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夏业良
夏业良(1960年9月4日—),曾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非终身教职),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美国卡托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夏业良提倡自由民主、法治、个人自由和自由市场竞争,也是《零八宪章》的首批签名者之一。 求学. 1960年9月4日夏业良生于安徽芜湖,1984年获得安徽大学学士学位。此后先后获得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经历. 夏业良曾在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工作,参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在华项目工作。其他兼职包括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天则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财经研究中心主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顾问。 2011年9月到2012年7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访问研究; 2012年9月到2013年8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访问研究; 政治活动. 公开信. 2009年5月,夏业良在其新浪博客发表《致中宣部长刘云山的一封公开信》,认为刘领导下的中宣部钳制思想和言论自由,并提出了尖锐批评,并表示: 如果因为我今天给你的这封公开信,而使我失去北大的教职,或者最终用尽手段迫使我离开,那么我将会感谢你成全了我,因为你这样有可能使我成为当今北大为数不多的有骨气的知识分子而永载北大民间校史。 夏业良在文中特别提到了刘云山的中专生学历,说其“以此学历,长期在团系和党务部门工作,究竟读过多少像样的书,何德何能,竟然要控制全国的意识形态?” 夏业良在2009年说,2004年在北京大学当新闻传播学副教授的焦国标因为《讨伐中宣部》这篇文章而丢掉了北京大学的教职。如果他也因此丢掉北大的工作,他无怨无悔。 有鉴于六四民运人士李旺阳在接受香港媒体访问后在六四周年之际离奇地被宣布「上吊自杀」,许多维权与异议人士担心可能会同遭不幸「被自杀」,纷纷发表「我不自杀」的声明。自称「追求民主与法治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夏业良也在推特和微博上说:「本人夏业良,生性谨慎而乐观开朗,身体健康,有坚强信念,过去/现在/将来无论遭遇疾病/政治迫害/生活艰辛等各种情况,绝不寻求自杀来解脱。如有不测,必有嫁祸,包括车祸/溺水都不可信。除专制暴政别无他敌,特留此存照。」 解聘. 2013年10月18日,北京大学停止续聘夏业良。校方随后发表对夏业良终止聘用合同的声明: 2012年10月26日,按照《北京大学关于对新增人员实行人事代理制度的规定(试行)》(校发2001第166号)第四条和第五条的规定,经济学院人事代理制度教师考核与聘任委员会对夏业良进行了考核和续聘的无记名投票。应到委员33人,实到委员22人。对夏业良的投票结果是:11票反对续聘,10票同意续聘,1票弃权,不予续聘。该表决结果随后通知了夏业良。为了给夏业良改进的机会,经济学院报学校同意后,对夏业良的续聘作出延展一年处理的决定。 2013年10月11日,经济学院教师考核与聘任委员会召开会议对“是否维持去年的表决结果”进行了确认投票。应到委员37人(新增4名委员中,2人为新晋教授,2人为访学归国教授),实到委员34人。投票结果是:30票反对续聘,3票同意续聘,1票弃权,维持去年表决结果,不予续聘。该结果于10月18日正式通知了夏业良本人。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说经济学院教师考核与聘任委员会由经济学院全体33名正教授和4名副高级职称的院领导组成。 思想. 经济学. 夏业良被称为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他认为“计划思维”的回归与资源的逆市场化权力配置导致了社会财富向少数利益集团集中,收入分配的扭曲和贫富差距的扩大。他指出近10年来,中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明显加大,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导致社会财富向少数利益集团集中,尤其是向官僚利益集团和垄断利益集团集中。中国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财富集中度远远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他指出近几年的政策取向就是使垄断国企越来越强势,这种"国进民退"其实就是最大的风险。 夏业良对通过税收调节来缩短贫富差距、解决分配不均问题表示了担忧: 通过税收调节,最终缩小的可能是袁隆平和普通农民工之间的差距,从而削弱了中国未来的创新能力和财富的创造能力。实际上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并不是依靠科技发明、诚实劳动致富的人,而是那些通过不当的权力垄断获得巨额财富的人。 夏业良提出了要把共产党的党产和国家的财产分开的理论,指出中国经济改革,无法回避政治体制、政党、宪政民主以及权力制衡等基本核心问题: 要讲政治体制改革,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宪政民主的问题。即使你现在不能实现,那又没有一个时间表,或是朝这个方向努力。从权利制衡来讲,不管是三权分立、四权分立,对权力一定要有个制衡。对这个根本问题,中央领导人从来没有回答过。 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还是由党的意识形态部门加以严格控制。举个简单例子,一个国家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当有自由的空间,可是在中国,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都是由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作出的。这个办公室就设在中共中央的宣传部里。 评价. 前北大经济学教授、独立评论人士商德文认为: 这一个是北大人的悲哀,是一种现象,它的根源是上边的,一切的控制舆论,压制言论自由的渠道,这个根是在中宣部。北大是听命于上边的,北大这个学校是党委制,党委书记、党委说了算,不是按照北大的学术地位和宪法来说事。 台湾立法委员黄国昌博士在《台湾苹果日报》即时新闻专栏撰文批判:「当北大决定不再续聘长期批判中共极权、要求中国进行政治改革的夏业良教授时,就已自我对全世界正式宣告:我们不仅堕落为极权的附庸,也早已将蔡元培所曾标榜「研究学问、思想自由」的北大精神糟蹋殆尽,更已配不上「大学」这个称号。...10月11日的投票,不过是结果早已决定的过场秀。北大经济学院嗣后试图自清所提出的解释,不仅是在侮辱众人的智商,更是在羞辱北大自己的智商。...喊的再大声的「中国梦」口号,也无法掩盖中共极权残暴的本质。」 台湾前立法委员李敖之子李戡博士曾于2013年3月29日在其新浪微博中写道:“我认为夏老师不应该追随“他朋友”的团队,事实上他比他们任一人都优秀,相貌堂堂且学识丰富,应该做独立的思想播种者。”李戡也曾在《时代周报》专访中表示:“(北大)比较有特色的是教《经济学原理》的夏业良教授,他蛮有学问,我看到他有很多著作,上过很多央视、凤凰台的节目。他上课不只是告诉你一些经济学原理,他会评论很多社会现象。” 美国知名学府卫斯理学院,有超过130名教授联名发表公开信予以谴责,要求卫斯理学院停止与北大的合作关系。 著作. 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与公共政策、劳动经济学、中国转型与改革。 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科学》、《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与政治》、《战略与管理》、《社会科学战线》、《改革》、《经济评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人口科学》、《复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已出版个人文集包括《制度是怎样炼成的》、《公共问题的经济解读》、《经济学不能承受之重》、《经济学能做什么》、《选择之道》等。 主要期刊论文包括《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与就业前景》、《境外投资者参与债权转股运作的可行性分析》、《全球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劳动经济学理论前沿》、《就业机制的内涵与中国城市就业机制》等。 译著包括《劳动经济学》、《城市土地经济学》、《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经济学方法论新论》、《体验经济》、《全球化及其不满》、《盐》、《经济学百科全书》等。
夏业良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