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
邵雍(1012年1月21日—1077年7月27日),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人又称百源先生,谥康节,后世称邵康节,北宋五子(未亲炙于孔子,而得以配祀孔庙封号先贤的五位大儒)之一,术士、道士、儒士、儒学家、易学家、思想家、诗人。
生平.
祖父邵德新,父邵古,皆隐德不仕。邵雍的祖先是范阳(今河北省涿州)人,幼随父迁共城百源(今河南省辉县)苏门山下。后人称雍为「百源先生」。
雍青年时期即有好学之名,《宋史》记载:「雍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已而叹曰:『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于是逾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之墟,久之,幡然来归,曰:『道在是矣。』遂不复出。」
雍后居洛阳,与司马光、二程、吕公著等交游甚密。邵雍与二程、周敦颐、张载,合称为「北宋五子」。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榜其庐曰「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
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邵雍病重时,程颐去看望他,问道:「从此永诀,列有见告乎?」邵雍说:「面前路径须令宽,路窄,则自无著身外,况能使人行乎?」熙宁十年(1077年)卒。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渔樵问对》等。1975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
学说.
先天八卦图
邵雍对易经极有研究,开拓了「象数」学的领域,他「探迹索隐,妙悟神契,洞彻蕴奥,汪洋浩博,多其所自得者」。邵雍继承并发扬了陈抟的「周易先天图说」朱震说:「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种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朱熹则认为邵雍传自陈抟,陈抟亦有所承传:“邵子发明先天图,图传自希夷,希夷又自有所传。”。邵雍说:
邵雍是真正能继承先秦(律数之学)与两汉(卦变之学)以来易学象数派之理论精粹并能融合儒家经学之道德价值观(即内圣外王之道)。
朱熹对《皇极经世》极为推崇。他说:「某看康节《易》了,都看别人的不得。」。朱熹将邵雍同周、张、二程和司马光并称为道学的「六先生」。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