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同志咨询热线协会
台湾同志咨询热线协会是台湾同志运动者所成立的社区咨商助人团体和公民权利组织,以同侪辅导、支援网络、社区中心、人权教育为理念,提供同志群体(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电话咨商、家庭支持和沟通、爱滋防治和筛检、亲密关系和冲突咨商,以及性别教育演讲的服务,并以青少年、老年、女性、身心障碍者、跨性别等不同的同志群体为对象,举行团体聚会或社群座谈会,了解不同群体可能会面临的议题和困难,建立起的空间。
同志咨询热线的成立,缘于1998年青少年同志自杀的报导,促成同志专业助人工作者协会、教师同盟、同志公民行动阵线及Queer'n Class(现台湾性别人权协会)四个同志或性别团体共同成立一个长期、固定的机构,专为弱势同志服务,提供社群寻求认同与情感支持的管道。2000年向内政部登记立案为非营利组织的社团法人,是台湾同志团体第一个立案登记的社团法人,截至2022年3月,共有位于台北的总会及南部办公室,合计12位全职工作人员。
同志咨询热线曾在2000年与国立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承办第一届台北同玩节,由台北市政府民政局主办,是台湾第一个由政府编列预算之同志大型活动。2003年于第四届台北同玩节举办台湾首次的同志大游行。
2017年,台湾同志咨询热线协会、台湾同志家庭权益促进会、妇女新知基金会、台湾同志人权法案游说联盟、GagaOOLala正式筹组「婚姻平权大平台」。台湾通过同性婚姻之后,婚姻平权大平台在2020年5月正式立案更名为「社团法人台湾彩虹平权大平台协会」,原先的组成团体,则以团体代表担任协会理监事成员的方式参与平台之运作。
工作项目.
电话咨商.
电话咨商(telephone mediated counseling)是一种社区咨商机构使用最频繁的助人方式,在台湾,「张老师」、「生命线」、「家庭教育中心」等社区咨商机构都主要运用电话咨商以协助社区之求助民众。同志咨询热线秉持女性主义「同侪咨商」的理念,由同志提供同志群体同理及贴近同志生命之咨询服务。并积极提供相关资源、鼓励无资源者拓展其生活、提供一个不对不同性倾向质疑的环境。近年更加入了「爱滋」、「法律」、「同志父母」、「跨性别议题」等咨询服务。服务对象包括同志(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父母亲人、学校老师、助人工作者。
提供的咨询服务包括:
促进人权.
声援侵侵犯人权的事件,提供相关法律咨询服务,针对同志权益,以及相关法案进行研究,并不定期举办人权教育座谈会。目前致力于同志的工作权保障,以及同性婚姻与伴侣权之推动。也积极代表台湾同志社群参与各项改革,如媒体改革、司法改革等。并结合台湾不同社会团体,如台湾性别人权协会、中华民国爱滋感染者权益促进会、日日春关怀互助协会、TG蝶园保持合作,达成弱势团体相互串连。
家庭工作.
提供同志父母相关讲座、咨询及支持团体之服务。于2003年出版华人地区第一本同志父母生命经验分享的书籍:《亲爱的爸妈,我是同志》。并仿效国外同志亲人组织「PFLAG」办理同志父母亲人讲座,提供同志的父母一个支持性团体以及相关资讯。2007年出版华文第一本教导同志出柜以及如何处理不同家庭关系之书籍《出柜停看听》。
性别教育.
至各级学校针对师生演讲「认识同志」专题,透过男女同志义工分想生命经验故事之方式,让教师与学生看见同志的真实样貌,改变一般人对同志之刻板印象。2004年参与《性别平等教育法》之立法,保障同志学生就学权,是台湾首度将性倾向及性别特质纳入法律保障。除进入校园演讲,每年不定期于台湾各县市举办「认识同志教师研习营」,透过研习的方式培训同志教育种子讲师。
爱滋防治.
同志咨询热线协会于2002年开始投入在爱滋病防治教育,对台湾男同志社群进行安全性行为教育宣导。2005年参照英国GMFA组织出版台湾第一本针对同志安全性行为之手册《男同志性爱达人》进行卫教工作。2006年更计划出版与爱滋感染者伴侣相处手册,以及爱滋感染者伴侣的支持性团体。2007年推出放置保险套及润滑剂的「趴趴包」,推动男同志于非家庭场所使用保险套之意愿。
国际交流.
2005年同志咨询热线借由参与不同国际会议,以及国际学者、组织工作者访台时,与不同国际学者、组织工作者和社会运动者进行国际交流。主要参与会议如亚太爱滋会议,国际爱滋会议,亚太酷儿研讨会,ILGA亚洲区国际研讨会等。并曾邀请多位美国、日本学者,及中国大陆、新加坡组织工作者进行交流访谈。
2008年于国际男女同性恋联合会在泰国清迈召开的亚太区域会议中当选该组织亚太区域理事会成员,并由国际事务部主任担任主要代表。2015年10月28日,国际LGBTI联合会第6届亚洲区域分会(ILGA-Asia Regional Conference)由台湾同志咨询热线协会承办。这是台湾首次举办这一亚洲最大同志国际会议。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