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之变 (崇祯)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己巳之变,是明清战争的一部分,明朝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女真(后金,满清)可汗皇太极率兵十余万直逼帝都北京,为第一次清兵入塞。崇祯帝令孙承宗、袁崇焕驰援,女真攻至北京城之下,阵斩明将赵率教、满桂、孙祖寿,大肆劫掠后返回满洲。事后袁崇焕被崇祯帝凌迟处死,袁麾下之祖大寿等关外兵卒怨生。
开端.
崇祯二年(1629年),袁崇焕上奏称及后金会绕道蒙古进攻明朝。
十月二十日,皇太极大军抵达蓟州镇长城以北,驻扎在一处蒙古人的城市内。皇太极传令各军,只诛杀反抗的明军,不能诛杀投降的军民。对于投降归顺后金的军民,不要分散他们的家庭,不得强占他们的妇女,不得抢夺他们的衣物,不得破坏他们的房屋、庙宇,不得破坏他们的财产,不得砍伐他们的果树。如果有人违令杀降掠夺,一律鞭打惩罚。另外,切勿随意食用明朝人的熟食和酒,听闻明朝人会使用鸩毒。
各队伍要平衡物资储备和战马喂养,大军赶路时,对瘦弱马匹要喂养粮食,对肥壮的马则以草料饲养。大军休息时,队伍可以搜集粮食喂养肥壮马匹。当收集物资时,必须组成队伍,不能单独行动,各级军官要严加看管。
二十四日,皇太极将后金军分为三路,由台吉阿巴泰、阿济格率左翼前进,台吉岳托及济尔哈朗率右翼前进。皇太极率领中路大军前进。
二十七日,后金军左翼攻破龙井关。皇太极中路占领洪山口、汉儿庄,大军入城休息。皇太极下令,入城休息期间,不许骚扰已经投降的平民。同时,皇太极派遣先锋,抵达遵化城下侦察。 右翼攻陷大安口城。各路后金军一路上击败多次明军队伍。
二十八日,右翼后金军抵达蓟州城外的石门驿站,于郊野扎营,并在郊野击败一队明军,当天石门驿站投降归顺后金军。
当时蓟镇“塞垣颓落,军伍废弛”,后金军没有遇到任何强有力的抵抗,顺利突破长城。
清兵入犯.
遵化战斗.
九月,袁崇焕集结一支机动队伍,由谢尚政带队驻守遵化城,希望加强防备。但是蓟州镇的巡抚王元雅,拒绝辽军入城,于是这支机动队伍返回山海关。
十月二十八日,长城的烽火台升起浓烟,火炮声响发出警告,络绎不绝。
此时长城关卡的明军传出消息,进攻者可能为蒙古部落。崇祯皇帝得知消息,传令要求蓟辽总督刘策必须在长城一带堵截后金军队。
当天,山海关的总兵赵率教,集结兵马与各将领出发前往长城战场。
三十日,赵率教带队急行军,三昼夜赶路三百五十里,抵达三屯营并要入城驻守。而三屯营拒绝辽军入城,于是赵率教带队前往遵化城。
当天,皇太极中路军从洪山口出发,直到遵化城五里之外,写信劝降巡抚王元雅。中路各队伍集结在遵化城外扎营。
十一月初一,右翼后金军汇合皇太极于遵化城外。
当天,后金军左翼侦察兵四面巡逻,发现有明军赵率教带队四千精兵,于是左翼进攻明军。明军赵率教且战且退至遵化城下,又遇到军皇太极大军,两路后金军汇合夹击,于是爆发大战。当天的火炮震声隆隆,传至山海关都能听见。结果明军惨败,赵率教阵亡,部分士兵投降归顺了后金军。
皇太极汇合各路大军,开始布置围攻遵化城。
正黄旗的额驸纳穆泰,率领本旗攻击城北的西方。镶黄旗的额驸达尔哈,率领本旗攻击城北的东方。正红旗的额驸和硕图,率领本旗攻击城西的北方。镶红旗的雍舜,率领本旗攻击城西的南方。镶蓝旗的额驸顾三台,率领本旗攻击城南的西方。正蓝旗攻击城南的东方。镶白旗的图尔格,率领本旗攻击城东的南方。正白旗的喀克笃礼,率领本旗攻击城东的北方。
八旗军各自休整队伍,制造云梯盾牌道具。
初三,皇太极巡视遵化城墙,认为很坚固,尤如袁崇焕的宁远城一样。八旗军于城外列阵,一齐竖起云梯,呐喊着前进攻城。
遵化城墙高三丈五,而大多数队伍云梯的长度只有三丈,不足以达到城墙的高度。然而,喀克都里队伍的一座云梯足够高,伊拜牛录部下的,萨木哈图,率先登城。各队伍紧跟着尽数攀登,早晨一战就攻陷遵化城。八旗军入城屠杀洗劫。同时一些人投降归顺八旗军,则存活了。蓟州镇巡抚王元雅,兵败自杀。
皇太极传令曰:数年来,八旗军都不善于攻打袁崇焕的宁远城。然而这次却打下了遵化城,而且遵化城墙更坚固过于宁远城,要奖赏攻城的勇士。
初八日,皇太极召集众人,犒赏勇士。
喀克都里,制造云梯优秀,且督战士兵攀登。皇太极亲自敬酒,升职三等总兵官,赏财宝牲畜。
伊拜牛录下,萨木哈图,第一人登上城墙,皇太极亲自敬酒,升职三等总兵官,赏财宝牲畜,赐号巴图鲁,以后家族所犯小罪一律赦免。伊拜牛录下,胡希布,第二登城。赫臣牛录下多礼善,第三登城。伊拜牛录下,毛巴里,第四登城,全都赏财宝牲畜。
有军官在攻城期间阵亡,阿海、 音达䕶齐。皇太极赏赐他们的家庭可以世袭军官职位。 攻城期间有两名士兵退缩,于是皇太极逮捕他们,于军中斩首示众。
十一日,皇太极命参将英古尔岱、游击李思忠、范文程统领军官八员,士兵八百,留守遵化城。皇太极率大军自遵化出发,至郊野驻营。有一蒙古兵杀掠降民,皇太极下令逮捕,并亲自用鸣镝箭射击这蒙古兵。
袁崇焕入关勤王.
山海关内外.
十月间,袁崇焕正在辽东锦州城驻扎,收集动物皮肉和训练军队。
二十九日,袁崇焕得知情报,连日奔往山海关调度指挥。
十一月初一,袁崇焕巡视山海关城内民间官府,一切正常。 同时派出书信,令各地队伍挑选精锐士兵到山海关集结。 当时辽军分散于各个城市堡垒,就地驻守补给,平均每处数千士兵。
部分队伍当天抵达山海关,于是袁崇焕吩咐他们前往寻找赵率教,若找到赵率教则汇合优势兵力作战。如果没找到,就等待辽军大队再汇合。
初二,来自宁远锦州各地的一批辽军抵达山海关。到初三,祖大寿亲自率领大批兵马,自锦州抵达山海关。
此时,辽军已经有大量精兵队伍在勤王。
第一批,有赵率教,刘恩方,裕仑,侯体干,陈维翰,杜弘芳,李居正,赵率伦,赵凤鸣等队伍。
第二批,有张弘谟,张存仁,曹文诏,丁永绶,张外嘉,窦濬,朱梅,郑一麟,王承胤,刘应国,周佑,及刘应邦下中军,王进忠,锺宇下,李应元,何可纲,靳国臣,赵国臣,赵国志,孙辽,罗景荣,陈继,刘抚民,祖大寿,祖可法,祖泽润,祖泽洪等队伍。
第三批,有关外骑兵坐营中军,都司吴襄,参将祖大乐,刘天禄,游击韩大勋,祖可法下中军,李一松,孟道下中军,陈邦选,费惟正中军,李甫明,孙继武下千搃,吴三桂,步兵营参游都,杨春,邹宗武,谢尚政,龚彰,满库,丁国用,蔡佑,刘镇华等队伍。
初四,袁崇焕亲自督军,和祖大寿、何可纲一起,统帅大军入关。二万多步骑兵一路勤王赶路,天空已经开始下雪。
袁崇焕出发之后,山海关依然在不断集结调动兵马。
蓟州.
初五日,辽军行至抚宁县。抚宁城文官在号召军民防守,袁崇焕支援火器火炮给他们。
初六日,辽军抵达永平府城。此时北京的崇祯皇帝传令,袁崇焕可以指挥各路勤王兵马。 初六夜晚,袁崇焕急行军至滦州城外榛子镇,收到这个授权命令。
初七日,辽军至迁安城外沙河驿站,侦察兵得知三屯营明军已经崩溃逃跑了。
崇祯皇帝得知袁崇焕入关勤王,于是传令曰:卿本职在山海关,心忧蓟州镇而派兵协助防守,一有警报就立刻入关勤王,忠诚和谋略都体现了。卿可以相机进止便宜行事,只要打仗立功,就会有犒赏。
初九日,袁崇焕辽军到达玉田城,发现大部分民众都逃散,十之八九。袁崇焕对当地官员说,“知县是守卫土地的官员,守住才能生存,丧失就会灭亡。官员竟然纷纷先逃走,导致百姓惊慌失措,民居庐舍被烧毁,岂有此理!像丰润知县尽力守城,让百姓安心,才是尽职尽责。玉田城官员都应该斩首,但玉田城不归辽东督师管辖,所以只会将此事报告给蓟辽总督刘策。”次日,袁崇焕辽军从玉田城出发,继续前进。有一批侦察兵在遵化城附近活动,收拢一些逃民,并获得情报三屯营是军官叛乱了,总兵朱国彦自杀,当地军民尽行跑散。
袁崇焕为确保山海关一带到蓟州城的驿站道路,以联血脉,于是布置辽军驻守各地城市。以参将杨春领步兵三千,和游击锺宇队伍驻守永平城。游击满库领步兵二千,驻守迁安城。参将邹宗武领步兵二千,驻守丰润城。游击蔡裕及龚彰兵三千,驻守玉田城。游击刘镇华领步兵二千,驻守建昌城。以朱梅,镇守山海关 。
崇祯皇帝得知遵化沦陷,于是下圣旨,要求袁崇焕在蓟州城附近决战,必须堵截后金军队。
当袁崇焕巡视蓟州城,发现民众疏于备战,并没准备大军活动的物资。若强行汇集大军,各队伍可能会喧嚣并掠夺民间,各队伍若产生矛盾摩擦,明军还没开战就先崩溃了。
袁崇焕又视察各路勤王军,既没进行充分的训练,武器也不坚利,只是仰仗人数,物资消耗巨大,鱼龙混杂,各队伍都不可能齐心协力合作,混在一起会先摩擦内斗。若是分开驻守反而不容易摩擦矛盾。
当时在蓟州城内队伍复杂。有昌平镇尤世威,五千士兵。保定镇曹鸣雷,三千士兵。宣府镇侯世禄,数千士兵。蓟辽总督刘策队伍,辽东督师袁崇焕队伍一万余士兵。
而蓟州城极限是驻守补给一万士兵,例如马世龙驻守蓟州城期间,长期城内也不过一万士兵。
袁崇焕遣散援军,昌平镇尤世威队伍回昌平,宣镇侯世禄队伍驻守三河,保定镇曹鸣雷队伍三千士兵驻守蓟州城内,分散驻守补给。
崇祯皇帝担心密云地区防务,于是传令刘策队伍也离开蓟州,返回密云驻地。
当时,后金军先锋已到蓟州城外,侦察情报。
十二日,明军各处溃兵聚集在蓟州城。辽军派出侦察兵在郊野巡逻,以五十名侦察兵为一队,发现石门驿站已经归顺后金军。巡逻至马伸桥时,遇到后金军一队兵马,双方爆发战斗。后金军的将领,石廷柱,战败受伤。双方伤亡大约各数十。袁崇焕得知战况,立刻奖励战斗的勇士队伍,犒赏白银二百两。这队勇士为祖大寿之子祖泽润的亲兵。
马伸桥在城外二十里,袁崇焕得知后金军大队即将到达,与诸将领在城东楼上严密防守。
崇祯皇帝急于看到胜利,下圣旨催促袁崇焕,曰:卿本职负责辽东,关内的防守失败是他人的责任。但既然卿已经统领兵力前来,务必取得完全胜利。
十三日,清晨,后金军过石门驿站。袁崇焕下令马步兵全部出城,建立军营。突然出现约两百名后金军骑兵,停留在军营的外边。袁崇焕观测四周,发现后金军大队都隐藏而不见踪迹,于是下令炮击,后金军骑兵快速退走。袁崇焕下令辽军一整天都坚守营地。后金军扎营于东南一带,位于茂密的林木和崎岖的山谷。于是后金军在夜晚行动,以黑暗天色作掩护,在蓟州城之外五里行军并扎营。
十四日,辽军派出侦察兵,得知后金军已经转移,正在城外五里的西南一带,于是袁崇焕也率辽军至蓟州城西南一带扎营。
当时后金军抵达通州城外运河,一方面在运河设下营寨,一方面则以威势震撼京师,吸引袁崇焕进行决战。袁崇焕为了避开沿途后金军的埋伏截击,于是绕路至通州城以南的渡口。
顺义战斗.
十一月十五日,皇太极下令派遣三千士兵作先锋部队前往通州,观察渡口的情况,同时还负责捕捉明军侦察兵。皇太极则率大军自三河县出发。当天先锋捕获了一名汉人,并将其带到了皇太极面前。皇太极询问这名汉人有关明朝军队的消息。该汉人向皇太极报告说:大同、宣府两个边镇总兵的军队都驻扎在顺义县城。皇太极派遣了台吉阿巴泰和台吉岳托,率领二旗满洲军和蒙古仆从军前往攻击该地区。
明朝方面的满桂大同镇军队、侯世禄宣府军队在顺义战败,撤退到北京。侯世禄在顺义大战中受重伤,左臂受伤严重,但他勉力支撑着在十八日回到了北京。
后金军队胜利追击。由于明军撤退得很远很快,所以后金军斩杀的敌人不算太多。战后结算,后金军获得了一千多匹马和一百多只骆驼作为战利品。此外,顺义县城的知县率领当地群众投降后金。
侯世禄的宣府镇军队在撤退途中崩溃,而溃兵一路劫掠民间的村庄。乡民都在笼统地传报:“援兵在抢劫剽掠!”却有乡民错误地将“援”误解成“袁”,说:“抢劫剽掠都是袁崇焕的军队!”溃兵一直劫掠到北京城郊。
通州.
十六日,袁崇焕于河西务渡口扎营。有一兵擅自取走民家的饼,袁崇焕立即对其斩杀示众。
袁崇焕与辽军将领举行会议,有将领认为运河渡口物资丰富,可以供应大军,先在通州集结队伍,再相机行事。而袁崇焕则表态,如果八旗军继续绕路,最终逼近都城,那都城将面临从未遇到过的民心动荡,而这种动荡又难预料。只有辽军先到达城下,背靠都城,稳定各方,才能控制局面。最终各将领决定前往京师。
辽军有六名侦察兵在前方探路,遇到一群明军逃兵抢劫乡村,于是辽军侦察兵要驱逐逃兵,而逃兵拿兵器开打,伤了辽军五名侦察兵,有一名侦察兵报告给袁崇焕。辽军立刻派兵追捕逃兵,擒获六人逃兵。
十七日夜晚,袁崇焕率军抵达北京城左安门下,于城外韦公寺庙扎营。严令士兵不准骚扰民间,不准破坏民间财物。袁崇焕在韦公寺庙前审判斩杀六名逃兵。
当时袁崇焕队伍属于急行军,第一批队伍只有九千骑兵抵达城下,步兵队伍则要分批次前进,随地扎营休整,抵达都城汇合袁崇焕。袁崇焕队伍因为急行军,士兵和战马都很疲惫,袁崇焕请求入城休息,但崇祯皇帝拒绝辽军入城。
十九日,辽军侦察兵发现,后金军已经抵达城外郊野的高密店。
北京城门下战斗.
详情参见条目:“德胜门之战”“广渠门之战”“左安门之战”
袁崇焕急行军三百余里,比清军早到二天,九千骑兵先抵达北京城下,步兵不能兼进,崇祯立即召见,大加慰劳,赐御膳和貂裘,袁崇焕请求让疲惫的士兵入城休整,却没被批准,只好驻军北京广渠门外。两日后(11月20日)清晨两军在广渠门外大战,祖大寿阵于南侧,王承允阵于西南侧,袁崇焕阵于西侧,以战术优势一战将后金左翼大军击溃。满桂则惨败于德胜门。
德胜门之战.
十一月二十日,皇太极率大军设立营地在北京城北,分为两翼。侦察兵报告皇太极,明军正集结在德胜门等地。皇太极率领右翼的军队前进。另外得到报告称东南边也有明军袁崇焕部队集结,皇太极于是派遣左翼军队前去攻击。
皇太极先派兵侦察德胜门明军,确认是大同总兵官满桂和宣府总兵官侯世禄的军队。皇太极传令,让炮手先靠近射击,引诱明军火炮反击,等待明军的炮火停止,在填装弹药的空隙,后金军大队趁机进攻。然后,大军按照皇太极给出的方略,两路军队进攻。
皇太极亲率大贝勒代善和贝勒济尔哈朗、岳讬、杜度、萨哈廉等,统领满洲右翼四旗,以及右翼蒙古兵,排兵布阵。
于是后金军先发炮轰击。明军枪炮反击至暂时停火。
后金军发动进攻,蒙古兵及正红旗护军从西面突击,正黄旗护军从旁冲杀。
明军崩溃。城上明军火炮射击,但射程短,打不中后金军,只能打中明军满桂,炮击导致满桂队伍很多人死伤。
后金军进攻驱赶明军到狭窄的地方,并消灭了大量明军。有些明军逃离战场,皇太极又派遣亲兵追击斩杀了大量明军溃兵。
根据兵部记录,宣府镇大同镇前后合计派发了一万六千名士兵,勤王北京。
开战前抵达城门下的宣府大同军队,合计士兵一万以上。但是都战败崩溃,或死或逃跑了。满桂的大同镇军队伤亡很多,战后满桂身边还有大约一二百名士兵, 躲藏在了城外一处关羽庙里面。皇帝派人收拾战场上遗留的兵器,并让满桂进入北京城内。 侯世禄的宣府军队则大多逃跑了,而溃兵又掠夺祸乱民间。
此战德胜门溃败的逃兵掠夺民间时,皆伪称自己是袁兵,即袁崇焕辽军。
战役期间,城墙上的京营则用大炮射击,但城上放的炮弹误伤了满桂兵,导致满桂部队遭受了重大伤亡。都察院的官员张道泽对京营总管的李邦华提起了弹劾,言官们也纷纷上书表达意见,最终李邦华被免职,被安排了退休。
广渠门之战.
当天,袁崇焕、祖大寿率骑兵在广渠门外,有九千骑兵,以及一些步兵队伍。袁崇焕传令,令祖大寿在右翼埋伏于南面森林,王承胤在左翼北面,袁崇焕亲自带中路军,辽军结成“品”字形阵,阙东面以待。
后金军发动攻击,莽古尔泰先派出第一批先锋,攻击袁崇焕中路军,爆发激烈战斗。随即后金军大队开始攻击,由将领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豪格带队进攻。
豪格先攻击辽军左翼,而左翼南下汇合中路军,形成大阵。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带队从中路进攻辽军大阵。
此时后金军大批队伍拥挤在辽军大阵正面东方,则辽军左翼北方只有豪格队伍。
袁崇焕率领将士,英勇抵御,奋力鏖战。袁崇焕被箭矢射中,但因身穿重甲没被射穿。后金军有精锐队伍突袭到袁崇焕旗帜大纛前。而辽军将领袁升高,带队击败后金军精锐队伍,成功保护袁崇焕旗帜大纛。
有些后金军队伍见到战况惨烈,开始退缩。
战至最炽热阶段,辽军右翼祖大寿,从南面森林突出袭击正面后金军,目标要与辽军大阵一起夹击后金军队伍。
后金军将领莽古尔泰、多铎,带队压阵后方,见此情形立刻派第一批队伍截击祖大寿右翼,但是右翼击退后金军这批拦截队伍,并成功汇合辽军大阵,前后夹击正面的后金军大队伍。
莽古尔泰此时集结全部压阵队伍,继续突击右翼祖大寿,并接应后金军大队伍撤退。期间辽军左翼的豪格队伍没得到接应,于是辽军包围绞杀豪格队伍,豪格苦战许久,后金军才派队伍到左翼接应豪格撤退。
后金军且战且退,辽军追杀发起多次冲击,一直追杀到运河边。战斗从中午打到下午,辽军伤亡大约数百,在夜晚打扫战场完毕才返回营地。祖大寿和袁崇焕的盔甲,都被箭矢射中,有轻伤。
战斗当天早晨,袁崇焕察觉士兵和战马都疲劳饥渴,已经连续三天了,于是派遣亲信旗鼓官传递奏疏,请求城内速发粮草给辽军。战斗结束后,辽军终于收到了一批粮食,有酒肉麦饼。袁崇焕将食物分发士兵,并拿着食物抚慰伤员。此时伤兵都在城外营地,餐霜宿露,无法入城休息。
依据后金记载,八旗军伤亡颇多:图鲁什,与护军同攻,镶黄旗护军二人阵亡,携其尸归。 伊尔登,被射伤七处,重伤二处。色勒,锁骨被射断。 哈宁阿,手被砍一处,箭伤一处,盔伤四处,甲袖刀伤二处,马刀伤二处。 鄂罗色臣,手伤一处,马伤一处。乌赖,进击负伤。 布颜图,率先进击,手被锤击。
此战后金军的蒙古仆从军溃败。一名蒙古人将领,索诺木,阵亡了。
皇太极处罚一批八旗军官,包括康古礼、章京郎球、韩岱等将领的退缩行为,剥夺职务并罚款赎罪,并对一个总兵官剥夺牛录人口给其弟。 对于蒙古仆从军则严重惩罚,要求必须缴纳大量财宝赎罪。皇太极又下令,犒赏迎战有功的将领。有罪将领的罚款财宝一半,分给有功的将领士兵。
左安门之战.
随后在十一月二十七日,面对皇太极的八旗军大队,袁崇焕以炮击取得左安门之捷。
十一月下旬,皇太极驻扎于北京城外。当时袁崇焕、祖大寿营于城东南隅,竖立栅木安营扎寨。皇太极得知情报,于是下令八旗军列阵,逼之而营,寻找机会攻击袁崇焕辽军。十一月二十七日,皇太极派遣先锋队伍,试探左安门阵地。 袁崇焕的辽军炮击退之。辽将于永绶,郑一麟营,炮药失火,兵立火中不敢退。袁崇焕当即给赏,每人二十两白银。根据八旗军记载,有正黄旗军官,台弼善,当场阵亡。因为正黄旗是皇太极亲兵部队,左安门之战是明确记载皇太极参与,所以这名军官的阵亡战斗是指左安门之战。
双方短暂接触后,鉴于袁崇焕驻军固守,而且营垒太坚固了,不容易打。同时皇太极希望避免伤亡,保存实力,所以放弃了强攻。
南海子.
二十九日,袁崇焕于南海子袭营,后金军转移撤离北京,遂解京城之围。同时袁崇焕联络更多辽军步兵汇合,积蓄力量。
当时的南海子,即南苑,为皇家贵族勋戚的园林庄园,后金军在此收集到丰富马匹物资,于是皇太极给各队伍分配马匹物资, 并确保每一个人都能骑马。
北京的勋戚大臣等人对袁崇焕极度不满,纷纷向朝廷告状:“袁崇焕名为入援,却听任后金军劫掠焚烧民舍,不敢前去阻拦,城外的外戚勋臣的庄园土地,例如南海子被后金军蹂躏殆尽。”甚至有许多流言蜚语,污蔑袁崇焕勾结八旗军皇太极。
皇太极对袁崇焕不能战胜,便施用“反间计”,陷害袁崇焕,散播传言袁崇焕勾结八旗军。
十二月初一,后金军开始撤离南海子,到其它地方搜集物资,且猎且行。
辽军侦察兵发现后金军移动,袁崇焕集结队伍,让副将张弘谟带队追踪。辽军全副武装正准备移动,忽然接到了崇祯皇帝的召唤,于是袁崇焕和祖大寿穿戴军装,入城面见皇帝。
崇祯皇帝命令锦衣卫出动,逮捕袁崇焕下诏狱。
祖大寿于夜晚返回军营,通报此事,将士放声大哭,嚎啕哭泣整个晚上。辽军的旗鼓官当场带队离开都城,返回山海关。
初四凌晨,城外六七里的辽军营地哗变。
士兵们口口声声说已经支援京师连日大捷,希望能得到丰厚的赏赐。打了胜仗却不敢说功劳,半个月在城外壕沟露宿却不敢说辛苦。但城上的人却声称辽将和辽人都是奸细,故意用砖头打死三名辽兵,有谢友才、李朝江和沈京玉有三人,并没人出来阻止这个行为。城内跑出士兵,将辽兵砍死六名,有刘成田、汝洪、刘友贵、孙得复、张士功和张友明有六人,但辽军士兵们不敢还手。彰义门的守兵,将辽军的侦察兵抓住,都当作奸细杀了。左安门也抓了辽军侦察兵,索要四十六两白银才放人。
辽军士兵们说这都是因为督师袁崇焕被逮捕了,于是又放声大哭。连日大战,却将督师拿问,有功者没得到晋升和奖赏,阵亡者暴露野外却没棺材安葬,受伤者在冰地上呻吟,立功劳有什么用!士兵们感到冤屈和气愤,但不敢反抗。士兵们表示,既然都城认为辽人是奸细,现在就让都城的人自己去打后金军吧!于是辽军士兵们簇拥着祖大寿,一起返回山海关。
当时袁崇焕在都城集结辽军大约士兵二万人,战马一万一千,尽数同祖大寿离开都城。同时有一批辽军步兵,自山海关出发到通州城外,本要汇合袁崇焕,得知情况后跟祖大寿一起跑回山海关。
袁崇焕与反间计.
先前清军在北京郊外大举劫掠,袁崇焕兵少不能制,固守营寨,等待主力援军。城外戚畹中贵园亭庄舍惨遭蹂躏,引起戚畹权贵的极度不满,向朝廷告状。清军早先在得知袁崇焕入援后,散布流言:“袁督师约我来。”于是京城内议论纷纷,谣言日炽。明季北略载:“都中又喧言崇焕导虏入犯,上甚切齿。先是,虏出猎,掳我多人。中有二珰,上命侦崇焕者,亦被掳。虏视之,知为珰也,乃设一记,佯为袁遗书约犯边,答云:“知道了,多谢袁爷。”又佯惊云:“乃为珰闻,缚珰亟斩之!”又故遗一奴私放珰归。珰归,上其事。〖批云:此用武穆反间之计〗。上再召崇焕入,即下诏狱。此言周延儒亲语余者,延儒久与虏比,虏每输情,故知其言不诬。”十二月初一,崇祯因中反间计,将袁崇焕下狱。袁崇焕部下闻讯,顿时大愤,全军望城痛哭,三日后,关宁军东溃,情势再度逆转。不久皇太极复至京城安定门,崇祯令大将满桂出战,满桂以兵少婉拒,崇祯不准,于是满桂含泪而出,与清兵在安定门大战。此一战场由皇太极亲自上阵,明军节节败退,大将满桂、孙祖寿战死。清军得知关宁军溃走后大喜,开始写信招降一时激愤不已的袁崇焕部下,但得到袁崇焕手书的关宁军并无投降之意,只有用战功救出自己主帅之意,最后,祖大寿斩杀了皇太极的招降使者。
满桂战死.
详情参见条目:“永定门之战”
十二月初一日,祖大寿闻讯袁崇焕下狱,顿时大愤,率大军疾归山海关,情势再度逆转。
崇祯皇帝任命满桂为武经略,催促出战。于是满桂率领四万明军在十二月中旬出征,发生永定门之战。
此一战场由皇太极亲自上阵,明军节节败退,大将满桂、孙祖寿战死。四万明兵,全军覆没,阵亡尸体三万余。时兵部尚书王洽“应变非所长。骤逢大故,以时艰见绌。遵化陷,再日始得报。帝怒其侦探不明”,遂下狱,隔年四月,病死狱中。
刘策攻遵化.
崇祯二年十二月中旬,崇祯皇帝命令蓟辽总督刘策,率蓟州明军反攻遵化。根据户部记载,刘策蓟州军这一次出战的开拔费大约白银五万两。
在战役初期。刘策蓟州军收复了一些关卡。并抓获了一些明军叛徒。
据清军记载,刘策于崇祯二年十二月下旬,曾经率领蓟州明军围攻遵化。第一天明军围城,八旗军出战,明军失利。第二天明军再次围城,八旗军再次出战,明军又失利,刘策明军于夜晚撤离遵化。第三天凌晨,八旗军追杀蓟州明军,大约追杀了明军骑兵百余人,步兵一千余人。八旗军将重点的要塞关卡又占据了。
此战明军失利,崇祯皇帝逮捕了蓟辽总督刘策并处死。
蓟州之战.
十二月中旬,孙承宗在山海关先后发一万七千士兵,向西汇合马世龙支援北京。 至十二月下旬,有一批步兵抵达蓟州。带队的步兵将领为高勋、俞冲霄,于廿七日在蓟州城南五里桥,猝然遭遇八旗军并进行了一场战斗。
根据八旗军纪录,在那一天,皇太极与大贝勒代善、莽古尔泰、贝勒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杜度一同率领护军和五百火器兵前往蓟州,以查看情况。山海关的五千步兵也前来支援蓟州,距离城池约两里远,与八旗军队相遇。明军兵未能进入城内,遂扎营,并布置好车盾、枪炮等阵势。
诸位贝勒亲自率军冲入,将明军击败了。当时皇太极命代善指挥左翼的四旗护军攻击明军的东面,皇太极亲自指挥右翼的正黄旗和红旗护军攻击西面。但是,红旗和镶红旗的护军退缩,规避了进攻应对的敌垒,额驸杨古利率领御前内大臣侍卫以及正黄旗的护军,攻入了明军退避的地方,将其击败。皇太极下令将两面红旗所规避的官员的赎罪之物全部交给杨古利,让他根据功绩分赏给参与进攻的将士们。
在这次战斗中,杜度受了脚伤,阿济格所乘的马被击毙,也损失了一些军官和士兵。例如祝邦成,觉罗阿赖, 觉罗喇达,额尔机根,拉泰,乌儿坤,桑石。
明总兵马世龙受命指挥各路援兵,保卫京师。于是马世龙率领军队进入蓟州城,汇合当地残兵败将,坚守蓟州城市。
太平寨之战.
孙承宗下令刘兴祚带队辽军进入永平城防守,但是永平城文官表示粮草不足,拒绝刘兴祚辽军入城。
于是刘兴祚只好在郊外相机作战,汇合了附近城市的一些士兵,集结于永平城郊外,总计两千余人。然后策划了一次偷袭营地,刘兴祚安排王维城负责南方,永平城队伍程应琦负责北方,自己则率领800名精锐骑兵占据中路,并派马光远率领步兵枪炮手伏击敌人。随后,他们在十二月二十九号的晚上行军,趁暗夜掩护,偷袭后金军的营地。由于刘兴祚使用后金军的语言和旗帜,让后金军无法分辨,加上各方明军奋勇追击,成功斩杀了许多敌人。后金军逃跑并放弃了所掠夺的妇女和辎重物资。战斗结束后,各明军队伍回归原本城市。
刘兴祚在山海关的西侧连续作战,向孙承宗报告,前后杀敌五百,并截回了许多人和牲畜。孙承宗很高兴,同时下达命令,刘兴祚要谨慎行事,不能因为胜利而轻率进攻。
皇太极率大军从滦河出发,抵达永平城郊外扎营。当晚,后金侦察兵捕获了一个人,带给皇太极。这个人称,刘兴祚已经从山海关抵达永平,带领着数百名士兵。得知后金大军在永平附近,刘兴祚带队前往太平寨。遇到了后金的蒙古兵和掠夺的俘虏,刘兴祚发动袭击,斩杀了五十名后金军蒙古兵,带着二十颗人头前往永平城中,向文官郑国昌请功。而俘虏则自称是永平城营兵,配合刘兴祚作战。之后,皇太极召集了贝勒和大臣们,表示希望能俘获刘兴祚,这价值大于永平城。因为刘兴祚背叛了后金,辜负了皇太极的特殊恩养,并使用诡计逃脱后金,上天会惩罚他。于是皇太极派遣阿巴泰和济尔哈朗,率八名武将,各士兵五百,星夜前往抓捕刘兴祚。
黎明,贝勒阿巴泰、济尔哈朗带队后金军精锐骑兵,追上了刘兴祚和刘兴贤等人的队伍。阿巴泰带队在前方堵路,济尔哈朗则在后面夹击。
当时刘兴祚率领八百骑兵,行军至两灰口,猝然应战。由于驮马跑了,而甲胄在驮马上,刘兴祚未能及时穿上甲胄,但他仍以箭衣抵挡敌人的进攻,从清晨一直战斗到下午,被射中而死。
后金军队在战斗中杀死了刘兴祚,并击败了其麾下部队,俘获了刘兴祚的弟弟刘兴贤。刘兴祚的身体被剥光衣服且裸体丢弃,但他的故交,巴克什库尔缠,则找到了他的尸体,用衣物将其殓葬,并用草席包裹尸体。皇太极表示刘兴祚背叛了后金的信任,逃亡而被击杀,希望拿他的尸体示众。于是,刘兴祚被碎尸示众。
在后金军的大营之内,众目睽睽之下,刘兴祚的尸体被剖开胸腔,撕裂肠腑,以发泄皇太极和众多贝勒的怨愤。这场战斗中,刘兴祚率领八百骑兵对抗了大量后金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和杀戮。刘兴祚最终以捐躯殉国的方式,实现了回归明朝的初衷。
刘兴祚的营地里有士兵逃往山海关,告诉孙承宗,刘兴祚阵亡了,中了两箭和两刀,尸体被带往八旗军大营。刘家侄子收拢残兵败将,撤退往山海关。孙承宗问详细经历,得知是后金军先抓获了永平城士兵,并问及刘兴祚的所在,后金军派出四千名精锐骑兵追击并围攻。刘兴祚射箭反击,以身殉国。孙承宗对此十分感慨,深感其忠勇之德。 刘家的刘兴基重整本家队伍,继续战斗。
陷永平迁安滦州.
崇祯三年正月后,皇太极率八旗军在山海关和北京之间,攻陷了关内许多城市,包括三座大城市,永平、迁安、滦州。
永平破城.
正月初,后金大军抵达永平城下,沿河伐树制造云梯。
皇太极准备趁夜偷袭永平城。命令阿山叶臣挑选二十四名勇士,组成突击队进行夜间偷袭。临行前皇太极吩咐攻城事宜,要求在攀登云梯时先让四人上去,然后每旁边再站两人,接着让另外四人快速上去,再次让十六人依次上去。最后,阿山叶臣亲自登上攻城梯。然后又命令八旗军,每个旗各派遣官员率领一千士兵前去协助攻城。
凌晨时分,八旗军排列云梯和盾牌,开始攻城。双方在黑夜中爆发战斗,守城明军用枪炮射击,很快城上发生了火药爆炸,导致城北的明军大量受伤。接着,八旗军乘势登城。黎明时,皇太极下令屠戮抵抗的明军,投降的俘虏不得妄杀。随后,八旗军占据在城墙上,环立等待天明。城内文武官员有一些自杀了,有一些逃跑了,还有一些人投降。天光大亮时,皇太极下令让巴克什达海、爱巴礼、宁完我、索尼、白格、喀木图、穆成格、高鸿中、麻登云等传达命令,手执黄旗在城墙上宣布,要求城内官民都剃发。又派遣贝勒济尔哈朗、萨哈廉和一些文臣达海等前去传达命令,不要杀害城中的官员,强调城内官民必须剃发。两个贝勒进入城内的仓库检查,停留在公署,并接见归顺的各官员。
当地官府仓库贮存了约一万石粮食,二万余两白银。
在破城战斗中,许多明军义勇死亡。辽军杨武营参将杨春战死,中军吕鸣云和赵飬忠都被射杀在城上。车左营千总罗峻和其兄生员某,战死。文官郑国昌及其中军程应琦,自杀。他们的妻子一同自杀。卢龙县教谕赵允殖率诸生守城战死,武举正科唐之靖和妻子冠带焚香西向再拜后自杀,东胜卫指挥张国翰和妻子一同死亡,乡兵中军房应祥在城墙上战死。经历薛敷宽奉差任务未归,其妻宋氏和两个儿子以及两个仆人共七人自缢。永平绅衿则中允廖汝钦在抵抗时战死,同知杨尔俊因义不削发并辱骂敌人而死,守备张继光在抵抗时战死,生员韩原洞在城墙上愤怒骂敌后死亡,周祚新、冯维京、胡赴鸿、胡光奎、田种玉及其全家都自缢,罗圻、罗世杰、田士俊、周士魁、刘可足、李文灿、刘安圻、武生张洪鸾、谷时进、管声元、杨时泰、丁应鳞等人都在抵御敌人时被射杀。
皇太极率大军至永平东门外山冈,八旗军穿上甲胄列队。城内的文武官员纷纷朝见皇太极,表达感谢不杀之恩。白养粹被任命为巡抚,负责管理永平及附近事务。孟乔芳、杨文魁被任命为副将,负责管理城内汉人兵丁。家住永平的汉兵被配发马匹、甲胄和弓箭。驻守永平的外地援军,兵器则被收回,并被遣返原籍。皇太极率领众贝勒进入城中,环视东街,经东门出城。城中的官民纷纷在街道下跪欢呼万岁。贝勒济尔哈朗、萨哈廉统领一万兵力,驻守永平城。随后,皇太极率领大军向山海关进发。
很快永平城招募了第一批汉人新兵,大约四百人,出发汇合皇太极。新入伍的汉兵在背上缝合白布,上面写着"新兵"字样,并驻扎在八旗军大营外。接着,皇太极观察汉人新兵,让他们前往附近村庄驻扎。
许多逃离永平的明军并没返乡,而是纷纷逃入附近的昌黎县,并且在昌黎继续抵御后金军。也有一些人逃往山海关,传递情报给祖大寿和孙承宗。
迁安投降.
除夕前,辽军王承胤于沙河驿站郊外,遇到后金军先锋。这支后金军先锋组成较为精锐,由八旗军抽调每牛录(护)军五人、每行营兵十人,由台吉岳托、台吉萨哈廉、台吉豪格带队,合计四千后金精兵攻击五百辽军,仓促间辽军上山防守。后金军强攻山崖,期间一名镶红旗军官,觉罗鄂博恵,冲锋并阵亡。辽军失利撤退,王承胤带队到迁安县,准备入城防守。但迁安县文官以缺乏粮饷为由,拒绝了辽军入城。同时沙河驿站的武将投降归顺了后金军。沙河一战辽军伤亡许多士兵,无奈之下,王承胤带队返回到山海关。
后金占据永平,开始招降附近城市。迁安知县派使者抵达了永平城,并表态投降。后金军受降迁安,并下令让迁安当地的一名退休兵部官员觐见永平。
原任兵部左侍郎郭巩,逃出迁安,带领其家口至北京。其妾石氏留在迁安,自缢。迁安乡民高应观及其妻子侯氏、刘声远及其妻子杨氏、刘承教及其妻子张氏、王惠民及其妻子沙氏都选择了自杀而不受辱。郭巩在北京被下狱论死,之后又充军广西。
滦州投降.
永平破城后,滦州知州杨燫,到达了山海关,请求孙承宗派兵支援滦州。于是孙承宗派遣祖大寿率军出发,至滦州进行防御。同时令滦州当地壮丁和士绅组成民兵,共同守卫城池。滦州城虽然小,但坚固,储备了足够的食粮,并有一千多名壮丁可以进行防守。然而辽军尚未到达,城中的士绅却夺取城门并逃跑,导致城内混乱和掠夺发生。杨燫写下了一首诗,自刎身亡。
其中包括曾任辽东经略高第,在战乱中率先逃亡,路上家财和妇女被抢劫一空,城市乡村都出现了劫掠暴乱。附近这一带的流氓强横暴行,比后金军更加恶劣。
滦州的文武官员抵达了永平,表态归顺后金。他们报告,城中流氓进行了抢掠行为,而官府仓库储存了一万九石的粮食和二百四十五两的白银,暗示请求后金军进驻滦州。
皇太极令固山额真纳穆泰和硕图、图尔格、顾三台各率领本部兵驻守滦州。皇太极令他们前去先观察滦州,如果城内的官民顺从,可以进入城市。如果不顺从,则用计谋拿下滦州。如果滦州抵抗,就准备云梯攻城。如果城内的兵力过强,无法攻城,就立即撤退。吩咐完毕,大军于后方压阵。然后游击高鸿中,库尔缠率领十人先前往诱使城门开放。
滦州百姓得知迁安已经投降,于是滦州官民出城,设立香案,迎接八旗军。 滦州生员郝冲和妻子刘氏,自缢。
后金大军进城,将城中的房舍,划分给满洲人占一半,而汉人占一半。清查官府仓库,有白银四百七十两和粮食一万九石。
皇太极任命了各地文武官吏,同时下令清查各大城市的官库,战果结算大约二万五千两白银,都交付给八旗军。
祖大寿率辽军出关西行,得到消息各地沦陷投降了。孙承宗随即发布命令,紧急调动祖大寿辽军返回山海关,准备防守。
孙承宗在山海关告诉朝鲜使者,从如今形势看,满桂在永定门惨败,证明各地的援军都无法依靠。同时永平城很大,因为兵力不足而失守了。山海关附近的小城抚宁,却被辽军守住了,证明只有辽军是可靠的。皇帝应该意识到辽军的重要性,朝野间也应该都明白袁崇焕和辽军的冤屈之事。
马世龙攻遵化.
崇祯三年正月,后金军队正在进攻永平滦州迁安等地。蓟州城的马世龙召集众将领开会。计划趁虚而入袭击遵化城。副将官惟贤等人自愿参加这次行动。马世龙选派精锐部队由惟贤等人统率,并前往遵化城西的波罗湾。遵化后金军的八旗军和蒙古仆从军出城迎击,明军先锋则奋勇激战。旋即后金军队撤入遵化城,明军大队也抵达遵化城下。
后金军的守城兵射箭阻击明军,同时后金军整理队伍再次出城列阵。双方互相发射枪炮进行攻击,造成双方损伤。明军副将的官惟贤,游击张奇化,在战斗中被射中身亡。
直到傍晚,明军趁夜色撤退。收兵返回到蓟州城外的石门驿站。
清军胜利并追击,贝勒杜度结算战果,击败了明军约五千人,后金军缴获了马匹一千多。
当时北京有流言蜚语,传播说马世龙在遵化损失上万人。马世龙则表示明军只伤亡了三百多士兵,并要求朝廷派人调查在蓟兵马是否有大量士兵伤亡的情况。
刘之纶攻遵化.
时后金侵掠京畿,刘之纶毅然请战,崇祯皇帝任命刘之纶以兵部官职,并资助招募万人军队。
崇祯三年正月,刘之纶率万人军队,在雨雪纷飞中誓师,激励将士。率军离京,到达通州时,守城的将官拒不接纳。他和将士们只好冒雨雪宿营于古庙中。这时言官趁此攻击他逗留。刘之纶很气愤,给崇祯上疏,说:“小人嫉妒,有事推卸责任,没事则挑拨是非,只因为臣骤然担任高官的侍郎职而惹起事端。请削去臣官,赐臣这骸骨还乡。”崇祯阅了奏疏,没有同意。之纶上奏军机,皇帝没有答复。刘之纶在遵化惨败,战后尸体被送回北京,箭没入头颅,拔不出来。金声用牙齿咬出来,把尸体交还到他家人。
根据清军的记载,先是杜度向皇太极汇报称,罗文峪关的蒙古部落击败了明军先锋的的两个营,并俘获了明朝的副将丁启明、一个游击和两个都司。皇太极接到报告后,命令八旗士兵整装出发,同时哨兵也俘获了一位明朝守备官。审问这位守备官得知,明朝派遣了八个营,副将有八人,游击有十六人,都司有十六人。前后合计明军大约有八千人,刘之纶率主力抵达了遵化城的十五里之外。
刘之纶驻扎在山上的营地中。皇太极命令代善用兵将山上的营地包围,招降刘之纶。然而,刘之纶不从,于是清军放开攻势,攻破了刘之纶的营地,歼灭了明军的大部分。刘之纶逃入石岩中,最终被总兵官楞额礼子穆成格射杀。这一天,清军击败了明军的五个营,生擒了一个游击和一个守备官。两天内前后共击败了刘之纶的七个营,只有一个营乘夜逃离战场。成功撤退者是辽军刘镇华队伍,逃回蓟州。
后金军攻山海关.
当时各地乡民逃难,有五六万人涌入了山海关。孙承宗将下令设立腰牌以核实人员身份,并用十家牌法,每十个家庭为一个小组,互相监督。接着任命朱梅指挥山海关军队,派遣申其祐等人修筑城池。
此时山海关犹如徐达所筑的老旧城墙,已有二百六十年未经修整,如同窟窿和龛洞,各处护墙松动散落,只需一炮打上去就可能墙体裂开,且护城河也被淤积得很浅。孙承宗命令招募民夫,各队士兵和衙役共同协助,一个月内赶工修完工事,城墙修补平整,护城河池水广阔洋浩。
孙承宗又指派朱国仪、罗立等人专司火器,并按炮的大小进行分配,药弹也按数量进行分配,西洋大炮则根据地势的高低缓急进行布置。布置有红衣炮五十余具和普通火炮二千余具。 城内的号手静街鸣锣,吩咐有序送饭给军队。
正月初三,祖大寿率领大军进关,次日与何可纲、张弘谟先后拜见孙承宗。入关有骑兵步兵合计三万三百三十六名,夫役四百二十名,马一万四千九十五匹,车四百三十辆,骆驼牛三百三十头。
初四,行誓师礼。军队在演武场陈列,孙承宗率领诸将军向西面对皇帝叩头,向陛下表达忠诚。又向山川、社稷和旗帜大纛诸多神明,祈祷胜利。
演武场上,将士们齐声呼喊,声音如雷霆般响彻,金戈、甲胄和战马的光芒闪耀,阳光折射照亮天地,彰显威武飞扬的气势。孙承宗感慨,天下最雄壮的将领都在此处,最精锐的士兵都在此处。
皇太极亦率领大军抵达蓟州镇东部,与山海关相距三十里扎营,多次攻打附近的城市堡垒。
抚宁城.
正月初六,祖大寿派遣黄惟正、孟道、祖可法和刘天禄,四位将领率领四个骑兵营,前往抚宁城驻守。后金军骑兵奔驰四处,窥视抚宁山海关各地,但不攻城。辽军蒙古人都司桑昂儿介率领三千蒙古士兵,与山海关相距三里外的龙王庙下扎营,以备迎截。祖大寿传令,若是有勇士袭击后金军队伍,所获得战利品都归属勇士本人,此外还将犒赏十两白银给勇士。
初九,后金军对抚宁发动猛攻,但被守军击退。
初十日,皇太极率领大军出动,距离山海关三十里外,于凤凰店列营三处。辽军副将官惟贤,率领各将领陈维翰、王成、李居正、郝尚仁等,士兵二千五百余名,设立奇正两个营以待命。
十二日,山海关朱梅派兵前往西边进行侦察,而士兵伪装成贫苦乞丐,侦察后金军营地人数等情况。
十三日,后金军派遣六甲骑,多次引诱明军出击,而官惟贤明军坚守阵地。正午时分,山湾处涌出后金军大批步兵骑兵,突袭明军营地。官惟贤明军以炮火齐发反击,从中午打到下午,后金军于当晚撤回抚宁。而抚宁城内明军以火炮射击后金军营,于是后金军撤退西行。
十四日,祖大寿派遣侦察兵,确认后金军已经撤离了。战况稍微平静,有数百名乡民聚集在山海关城门,要求出城寻找木材米粮,孙承宗允许乡民自行出城。
十五日,山海关营地运送一批火药至抚宁城内。至此明军守城胜利,孙承宗很高兴,说守城功劳属于祖大寿将军。
十七日,祖大寿在山海关检验士兵所上交的十七颗首级,对士兵奖励给予十七锭元宝,在城内以鼓乐引导队伍游行,欢送出城。以表彰各营功劳,夸耀战绩,激励士气。
十九日,抚宁城四将领带队骑兵出城,与后金军在郊外爆发一场战斗,辽军骑兵优势一路追击至永平城外,侦察发现皇太极大营。于是皇太极派兵出战,驱逐了辽军骑兵。
此战后,皇太极转移大军营地,离开永平,但是依然保持派兵侦察抚宁城一带。
昌黎城.
孙承宗派遣辽军步兵,希望入驻昌黎城,但是昌黎城文官拒绝辽军入城。
初九,皇太极下令蒙古仆从军,敖汗、柰曼、巴林、扎鲁特部落攻打昌黎城。并宣布如果攻克城池,城中的财物可以任蒙古部落取走。
蒙古队伍先是派遣数十名骑兵至城下,招降昌黎县。县令左应选拒绝投降,集结乡兵守城。于是蒙古队伍开始攻城,从东北面进攻,排列七十多架攻城梯子,但云梯都被推倒了,攻城失败。
皇太极得知此事,再派遣达尔哈、喀克笃礼、顾三台、雍舜,率领一千人的兵力前往一起攻城。
初十,后金军攻击东面城墙,排列云梯三十多架,失败了。
十一日,后金军攻击西面城墙,排列云梯四十多架,失败了。
十二日,皇太极放弃进攻抚宁,并将所准备的攻具云梯盾牌,转移前往昌黎城。
十三日,皇太极调集大批队伍,下令进攻昌黎城,如有退缩逃避的士兵,当场斩杀。
攻城分成三个队伍,八旗军的右翼四旗攻击南面,左翼四旗攻击东面,蒙古仆从军以敖汉、柰曼、巴林、扎鲁特部落攻击北面。
后金军以火箭火炮攻击守军,并排列云梯一百多架,攻城士兵搭梯攀登。而守军投下滚木礌石、火炮鸟铳齐发,以大火焚烧云梯。后金军又以盾牌掩护至城下,计划凿城墙,但缺乏锹和钩,凿墙失败了。
战斗从黎明一直到下午才停止。皇太极于傍晚派遣使者劝降,左应选则杀了使者。皇太极下令焚烧城郊的房屋庐舍,然后撤退。
此时祖大寿队伍骑兵出击,巡逻肃清山海关至昌黎之间的道路。
十六日,辽军骑兵在郊野与后金军爆发战斗,并夺取了一些牛马。
十八日,昌黎文官派人至山海关,请求支援火药运至昌黎城,孙承宗派人送给。
左应选得知城外凤凰山处,云峰寺聚集一伙白莲教,趁机到处抢掠。于是左应选派遣乡兵剿匪,进攻寺庙并放火烧毁宫殿。至此昌黎城附近结束战斗。
乐亭城.
正月二十七日。滦州城后金军派出队伍,图尔格依、库尔禅、高鸿中率领数百名士兵,前往劝降乐亭城官民。距离滦州五十里外的凌河各村,有一百多村民手持棍棒。后金军要求村民都剃发,并留在村庄中。
当后金军抵达乐亭城下,发现城墙四门都关闭,城上准备守城的滚木。后金军发出劝降信函,城上官员没回应是否投降,只说让后金军稍等片刻。一直等到夜晚,后金军撤走,沿途经过村庄,观察到此时村民都没剃发。
二月初四,乐亭城南三十里外,推城和邱口庄这两个村庄,有五人率领村民剃发归降后金军。于是后金军对他们给予十两白银的奖励,并送了告示和令旗,让他们返回乐亭。
当时孙承宗在山海关集结队伍,让蔡可贤、孙定辽、张存仁带队骑兵,都司刘雄带队步兵,前往乐亭城驻守,但是乐亭城拒绝辽军入城。
辽军在城外发现一支剃发队伍,分别是两名生员,三名官吏,而乐亭官吏在城下的古祠中设宴招待他们。于是辽军出击俘获了他们,并搜出了后金军对乐亭城招降信函。当地官吏提供五十两白银,希望贿赂辽军保密此事,但辽军撤回山海关并报告给孙承宗。
初七,孙承宗得知此事 ,派出五百名炮兵和骑兵,前往乐亭城驻守,确保城中官吏忠于明朝。骑兵到达城外时,有一千多村民戴着后金的帽子,挥舞后金的旗帜迎接骑兵,而辽军当场夺下旗帜,斩杀几人后,其余村民都跑光了。
最终,辽军进入乐亭城驻守。滦州城后金军没收到回信,意识到劝降失败,放弃了派兵劝降乐亭城。
建昌城.
正月二十二日,皇太极发出二千两白银,收买建昌城武将完全归顺后金。
二十六日,皇太极下令,调动建昌军的守备张文贤带队,驻守长城冷口,配合后金军侦察明军动向。
二月初,孙承宗筹集六百两白银,令朱梅带队前往山海关附近的城堡台头、燕河,犒赏明军,并尝试在建昌城收买内应。
初七,祖大寿率领大军,抵达建昌城下。而城中内应捆绑了高级将领,交给祖大寿,自此明军兵不血刃收复建昌城。于是祖大寿先挑出背叛明朝的十九个人,全部斩杀于市场上。并挑出将罪大恶极的叛徒,发送山海关,交由孙承宗处理。初八收复建昌捷报传至孙承宗, 初九首恶押送至山海关。
孙承宗先是将叛徒在市场上枭首,并下令派兵驻守建昌城内。祖大寿选出二千多骑兵,以刘应国、刘源清、钟宇带队驻守。
十一日,有后金军队伍出现于建昌城下,并在城外烧毁关厢房屋。建昌城驻军出城迎战,驱逐了后金军。
三屯营.
正月,马世龙在蓟州集结五千士兵,由杨肇基带队,进入三屯营驻扎。
十八日,明军杨肇基进入三屯营,此时三屯营内很缺乏粮饷,有些将领出私房钱凑了一百余两白银,给每名士兵分了铜钱十三文,结果很多士兵都逃跑了。
皇太极得知三屯营战况,于是率大军抵达城外西侧,并派人送信要求三屯营投降。杨肇基拒绝了投降,并指挥明军在城内外设立阵地,布置大量火器枪炮,严密防守。
皇太极下令纵火焚烧城外的房屋庐舍,然后率八旗军撤退。
此后,皇太极派遣队伍前往三屯营附近,烧掠三屯营至丰润城之间的补给线道路,抢夺了四十匹马的米面运输队伍。
杨肇基派人抵达山海关,请求孙承宗发骑兵支援三屯营,于是祖大寿挑选派出五百名蒙古人骑兵,支援三屯营。
在补给线道路旁有一处铁厂,辽军骑兵遭遇后金军队伍,双方爆发战斗,后金军撤走了。辽军骑兵则一直驻扎于三屯营,保护补给线道路,直到战事结束。
玉田洪桥伏击战.
二月,遵化后金军多次派出轻骑兵,游荡在丰润城、玉田城之间,拦截在山海关至北京之间的道路。
有次,后金军的五十人骑兵小队巡逻,遭遇明军的十人侦察兵小队,杀得明军小队只剩下一个人活着逃回蓟州城。
蓟州马世龙,召集吴阿衡、吴自勉、宋伟、曹鸣雷、贾克忠等将帅进行军事会议,决定派兵出击。
以辽军游击曹文诏带队,集合参游王承胤、张叔嘉,都司王成、李居正、左良玉、薛光胤、马献图等队伍,前往玉田、枯树洪桥等地设伏
曹文诏被赐予令旗和军法刀,看见在战场上退缩的明军士兵,可以立即斩杀。
初九,后金军的蒙古人恩格德尔队伍,至玉田城外,在洪桥村庄一带掠夺,遭遇明军大约三百步兵,于是后金军发起了追击。
明军伏兵出动,三千名骑兵包围进攻后金军队伍。而后金军且战且退,从上午打到下午,撤回遵化城。同时遵化城内的后金军也出动,大张旗鼓,反击城外明军。于是明军迅速撤走,遗弃了一百多疲劳马匹。此战,后金军损失三十人。
太平寨.
皇太极召集部下议论军事,认为这是上天赐予后金的好机会,山海关、锦州等地防守严密,后金军若进攻则得不偿失。所以后金军应当深入明朝内地,攻取无备的城邑才是可行的,且可以骚扰农民,破坏明朝战争潜力。
又询问了归顺后金的总兵麻登云、郎中贾维钥、副将杨文魁、孟乔芳、游击杨声远、臧调元。皇太极曰,明国君对待如此众多将士的命运,竟视如草芥,常驱赶进入死地。后金屡次派使者议和,明朝为何没回复一次?
麻登云回答,大臣图谋自保,对于议和的事情,因恐惧皇帝而不敢上报。若上报了却被听之任之,那当然是好事。但如果上报后却惹怒皇帝,大臣亲族将会被残害灭绝,所以不敢言说。
二月十一日,皇太极派兵前往太平寨,劝降当地明军。太平寨拒绝投降,并且说一旦投降,后金军却撤出关外,然后明军再次收复城池,投降叛徒将会被屠杀,所以守军害怕明朝报复而不愿归顺后金军。
皇太极分析,如果后金军不攻打昌黎,那么像太平寨这样的小城自然会归附。但守军听说昌黎坚守不降,而后金军攻城失败,所以明军认为有可能守城胜利才不愿投降。至于后金军撤走后的明朝报复屠杀,确实值得担忧。
二月下旬,孙承宗告诉皇帝,辽军已经半年没得到饷银了,朝廷拖欠辽军饷银高达一百多万两白银。辽东各地官府凑集八万两白银,官吏又向商贾贷入十二万两白银,孙承宗先将这二十万两白银发给辽军,并请求皇帝尽快运送饷银。为此,孙承宗特意派兵驻扎在山海关附近的港口。辽军何可纲、张弘谟、金国奇带兵巡逻沿海港口,肃清了附近的后金军,解救被俘汉人一千多,牲畜二百多。
在二月,皇太极停止攻势,转而清点粮草仓库、战马牲畜情况。 因为日前大战消耗兵器过多,又下令八旗军工匠打造兵器,每旗准备梅花箭二三百支。
各地八旗军则报告皇太极,军马喂养得基本肥壮,粮草收集充足。于是皇太极下令,八旗军尽可能在各地收集牲畜,财帛和布匹等各类物资,再强调马匹必须治疗健康,保持喂养肥壮。
皇太极班师北上.
皇太极从十月开始,攻破长城,直抵北京。然后又转战各地,先后征服了遵化、永平、迁安和滦州等地,最终决定班师北上。
于是皇太极下令,将阿巴泰、济尔哈朗、萨哈廉等贝勒,以及索尼、宁完我喀木图等文臣率领正白、镶红、正蓝三旗的留守士兵驻守永平府。而鲍承先、白格等文臣,则率领镶黄、镶蓝两旗的留守士兵驻守迁安县,因为滦州是前线,让固山额真图尔格和纳穆泰等人作为帅,与库尔缠、高鸿中等文臣一起,率领正黄、正红、镶白三旗的留守士兵驻守该地。同时,察哈喇也被任命为帅,与范文程等文臣一起,率领蒙古和八旗军的留守士兵驻守遵化。
皇太极驻扎滦河,并下令,驻守各地城市的八旗军将士,带着骆驼,抵达大本营,进行论功行赏。表现出勇敢立功的人将得到晋升,而虽然有功但不适合授予职位的人则不会被晋升,但仍会得到奖赏。而在战斗中退缩的人将被撤职并被惩罚。
皇太极宣布,明朝的臣民如果愿意归附后金,则是后金的臣民。皇太极要求诸贝勒大臣严厉管束将士,若杀害归降的人,凶手则鞭一百,刺耳,并罚钱给被杀之人的家庭。行窃者,勒令赔偿所窃之物,并鞭八十二,刺耳。抢掠者,亦按盗窃论罪。对于牛录额真、章京等官员,如果不了解犯罪情况的话,要按照失职的规定进行处理。如果知情而不举报,将与首犯一同受罚。
二月十六日,皇太极驻扎遵化,集结大军,过长城董家口,班师北上沈阳。
马世龙等明军将帅驻扎蓟州,打算趁机攻取遵化,并咨询孙承宗的相关意见。孙承宗表示,当后金军撤离经过董口、大安,不必阻拦。
后金军的大部队已经北上班师,车队载满了战利品和辎重物资。同时还留下了部分殿后的军队,而殿后的队伍则渴望得到更多的战利品,必然会努力战斗追求胜利和财富。孙承宗认为,遵化一带的边关,道路崎岖难行,明军很难补给,主客倒转,明军劳饥,后金军逸饱。明军如果出动一两万军队围攻遵化城,不可能像鹰隼一样快速破城。同时围城明军缺乏足够粮草供应兵马,围攻三天还不破城,明军就已经耗尽补给了。
明军内部有的将帅表示,遵化的后金军很少,可以一举攻破,立下大功劳。孙承宗批判了这种想法,认为刘策、刘之纶等人都战败于遵化,必须承认遵化防守严密。
他引用一句格言:“勿遏归路”,非放弃堵截,而是打击敌人的漏洞。孙承宗下令各个城市的明军都继续防守,可以派出少量队伍骚扰后金军,但明军不能出动大部队。孙承宗又表示,山海关的辽军很缺乏饷银和粮食,官兵对于饥饿的担忧,还超过了对敌人的担忧。官员和商民协定,官府贷入商民的金钱和粮食,勉强维持军队的补给,因此山海关大军很难出征。
皇太极班师行军一路上经过了许多蒙古部落的地区。二十二日,遇到了一股明军,八旗军出动围剿,在山区斩杀了数十名明军。二月三十日,皇太极大军渡过辽河,抵达沈阳城外。
永平双望伏击战.
山海关一带的明军因为缺乏粮饷,所以孙承宗只计划作短距离的出征范围,在永平城外打一次伏击战。城外有许多山冈地形可以埋伏,孙承宗计划以三个队伍分散埋伏在三个地点,在山岗上设置侦察兵,且以双望本土人作为向导。先利用一支轻骑兵作为诱饵,吸引后金军发起进攻,引入埋伏圈内,再让明军伏兵四面夹击。
三月上旬,山海关官吏准备粸炒干粮约二百石,且官府贷入民间白银数百两,赏赐给辽军内蒙古人官兵。
初十一,祖大寿集结各路骑兵队伍,以副总兵张弘谟、参将祖大乐、游击罗景荣、都守刁儿计、靳国臣等将领为伏击阵地的中路。刘应国率领四名将领,为伏击阵地的右翼。张存仁率领三名将领,为伏击阵地的左翼。三路伏兵各带二千骑兵,合计六千骑兵。祖大寿亲统副总兵何可纲、坐营都司吴襄、游击祖泽洪、都守孟继孔、梁邦弼等将领,作为大本营在后方准备接应。
初十三,明军抵达永平城外的双望山林。祖大寿先发红旗守备丁思信、楚计功,领轻骑兵二百,至永平城下挑衅后金军队。
永平城很快发现了明军轻骑兵,于是后金军队出动,贝勒济尔哈朗、阿巴泰、萨哈廉、令图鲁什等,(各)率兵四十人出击。又派出巴都礼、屯布禄等,(各)带领一百士兵跟进。出城的后金军汇合,以图鲁什带队,合计大约数百士兵,一路追击明军轻骑兵,奔跑十余里直入山冈密林之内。
明军在半山腰出动,队伍弥漫下山,如同雪花云彩在空中飞舞,明军各路伏兵包围了后金军队。战斗时大风扬起沙尘,乡村的义勇也远远传播支援明军的呼声。
后金军的屯布禄队伍,携带军旗大纛先撤退,其余队伍且战且退。巴都礼队伍陷入苦战,其弟弟课约,战马被射中倒下。战斗从中午打到夜晚,图鲁什带队撤退至永平城下东门,明军中路副总兵张弘谟、参将祖大乐追杀至东门下。图鲁什又带队撤至北门,但刘应国右翼也直抵北门,张存仁也抵达南门,围堵图鲁什队伍。
永平城的后金将领阿巴泰、济尔哈朗、萨哈廉等,集结军队,出城反击明军,并接应城外图鲁什队伍。明军各路汇合,且战且退,收兵返回抚宁城。
战果结算,明军斩杀首级为二十三级,都是八旗精锐骑兵。明军对八旗将领亲兵,称作曰,伯言,或曰,摆彦,此专门负责战斗。明军击杀了一些八旗军官,其中有一名军官级别较高,所带马匹、盔甲、旗帜和鞭辔都是精良的,还有许多金银龙凤等装饰品。据八旗军记录,此战损失包括一名正蓝旗军官,布尔机,阵亡了。
双方伤亡大约各数十。
马世龙攻大安口.
崇祯三年四月上旬,马世龙率数千明军,会同总兵宋伟、副总兵谢尚政、曹文诏、金日观等将领,尝试了进攻大安口,初期奇袭成功并收复了大安口。 当时大安口城内并无驻军,于是城内的汉人开启城门,迎接了明军。驻守在遵化的后金军总兵官乌纳格和参将察哈喇,立即率领八旗军反击大安口并胜利,缴获了明军许多马匹。马世龙明军失利并撤出了大安口。此战八旗军损失大约二百五十, 明军损失大约八百。 尽管明军打了败仗,兵部依然赏赐了参战将领。
明收复遵永四城.
详情参见条目:“遵永大捷”
后金汗皇太极派大贝勒阿敏、贝勒硕托领五千兵入关,与驻守滦州(今河北省滦县)、永平(今卢龙县)、迁安、遵化四城的阿巴泰换防。五月,明朝兵部尚书、大学士孙承宗督理军务,重新组织力量,由山西总兵马世龙、锦州总兵祖大寿、山东总兵杨绍基等统兵进攻滦州,各乡武装三万余人自办粮草,协同攻城。阿敏在永平得知滦州被围,派大臣巴都礼领兵数百赴援。为了缩短战线,将迁安后金守兵撤至永平。明军歼灭巴都礼所率军队,用红夷大炮轰击滦州城,尽毁城楼。后金守将纳穆泰率众力战不支,五月十二日夜,弃城逃向永平,途中遭到明军拦截,损失将士四百余人。阿敏连续受挫,下令全线撤军。亲率大军出山海关,返回沈阳。明军收复滦州等四城。
当时明朝天下各地纷纷派遣援军勤王,包括关内、宁、蓟州、昌平等地的军队,总数可达三十万人。经过七个月的战斗和防守,先后夺回约四座大城市、四十座关卡堡垒。宣布先后累计斩杀后金军九千余人,成功守住了许多阵地,在关内有千里范围,辽东则有四百里防线,坚守住了大城市有二十座,堡垒共有六十座。
明朝文武功勋,共有七千九百余人表现出色,有功劳的士兵达到二万余人。崇祯皇帝对孙承宗说,卿作为纶阁元臣,展现了卓越的功绩,朕心悦诚服,舆论都期待着卿的带领,切勿推辞。
大战尘埃落定,而多数战绩都属于袁崇焕所训练的辽东军队,当时一些大臣和辽军祖大寿为袁崇焕求情。
1630年(明崇祯三年、后金天聪四年)八月,崇祯帝凌迟处死袁崇焕。《明史》评价“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后果.
己巳之变之后清军曾先后五度入长城,其中两次打到北京城,最远的一次侵犯到山东济南,皆大举劫掠而归。例如崇祯九年(1636年)五月,皇太极第二次攻入长城,遍蹂京畿,历时四个多月,明称“丙子虏变”。崇祯九年(崇德元年,1636年),清军第三次入塞,宣大总督梁廷栋与兵部尚书张凤翼无兵无饷,自知死罪难逃,每日服食大黄取泻求死。
崇德三年(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第四次入塞,卢象升拼死奋战,最后阵亡。崇祯年间明廷始终和战不定,在清军与流寇之间陷入两面作战之困境。崇祯十二年(1639年),洪承畴奉命镇守蓟辽边境,给予李自成、张献忠趁势崛起的机会。崇祯十三年(1640年)三月,洪承畴在松锦之战战败被清军俘获,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月初三,孙传庭部被李自成部歼灭,自此明朝内外尽墨,明朝难免灭亡的命运。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