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鳌,为鼇的俗字,意为海里的大龟或大鳖。《淮南子‧览里》记载女娲补天时曾“断鳌足以立四极”,东海中有巨鳌驮着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有两种形象,一是龙头鱼尾的龙鱼(鳌鱼),即鸱吻(日本称),香港渣打银行旧版20元纸币正面可见其形象;二是龙之九子的老大,相传“龙生九子,鳌占头”,为龙头,龟身,麒麟尾,今称龙龟(鳌龟)。相传女娲断鳌足补天后,鳌龟失去四肢遂变为鳌鱼,又飞上高处为女娲守望天穹,成为鸱吻。 神话. 在远古传说中,鼇承载著大山大地,每当鼇移动便会发生地震或沧海桑田、山川变迁。天帝治下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远的地方本有五座神山,但五座神山的根部并不相连,经常随潮水的波浪上下移动,没有一刻安定。神人和圣人们都嫌恶此事,便向天帝报告。帝(此称号早在商代已见诸文献)唯恐神山流移到西极,打破宇宙已有的平衡,使神山居民失其居所。于是遣北海之神禹强驱使巨鼇十五头,分为五组用头顶住神山,六万年一换,这样五座神山才开始稳定下来不再流动。但是龙伯之国有个巨人,抬起脚几步就到了这五座神山所在之处,一钩就钓起了六只巨鼇。由于龙伯国巨人钓走了六鼇,致使岱舆、员峤失去了负山的巨鼇,各自飘流到北极,沉入了汪洋大海,从此神山只剩三座。《楚辞·天问》篇对此而问曰:“鳌戴山抃,何以安之”。《列仙传》中亦有“巨灵之鳌,背负蓬莱之山,而抃舞戏沧海之中”。 成语. 唐宋时代的皇宫正殿,放置了龙与鼇的石雕像于正中台阶的石版上。当时考中殿试进士者,列队立于阶下迎接金榜,而头名状元者则作为首位,站在鼇石像前,故称「独占鼇(鳌)头」。
鳌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