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鹰手枪
重定向;重新导向;
沙漠之鹰手枪(;)是一种
可发射.357麦格农、、、.44麦格农、、.50 AE等弹药的导气式半自动手枪。该枪由(Magnum Research Inc. , MRI)设计和开发,并由以色列军事工业再加以改进后负责制造。1995年,MRI将制造合约移交给位于缅因州索科市的索科防卫。1998年,MRI将制造合约交还给IMI,IMI随后将其轻武器部门以“以色列武器工业”的名称商业化。从2009年开始,沙漠之鹰在MRI位于明尼苏达州的工厂生产。2010年,收购了MRI。
历史.
1979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附近建成的麦格农研究所(Magnum Research Inc.,简称:MRI)计划推出一款能发射.357麦格农(Magnum)子弹的半自动手枪,主要功能包括打靶和打猎等。该计划被称为「麦格农之鹰」(Magnum Eagle),由公司创办人兼枪械工程师B‧怀特(B‧White)负责主持。
MRI成功于1981年推出沙漠之鹰的原型枪,在1982年公布消息后,于1983年获得其设计专利。
由于当时的技术尚不完善,该枪在供弹系统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为弥补生产商资金和技术实力薄弱等缺陷并将此枪推向市场,MRI开始寻求与国内外大公司合作,最后由「以色列军事工业」(IMI)接手改良,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于1985年获得了目前的沙漠之鹰设计专利。1992年,美国政府开始收紧对进口枪械的政策,枪械的制造流程遂改为先由IMI制造零件,再运往MRI进行零件的组装和后续加工(如镀金、抛光、枪管的精加工等)。
结构.
与诸多使用短后座行程或气体反冲式机构的半自动手枪不同,沙漠之鹰采用另类的设计。
由于其使用了麦格农级别的大威力子弹,若然采用一般手枪的设计将会令其在闭锁时出现强度不足的问题,因此它改用较常在半自动步枪或突击步枪上使用的气动式机构。
它的与AR-15/M16系列武器十分相似。气动式的优点在于它能够使用比传统手枪威力更大的子弹,这使得沙漠之鹰系列手枪能够跟发射麦格农子弹的转轮手枪竞争。其枪管固定于枪管座上,在近枪口处和膛室下方跟枪身连接。由于枪管在射击时并不会移动,理论上有助于提升射击的准确度。因枪管为固定式的关系,其顶部设有瞄准镜安装导轨,使用者可自行加装瞄准设备以作中到远距离射击。扳机为单动式设计,并在套筒两侧均设有“固锁待发”式保险装置,可满足左右手操作。
U字型握把采用整体式设计,以一根弹簧销固定,握把护片通常为黑色,并以塑胶制成,但使用者也可请原厂或其他厂商订制更多款式的握把护片。为进一步降低后座力,沙漠之鹰采用了两根平行的复进簧。
导气管位于枪口内约1厘米处,导气管再连接气缸,活塞则位于套筒前缘,当滑套装入枪身两侧复进导槽时,活塞位置正好在气缸内。子弹击发时,火药燃烧产生的高压气体沿导气管扩张至枪口前方,之后再被导引往下并往后,直接推动固定在滑套上的活塞。滑套后退时会拉动枪栓向后并退弹进入开膛状态,然后将击锤压下呈待发状态。
紧接着,被压缩的复进簧推动套筒前行,并将弹匣内子弹推入枪膛,枪栓旋转成闭锁状态;若无子弹,则滑套会固定在后方,处于空仓挂机位置,在换上新弹匣并按压滑套释放杆或直接把滑套向后拉之后,滑套复位时会把弹匣内的一发子弹推入膛室。借由枪栓上突柄的设计,整个转拴式枪栓会旋转以解除闭锁,然后完成抛壳、上膛、并且重新旋转闭锁等动作。也正因此,空仓挂机时可以清楚地在外枪管和枪身间的空间内看到活塞。
设计及特征.
沙漠之鹰为一把又大又笨重的手枪,气动的机械结构使得此枪的体积与重量都超出一般手枪,全枪连空弹匣就已有1.9公斤。巨大握把使其难以单手握持,不过气动机械结构也使其后座力有所缓冲,女性也能使用,当然持枪姿势必须正确,否则射手会有机会被枪身打中头部,而且也会导致抛壳失败或卡弹故障。沙漠之鹰有多种涂装的版本可供用户定制,包括:不锈钢、电镀银及钛金等。该枪虽有火力及制止力强大、精度高及射程较一般手枪远等优点,不过也因价格比一般手枪昂贵,同时在射击时所产生的巨大噪音及枪口焰会对射手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及令其暴露位置,还有对射击姿势要求高等因素导致大部份军队及执法机关都认为沙漠之鹰不是实用的武器而拒绝采用。不过,沙漠之鹰本身也并非针对军警市场推出,该枪的主要买家群都是普通平民,并被他们用于收藏、竞技、休闲射击、狩猎及自卫等用途,在墨西哥等国也有罪犯用于贩毒和从事其他犯罪活动,当中这些枪械有不少是从作为邻国的美国走私到当地。
有少数国家的特种警察和特种部队曾少量购置沙漠之鹰,然而这些手枪会否被实际应用在作战用途仍然是未知之数。
型号.
沙漠之鹰有三种型号。
Mark I.
铝制的枪身,有.357麦格农和.44麦格农两种口径,已停产。
Mark VII.
钢制的枪身,有.357麦格农、.44麦格农和.41麦格农三种口径,此型已停产,不过市场上仍有6吋(152毫米)和10吋(254毫米)长的.44麦格农口径Mark VII库存(2005年早期)。
Mark XIX.
Mark XIX有.357麦格农、.44麦格农和.50 AE(Action Express)三种口径。麦格农公司也曾展示过使用.440 Cor-Bon口径的样本(.50 AE的衍生枪种)。
变换口径.
改装一把沙漠之鹰的口径,只需要相搭配的枪管、和弹匣,因此在野外能迅速地完成换装以射击别种子弹。最广泛使用的枪管是6英吋版本(也有10和14英吋,但不常见)。枪管上已经做好了瞄准镜的基座,可以轻易地装上。
相关.
IMI生产了沙漠之鹰后,原本称作杰里科941的手枪现在被称作「小沙鹰」(英语:Baby Eagle),可是这把枪与沙漠之鹰运作原理没有任何共通点,它采用标准的手枪设计──双动模式和短行程后座作用原理。两者的相似之处是弹药的使用,.41 AE子弹即是为Jericho 941设计,它使用缩缘式弹壳,所以只要更换枪管便能使用9毫米鲁格弹子弹。这是因为.41 AE子弹等于将.41麦格农子弹的底缘与退壳钩槽换成和9毫米子弹相同。这使得相同的退壳器和抛壳顶杆能够在两种子弹上共同使用。.50 AE正好可以做个类比,它也有缩缘式弹壳,使得枪枝只需换装枪管和弹匣便能于.44麦格农和.50 AE两种口径之间切换。
流行文化.
沙漠之鹰手枪之所以如此闻名很大一部份的功劳是归功于各种影视作品。目前已有超过500部电影、电视剧和电子游戏出现过该枪。而大部份有沙漠之鹰出现的作品都会对该枪在战斗上的实用性有所夸大,例如在《最后的动作英雄》和《骇客任务》等电影中登场的角色都能够轻松地以单手使用沙漠之鹰开火,甚至准确地命中目标。在电子游戏方面,以《反恐精英》和《决胜时刻4:现代战争》为例的高知名度第一人称射击游戏都有出现过沙漠之鹰的身影,因此在玩家群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现沙漠之鹰手枪的作品例子包括: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