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语
闽东语(#重定向 ,平话字:),又称为平话,是汉语族闽语支的一种语言,通行于福建东部沿海(闽东)以及浙江东南部部分县域。在中国大陆,闽东语被认为是汉语的其中一种语言,因此又被称为福州话。福州和宁德的使用者称其为平话(#重定向 ,平话字:),意思是“平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浙江泰顺、苍南一带的使用者称其为「蛮讲」、「蛮话」。
分布.
闽东语使用者主要分布于福建东部福州地区和宁德地区、浙江南部温州泰顺县及苍南县东北部,因通行地域位于福建东部而得名。闽北地区和莆仙地区也有部分人使用闽东语。
闽东语一分支的福州语也是马祖列岛上的通用语言,桃园市八德、中坜等区的马祖移民聚落亦通行闽东语。
20世纪后半叶,美国的福州移民不断增加,纽约曼哈顿唐人街南日东百老汇一带(纽约有三个唐人街,分别在曼哈顿小福州、布鲁克林日落公园及皇后区法拉盛)形成闽东语使用区。
欧洲各唐人街社区,如伦敦、巴黎、意大利普拉托等地也有闽东移民社群。
东京池袋的华人社区:251以及东南亚的印尼、汶莱、马来西亚的东马砂拉越州诗巫(有新福州之称)及西马霹雳州实兆远(有小福州之称)、柔佛州永平和新加坡也有福州族群的移民使用闽东语。
历史.
福建原为百越七闽之地,战国末期,楚国灭越国,越国王族南下福建,建立闽越国。前110年,闽越国为西汉所灭,汉朝驻军进入福建境内,带来古吴语和古楚语,与属于壮侗语系的闽越语相融合,形成原始闽语。此后,在西晋时发生八姓入闽的事件。唐末,王潮、王审知兄弟率河南固始籍军队进入福建,将大量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的音韵融入闽语中。大约在唐末至五代时期,原始闽语分化为闽东语、闽南语和闽北语。语言学家李如龙认为,闽东语是在王潮、王审知兄弟主政福建时形成的,当时有过一次时间短、批量大的移民潮,许多中原民众为躲避战乱进入福建定居。大约在宋朝建立以后,因兴化地区(今莆田市)行政区划归属的变动,闽东语与闽南语发生语言接触,形成莆仙语。
因福州的行政中心地位,在闽东语各方言中,福州话长期居于优势方言地位。今日的宁德市一带曾长期属于福州管辖之下,元朝至元年间始设福宁州,南片(侯官片)和北片(福宁片)方言才渐渐出现差异。南片的代表方言福州话对周边地区语言的影响甚大,闽东语全境皆存在能听会说福州话之人。北片则以福安话为代表方言,在北片全境皆可通用。在闽东语流通的极北地域,受吴语温州话影响,融入不少吴语的元素。
近代,闽东语使用者发生较大的人口流动。一些人向福建内陆迁移,使闽北地区也出现了使用不少闽东语的社群。不少人向日本、东南亚及至欧美国家移民,使得闽东语在海外也有一定影响力。
语言.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闽东语根据音韵和词汇的不同,再被分做三种支系,三者间交流有一定的困难。
这三个支系是:
音韵体系.
闽东语各方言之间差别差异比较大,因此各方言中,声母、韵母和声调上都存在著较大区别。
除蛮讲之外,闽东语的方言之间声母比较一致。福建的闽东语共有15个相同的声母,福安话比福州话多出了w和j两个声母,有17个。蛮讲受到吴语的影响,声母数比福建的闽东语要多。
在韵母上,闽东语之间的差异较大。韵母数量最少的是蛮讲,有39个;最多为宁德话,达有69个之多。
在声调上,闽东语所有方言都有7个声调,但各地声调实际发音不同。在清朝中叶,闽东语共有8个声调,上声分为阴上和阳上两种;今日的闽东语已无阴上调,分别并入阳上和阳去两个声调。
以下是闽东语各方言之间七个声调发音的对照表:
连读音变.
闽东语各方言之间虽然差异很大,但在两字或两字以上连读时,往往会发生这几个字读音或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类现象统称为连读音变。
闽东语的连读音变可以分为连读变调、连读变声,以及连读变韵现象。此外,还有合音、增音、减音等特殊现象。
在两个字发生连读的时候,由于受到其中一个字受到另外一个字的影响而发生声调变化的现象,称为连读变调。两字以上的字词连读的时候也会发生类似的现象,但规律比较复杂。大部份方言只存在前字受后字影响而变调的现象,如福州话、福清话、宁德话、霞浦话、寿宁话、福鼎话等。还有部份方言同时存在前字影响后字和后字影响前字的两种变调情况,如福安话、柘荣话、周宁话、古田话等,这些方言大多分布在福建东北部。
连读变声指的是两字连读的时候,一个字受到另一个字音韵的影响而发生音变的现象。闽东语各方言中,大多数存在后字声母受前字韵母的影响而变化,这种被称为顺同化,又称声母类化。也有极少数发生后字声母影响前字音韵的现象,称为逆同化。福鼎话不存在连读变声的现象。
连读变韵指的是前字受到后字影响而发生韵母变化的现象。有些方言连读变韵较少发生变韵,如周宁话。也有些方言的变声变韵没有普遍规律可循,例如寿宁话。
内部差异.
发音差异.
闽东语各方言在字词发音上往往存在很大差异。以下是数字「一」到「十」在闽东语部份方言中的读法。
词汇差异.
闽东语各方言中也存在著一些词汇的差异。
现状.
目前闽东语各方言的状况都不容乐观。由于国语运动推广国语和推广普通话,政府不鼓励甚至禁止市民在公共场合、媒体面前使用方言,致使闽东语所有方言的使用者都在逐渐减少。福州市作为使用闽东语的中心,由于学校长期使用普通话教学、禁止学生在校园使用「方言」,不少家长也认为说「方言」对孩子成长有负面影响,加上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其衰退的速度最为迅速。2004年,东南快报记者对福州市区的20名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发现其中9人不会说福州话,占将近半数;受访者没有一人会哼唱福州话童谣。近年来,开始有政府和民间人士保护闽东语方言。2008年3月16日,福州电视台生活频道开设福州话节目《攀讲》栏目。2013年4月,苍南县钱库镇成立苍南蛮话研究发展中心,旨在传承蛮话方言、弘扬蛮话文化、编撰蛮话方言词典和创办蛮话培训基地。2016年,福州地铁试运行,依次使用普通话、福州话和英语三语报站。现今,福州地铁车厢内广播使用三种语言,先后依次为普通话、福州话和英语。2020年11月,福州市教育局确定了32所中小学作为福州方言传承学校。
在马祖列岛,由于蒋中正时代的强制推广国语,闽东语也受到打压,面临同样的式微困境。2000年颁布的《》规定连江县的大众交通工具上必须加播福州语的播音,以保护福州话在公共场合的使用。同时,在马祖校园里实施当地本土语言教育。2019年《国家语言发展法》通过后,马祖闽东语作为中华民国本土语言之一受到法律保护,连江县将于2022年起把马祖闽东语列为县内学生的必修课。 福建师范大学指导连江县编写了系统性的福州话教材,以福州音为基础。
在马来西亚砂拉越,近四成华裔人口为福州移民后裔。早期福州话为较多华人使用,在诗巫是常用语言。由于马来西亚的教育媒介语以马来语及英语为主,加上自1980年代以来讲华语运动的冲击之下,致使越来越多福州裔华人不能流利地使用福州话。
参考资料.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