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回线
北回线,又名北回铁路,是指苏澳新至花莲间、由台湾铁路公司经营的传统铁路干线,是台湾唯一运量大于平行公路(苏花公路)的铁路线,为台湾北部至花莲间往来的交通要道。
全线唯有新城(太鲁阁)车站不同,车厢内的站名广播包含太鲁阁语。依序为:国语、台语、客语、英语、太鲁阁语。
历史沿革.
在北回线兴建之前,自花莲至台东的台东线一直都是独立营运,未能与西部干线相互连结。旅客往来台北花莲需于苏澳车站转乘台湾省公路局班车经由苏花公路,或是搭乘往返基隆港与花莲港的客船(例如花莲轮)。苏澳端原本计划从苏澳车站沿今台湾水泥公司苏澳厂侧线延长至今永乐车站,后改从南圣湖车站(今苏澳新站)起始,并新增永春车站(已于2002年裁撤)。
1973年,台风娜拉侵袭东台湾,造成台湾东部地区交通严重受创。为了彻底解决交通问题,台湾省政府研议出三个改善方案:拓宽苏花公路、另外兴建双线公路以及兴建北回铁路。其中第三个方案所需费用比第二个方案低,效益也比较大。因此时任台湾省政府主席谢东闵于行政院会议中报告后,时任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蒋经国裁示核准兴建,并列入「十大建设」当中,因此被简称北回线。
北回铁路为十大建设中最艰巨困难的工程,由台湾省政府交通处设置北回铁路工程处负责执行,荣民工程处(现荣民工程公司)承办土木及建筑工程,荣民工程处主任米钦堂担任「北回施工处」主任,于同年12月25日正式动工,耗资新台币73亿、费时6年。
1980年2月1日,北回铁路全线通车、正式营运。沿线筑有大、小桥梁共91座,隧道16座,全长达31,029公尺,并且穿越中央山脉,其中观音隧道长7,757公尺,为当时全台湾最长的隧道。正式通车后,带动台湾东西部交流及互动,东部观光事业、天然资源之陆续开发,客货运量急速增加,致使原有单线铁路不敷使用,每逢重要节庆及假日,总是一票难求。
1992年起,北回线开始进行双轨化、重轨化、电气化与号志控制等路线改良工程,以利疏运更多的旅客及货运。由于沿线多高山峻岭,双轨化工程在许多路段均重新开辟新线,并开挖许多长隧道。位于武塔=汉本间的新观音隧道成为全台湾最长的铁路隧道,总长10,307公尺,取代原本旧线的观音、鼓音及谷风隧道。大部分工程于2003年6月底完工,并于7月4日在花莲举行电气化通车典礼,时任中华民国总统陈水扁亲临进行开幕剪彩仪式。
2005年1月,先前受到新永春隧道涌水问题,以及南澳隧道轨道改善工程延迟影响的双轨化工程全部完成。完工后北回线列车班次密度大幅增加,并且有效缩短台北至花莲的行车时间。
2016年3月1日,北回铁路全线启用多卡通刷卡机。
2021年4月2日,清明节连假首日,由树林开往台东的408次太鲁阁列车(TED1013-TED1014),于上午9点多行经北回线花莲县秀林乡和仁—崇德间清水隧道前(K51+250),疑似撞上从隧道上方滑落原施作新清水隧道明隧道工程的工程车,导致列车出轨、5至8车厢高速撞入清水隧道而严重变形,造成49人罹难(包含1位司机员、1位助理司机员及47名乘客),216人轻重伤(1名列车长及215位乘客)。
车站一览.
(注:车站等级: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甲简、乙简、丙简、简易、招呼、号志)
外部连结.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