员集体剃发,正式降清。 随后郑克塽全家被送往京师,隶属汉军正黄旗,受封为「汉军公」。康熙三十二年(1694年),以郑克塽需要照顾从福建前来族人在北京的生活,先后赐给郑家两位佐领之职,由郑克塽的三弟郑克壆担任初代佐领;之后克塽之子郑安康、郑安福、七弟郑克塙与其子安德也都担任过佐领。1699年,郑克塽与郑克壆奉命将郑成功、郑经骸骨送回福建泉州晋江安葬。 康熙四十六年八月廿七(1707年9月22日),年仅37岁的郑克塽薨于北京,爵位无袭;之后郑氏在雍正年间被改编入正红旗。 家族.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家庭. 郑克塽元配是冯锡范的女儿,后又娶史氏、苏氏,但是三位夫人都没有儿子;跟侧室翟氏生有长子郑安福、次子郑安禄,跟侧室朱氏生下第三子郑安康。三兄弟皆无亲生子,郑安福以堂姪咸吉为嗣。
郑克塽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