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国旗
利比亚国旗(;)是利比亚的国家象征之一,现行的国旗于2011年8月3日重新启用,是为红、黑、绿三色横旗,黑色带子中央有新月和五芒星。这面旗帜曾于利比亚王国时期使用,其后因利比亚前最高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推翻王朝而停用。2011年8月20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成功攻下的黎波里,并获得联合国承认,利比亚王国时期的国旗得以重新采用。并在2011年8月3日发布的《利比亚过渡阶段宪法宪章草案》第三条中恢复了该国旗。
历史.
鄂图曼帝国时期.
在意大利入侵之前,利比亚是鄂图曼帝国的领土,国旗以红色为底色,红色旗面中央有一弯新月和一颗五角星。
意属利比亚时期.
自1911年起,利比亚成为意大利的殖民地,国旗与当时的意大利国旗一样,旗面由绿、白、红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相连构成,中央绘有萨伏依盾形徽章。另外,为对抗意大利,部份利比亚人于1918年11月16日在西部的黎波里塔尼亚自行成立「的黎波里塔尼亚共和国」,国旗底色为浅蓝色,中间有一棵绿色的棕榈树,棕榈树上有一颗白色星星。自共和国于1922年11月12日覆亡后,这面国旗已不再使用。(国旗模样(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网际网路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
利比亚王国时期.
利比亚王国于1951年12月24日正式建立,其国旗也于同时采用,国旗是红、黑、绿三色横旗。中间黑色带子代表昔兰尼加地区,阔度是红色和绿色带子的两倍。黑色带子中央的新月和五芒星是多数阿拉伯穆斯林国家的传统标志,这个设计来源自塞努西穆斯林教派黑底新月五芒星旗。红色带子代表费赞地区,亦象征人民的鲜血;而绿色带子代表的黎波里塔尼亚地区和伊斯兰教,亦是繁荣的象征。
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时期.
1969年9月1日,卡达菲领导的利比亚军队发动了武装政变,建立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国旗变更为泛阿拉伯红、白、黑三色平行的阿拉伯解放旗。
该旗帜与当时的埃及、伊拉克、叙利亚及也门国旗相近。
阿拉伯联邦共和国时期.
1972年,利比亚加入阿拉伯联邦共和国,与埃及和叙利亚共同使用图案极其相似的国旗。国旗亦是红、白、黑横旗,中央的老鹰图样为国徽,又称为「萨拉丁之鹰」,鹰爪下方的文字则是用阿拉伯语写的国名。
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时期.
1977年,埃及总统沙达特出访以色列,以寻求两国和解。这在阿拉伯世界引起震惊,卡达菲亦极为不满,于是与叙利亚一同退出阿拉伯联邦共和国,并在3月2日将利比亚官方国名改为「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由于事出突然,没时间设计新国旗,所以卡达菲同日直接改用全绿色的国旗。国旗没有其它的设计、徽章或其他细节,是历史上少数以一种颜色为国旗的国家(相同例子包括英国入侵前的阿富汗(黑旗)以及塔利班时期的白旗。)
绿色除了反映出利比亚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外,也象征著利比亚官方民族色彩、以及卡达菲1969年的「绿色革命」,并表示与信奉犹太教的以色列是敌人。
1986年,利比亚再度改国号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旗帜依旧为全绿色。
2011年利比亚起义期间,一些反卡达菲示威者、和一些不再支持卡扎菲政权的利比亚驻外使馆,在公开场合中使用了利比亚王国时期的国旗,但三条颜色带子的阔度是均等的。
利比亚国.
2011年8月20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成功攻下的黎波里。同年9月,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的地位获得联合国承认,取代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成为利比亚在联合国的合法代表。同时,全国过渡委员会通知联合国,该委员会已经把该国的国名更改为「利比亚」,国旗也改用利比亚王国时期的设计。10月20日,格达费被杀,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政权垮台,其绿底国旗自此停用,在欧美国家或某些国家都被禁用,甚至有些国家立法在公开场合展视这类旗是犯法的。2013年1月9日利比亚国民议会正式批准停止使用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国号名称的决定,国民议会批准了“利比亚国”(State of Libya)作为现国名,在新宪法确立以前,将一直使用这一国名。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