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区 (台中市)
北区(#重定向 )位于台湾台中市中心,系由于1946年2月台中市划分区域时,其位于台中市的北端而得名:302,并与中区、东区、南区、西区、北屯区、西屯区及南屯区属于台中市都心区域,区内人口约有14.4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有2.1万人,为中台湾地区人口密度最高的三级行政区,在全国所有乡镇市区中,人口密度高居全国第九 。境内拥有多项文化资产、三所大学与四所高中,以及一中商圈等知名的大型商圈,是台中市文化、教育与商业极度发达地区之一。
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华民国接收日本台湾总督府所辖之区域,将原台中州下台中市的新高町、梅枝町、邱厝子、赖厝廍、干沟子、宫北,合并成立「北区」。
历年所属行政区列表
人口.
根据台中市政府民政局及内政部户政司统计,2023年底北区户数约6.2万户,人口约14.4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2.1万人,是台中市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区。区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健行里与五常里,2023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7,678人与1,471人;人口密度最高与最低的里分别是赖旺里与新兴里,2023年底两里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公里33,239人与每平方公里7,912人。
北区历年人口变化(1981年-2030年)
政治.
历任首长.
北区区长是北区区公所之行政首长,承市长之命,负责综理区政并指挥、监督所属员工。现任北区区长为陈宗祈。
区政组织.
北区区公所是台中市政府在北区的派出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市政府综理区政的执行机关,上级业务监督机关为台中市政府。区长由市长任命,其任期为无任期保障。在区长及主任秘书之下,设有4课4室等8个内部单位。北区为台中市议会第九选区,在市议会的65席市议员中,北区共选出3席区域市议员(不含平地原住民与山地原住民议员)。
行政区划.
现今北区行政范围的确立,来自于1946年台中市调整行政区域时,合并梅枝町、新高町等2町及宫北、邱厝子、赖厝廍、墘沟子等4大字部分地区而设立的北区:19、24-26。北区的行政区划辖有36里861邻,其行政区划未有次分区,境内以柳川为界可分为两个区域,其行政区域分布情形为:
交通.
捷运.
| 乌日文心北屯 = 乌日文心北屯线
| 蓝 = 蓝线
| 梧栖西屯 = 梧栖西屯线
| 橘 = 橘线
| 机场 = 机场线
| 红 = 红线
| 崇德丰原 = 崇德丰原线
| 紫 = 紫线
| 大平雾 = 大平雾线
| 丰科 = 丰科轴线
| 科工 = 科工轴线
}}:311 文心中清站
公共自行车.
台中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iBike)是台中市政府推动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2013年6月开始规划建置,2014年7月18日开始营运,2017年5月16日使用次数突破一千万人次,北区已于2014年11月8日正式引进YouBike1.0系统,并于2020年12月18日引进YouBike2.0系统,与北屯区、西屯区、南屯区及乌日区为台中市首个引进YouBike2.0系统站点的行政区,2023年6月28日全面停止营运YouBike1.0系统,改为仅营运YouBike2.0系统。资料截至2024年2月7日,该系统已于北区设有67个YouBike2.0系统站点,并可甲地租车、乙地还车,提供民众租借使用。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