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
《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又译作《瞬息京华》)是中华民国作家林语堂以英语创作的历史小说,也是林语堂的首部小说,于1939年11月出版。本书描写1900年至1938年中国历经的庚子事变、辛亥革命、洪宪帝制、军阀当政,记载民族主义及共产主义的崛起,以及抗日战争的发端之时动荡不安的局面。
创作背景.
因为中国二十世纪初纷扰战乱不断,所以林语堂并未掺杂太多个人评论于角色。因为在那时代,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每个角色都带有一丝理智、真实,同时也含有不理性。林在序言里也提到,这本小说只是个关于人们如何生存以及思考模式如何形成的故事。最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如何适应世俗的大环境和反抗上帝的规则。
虽然林语堂没有明确的表露出对日本人的憎恶,他却透过书中角色以现实状况反应出中国人对日本入侵中国的过往感到仇恨。本书以扣人心弦的高潮结尾,使读者希望主角能由战乱频繁的沿海地带逃亡至不受战火波及的内陆。
1935年,赛珍珠支持《吾国与吾民》的出版。1935年8月,林语堂去了纽约,出版更加畅销的《生活的艺术》。1938年林语堂到达巴黎,完成《京华烟云》。
轶事.
书中所提之人物有不少是真人真事,如:傅先生即乃中国近代学者傅增湘,书中那位在戏院里和外国人吵架的辜姓哲学家即清末民初狂士辜鸿铭。另外还有在十九章提到的翻译名家林琴南也是确有其人。
作品翻译.
1940年,林语堂以此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京华烟云》亦获选为「每月读书会」十二月特别推荐书,为最自豪的作品。
林语堂起先属意由浪漫派诗人郁达夫从事中文版翻译工作,但是郁达夫只完成第一章便于日军入侵行动中于苏门答腊身亡。郁达夫之子郁飞继承父亲遗愿,于1991年完成富有老北京口语的版本《瞬息京华》,然并未被读者广为接受,现在市面流行的版本乃是张振玉翻译的《京华烟云》。
2023年,台湾好读出版社获林语堂家属授权重新翻译出版。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