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马家辉
马家辉(,1963年5月7日—),香港文化工作者,父亲为资深报人马松柏。马家辉曾任台湾华商广告公司文案企划、台湾《大地》地理杂志记者、《明报》世纪版和读书版策划顾问、台湾及香港报刊专栏作家、小说作家、曾为凤凰卫视、香港有线电视、香港电台等担任节目主持。马家辉现为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助理教授。 履历. 1963年,马家辉生于香港,他是家中的独子,在湾仔长大,就读佛教黄焯庵小学和佛教黄凤翎中学。因高考成绩未如理想,马家辉未得到香港的两间大学(当时香港只有香港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两所大学)的本科取录,只被香港浸会学院的文凭课程取录,于是选择了去台湾念大学。他在香港考台湾的大学联考时,首选台湾大学历史系,次选辅仁大学的心理学系。他被辅仁大学心理学系取录,但之后又转学至台湾大学的心理学系。 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毕业, 取得理学院学士学位后,马家辉赴笈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硕士, 取得社会科学硕士学位;之后再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陌地生校区, 取得社会学博士学位。 马家辉曾以「缪思」为笔名,曾任台湾华商广告公司文案企划、台湾《大地》地理杂志记者等。 1997年1月春节时节,马家辉和妻儿住在台北大直,他接到高信疆的电话,邀请他去香港《明报》工作,他成了《明报》的副总编辑,且开设专栏,开始写尖刻的时评,被人们称为“贱嘴马”。马家辉在《明报》创办了「世纪」人文副刊,约请名人大家写连载文章,并以大篇幅刊登名家文章,每天有约三千字的长文,创出报界里的「大格局副刊」。 1998年,马家辉受聘香港城市大学,于该校中国文化中心担任助理主任,同时兼任《明报》世纪版的创意顾问。之后中国文化中心改组,马家辉转任该校中文及历史学系助理教授。 马家辉活跃于民间政治活动,参加不少公开论坛,分析政治问题。2008年8月28日,马家辉出席有线电视举办的立法会新界西选举论坛时,作为嘉宾主持却在提问时指自由党是「富贵党」及「吸血」。自由党的周梁淑怡在论坛后向有线高层投诉身为嘉宾主持之一的马家辉此举有违选举公平。 个人生活. 马家辉妻子是台湾作家林美枝(笔名:张家瑜),她的作品包括:《我开始轻视语言》和《告别式从明天开始》。在1980年代,马家辉和林美枝都在台湾《大地》地理杂志当记者,马家辉负责采访东南亚的缅甸、老挝、越南等地,林美枝负责采访欧洲和中国大陆。 两人育有一女儿,合著的《小妹》一书是两人对女儿成长过程的记录。 轶事. 马家辉与李敖. 马家辉在17岁时在一家书店发现一本谈李敖的书籍,19岁起,他开始迷恋上李敖的作品,并立志21岁前写出一本关于李敖的著作。马家辉在台大读书时认识了李敖。大二时马家辉出版了《消灭李敖,还是被李敖消灭》,李敖读完后对马家辉说:“小马,我当你面这样说,背后也是这样说——我以前研究胡适,胡适跟我说,李敖,你比我胡适更了解胡适。那我今天跟你说,你比我李敖更了解李敖”,并且在1997年的回忆录中将马家辉列为平生所交好友名单。 奖项荣誉. 马家辉于2008年底获《南方人物周刊》评选为「年度中国魅力五十人物」之一;2010年底,获《南方都市报》评选为「年度深圳香港意见领袖」之一。与林美枝合著之《小妹》散文集,2014年获票选为「香港学生好书龙虎榜」首名。
马家辉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