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南投市
南投市(#重定向 ;#重定向 ),旧称「南投社」,前身「南投镇」,位于台湾南投县西北部,为南投县县治所在地。全境面积为71.6021平方公里,为台湾面积第三大的县辖市,人口约9.7万人,是南投县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区。 1945年将南投街改制台中县南投区南投镇,1950年改隶南投县,并为县治,1957年台湾省政府迁设于该地,成为台湾省省会,1981年因属县治所在地而改制为县辖市。在精省前因同时拥有县治及省会的地位,使其成为台湾唯一兼具地方、区域、中央三级行政中心机能的城市,并由于地理位置与交通建设的因素,为毗邻之中寮乡的交通门户,以及全县重要的交通转运中心之一。 历史. 地名由来. 南投之地名译自平埔洪雅族南投社社名,该社社名,初见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 修之台湾府志。其社名系与同族阿里坤支族之北投社对称之,因在北投社之南。《诸罗县志》所载:「东为南投山,内社二,溪南(猫罗溪)为南投,溪北为北投(今属草屯镇)。」 简称 关于「南投」一词的简称,为避与「台南」相同,多简称为「投」,但仍有以「南」为简称的状况 沿革. 南投昔日属于南投堡,与北投堡(今草屯)相对因而得名,与台北市北投区则无关。南投市街的形成,在清治时期乾隆中叶之前,汉人垦南投循两路进入,一走猫罗溪从半线(今彰化市)经北投(今草屯镇)至南投,一经林圮埔(今竹山镇)过浊水溪向北进入。在族谱资料中,康熙年间就有入垦今南投市区的记录。自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设南投县丞于南投街,隶属彰化县。 日治时期,1895年6月28日,台湾分三县一厅,南投隶属台湾县南投堡;8月改设一县二民政支部一厅,属台湾民政支部南投堡。1896年复设三县一厅,属台中县南投堡:191。1897年6月10日改设六县三厅,属台中县南投办务署南投堡:191:943。1901年11月,废县设厅,全台改设二十厅,南投隶属南投厅南投堡:191:944。1909年,南投堡改为「南投区」:193。1920年7月27日,地方官制改正,将南投厅与台中厅合并为台中州,南投区属南投郡管辖;10月1日,南投区改为「南投街」,隶属台中州南投郡:946。 1945年10月25日台湾改归中华民国,行政区划改为八县九省辖市,南投镇属台中县南投区:193:949。1950年,南投立县并废区,南投镇改隶南投县,并为南投县县治:193:201。1957年7月1日,台湾省政府迁至中兴新村,南投镇成为省府所在地:201、240。其后境内里数历经三次变更,至1969年1月1日起,南投镇下辖34个里:193。1981年12月25日,南投镇因属县治所在地,故改制为县辖市:193:957。 地理. 位置. 南投市位于南投县西北部,西北与彰化县芬园乡为邻,北与草屯镇相接,东与中寮乡毗邻,南与名间乡为界,西与彰化县社头乡、员林市接壤。行政区域近似正方形,南北长与东西宽皆约8.2公里,土地面积71.6021平方公里,在南投县所有行政区中排行第二小。南投市东西为丘陵台地,中部低洼,形成狭长谷地,谷地西有同源圳,与东侧贯穿南北之猫罗溪构成辖内沟渠纵横,而为南投市水网基础。经纬度位置方面,全市极东为东北端与中寮乡、草屯镇交界之处,位在东经一二○度四三分八秒,北纬二三度五六分四秒;极西为西北端,即中视转播站附近,位在东经一二○度三七分六秒,北纬二三度五七分二七秒;极南为东南端,即万斗山南侧,位在东经一二○度四二分五八秒,北纬二三度五三分二五秒;极北为大虎山,位在东经一二○度四一分三○秒,北纬二三度五九分四秒。 气候. 南投市属热带润湿气候型,气温及湿度均高,夏季多雨较为潮湿,秋冬季则较干旱,年平均气温摄氏23度,年平均相对湿度约80%。 年降雨量约2100公厘,夏季常有雷雨及台风发生降雨量达高峰,秋冬雨量较少。 水文. 南投市水文路网以多条东西向排水系统组成,其中同源圳为一南北向之水圳,连接多条东西向排水线。 南投市内流域有二,一为彰化沿海河系流域,主在八卦山脉西侧。另一为乌溪流域,全市大部分属之,乌溪流域的猫罗溪由源于中寮乡之平林溪、樟平溪与南投市之牛角坑溪、排水系统汇流而成,而后继续往北而流。 水文影响. 南投市的聚落主要分布于八卦台地顶部、台地东部山麓与猫罗溪东岸平原等三地带。在现代桥梁尚未兴建前,猫罗溪有如天堑,阻隔东西两岸居民的往来,导致西部诸聚落与彰化、名间等地关系密切,即如灌溉圳水也多取自于浊水溪;而东部诸聚落则与草屯、台中市镇的关系较为深远,圳水则多取自乌溪。中兴新村设立后,因其为在猫罗溪东岸,对于草屯、台中一带繁荣的促进远比南投、彰化来得明显,亦可为明证。 生活圈. 南投市是南投县最重要行政、工商、文教区域也是南投县城乡发展核心区、南投地方生活圈的中心都市。在地方生活圈、文化生活圈、台中都会区都市体系划分如下: 南投县包含南投地方生活圈、埔里地方生活圈。其中南投地方生活圈,以南投为地方生活核心,影响范围包括南投市、草屯镇、中寮乡、名间乡、集集镇、水里乡、竹山镇、鹿谷乡、信义乡等九个乡镇市。 台中都会区内划分南投市为次都会中心,与草屯镇是县内唯二划分为台中都会区的行政区。 南投文化生活圈是南投县七个文化生活圈之一,以南投市为中心,范围涵盖名间乡、中寮乡。 人口. 根据南投县政府民政处统计,2023年底南投市户数约3.6万户,人口约9.7万人,市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漳和里与彰仁里,2023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8,278人与378人。 南投市历年人口变化(1950年-2030年):803-804 政治. 市政组织. 南投市公所是南投市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县辖市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执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南投市的自治监督机关为南投县政府。市长由全体市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南投市公所并置市政会议,为市政最高决策机构,在市长之下,设有6课3室等9个内部单位及5个附属机关。 南投市民代表会是南投市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南投市全体市民立法和监察市政。市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南投市民代表会共有18位市民代表,分别为第一选区4席市民代表、第二选区7席市民代表、第三选区6席市民代表、第四选区1席市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8位市民代表互选产生。 行政区. 现今南投市行政范围的确立,来自于1920年,日本将台湾十二厅改为五州二厅,设南投街属台中州南投郡。南投街辖南投、牛运堀、军功寮、包尾、三块厝、茄苳脚、施厝坪、草尾岭、樟普寮、半山、林仔、小半山、营盘口、内辘等14个大字:195。1945年,改为「南投镇」,属台中县南投区。1950年调整行政区域,南投镇改隶新成立的南投县。1981年12月25日,南投镇改制为「南投市」:193。 南投市共辖34个里,其行政区域分布情形为: 经济. 特色. 南投市在清朝乾隆年间设立南投县丞之后,即为一个具有地方行政中心机能的市镇。日治时期,不论设厅或是设郡时期,南投市一直为南投地区的区域行政中心。台湾战后时期,南投市为县治所在;1957年(民国46年),台湾省政府选定南投镇作为施政中心,南投镇一跃为台湾唯一兼有县级与省级行政中心机能的城市。 南投市在台湾西部是汉人较相对晚进入的地区之一,然而其行政机能历史仍是南投地区四乡镇中之最。在《南投郡管内概况》一书中,对于南投郡及南投街的描述:「本郡向来为中部山区政治核心,人民以南投街为往来中心,呈现相当繁荣」,又提到「草屯-{庄升格为草屯街,具凌驾古都南投街之势」。反映出南投市在行政机能历史及人文活动上的面貌。 农业. 南投市的农业与农产可以地形区作为分类为三大区域,这三大区域由于土质与地形气候的不同,有不同的农业活动。 八卦台地: 在八卦台地上的农产主要有茶、凤梨、姜、荔枝。 平原地带: 平原地带农产主要有稻米、萝卜、番茄。 东侧丘陵: 东侧丘陵农产为龙眼、香蕉、柑橘。 工业. 南投陶: 南投陶最早于1796年所创,窑址在牛运堀地区,约为今祖祠路以南、复兴路以东、信义街以西地块内。日治时期南投陶又称「南投烧」,日本爱知县常滑烧技师龟冈安太郎培育技术人才下,南投烧名气扩及海外,刘家所制南投烧更是展出于物产陈列馆内。南投陶常和莺歌、苗栗相比,而南投陶的历史是三者之最,在日治时期的南投陶名气也在莺歌之上。战后在市场需求及瓷土原料枯衰的影响下,南投陶的风光不再,师父转往集集水里一带,故集集水里窑业可视为南投窑的传承。地震后南投市内蛇窑全震毁,现南投中山公园内设有展示蛇窑,是以震毁的窑所建,而南投县内知名的窑场在集集、水里地区。 糖业: 在1895年前就有糖廍的设立,分别位于今营盘国小旁与军功里新廍庄二处。1911年成立南投糖厂,1913年与明治制糖合并为「明治制糖株式会社南投制糖工厂」,当年是第一大工厂。1946年后的台湾糖业公司南投糖厂原料区除有南埔、新庄、南投、中寮、龙眼林、名间、大庄七处外,更达八卦山西侧的田中,共计有八个原料区。南投厂所产之白砂糖品质在全省三名内。南投糖厂与其他日治时期所建之糖厂相同,为地方上带来了繁荣。糖厂及附设酒精工厂,从原料到成品的生产过程,创造了地方上的工作机会。糖业铁道除了运送原料也促成交通便利。糖厂在1968年停止营业,厂区改为今县政府与新社区。 凤梨工业: 南投市在日治时期的第二大工厂是凤梨工厂。1932年时南投就有两所凤梨工厂,每当产季,凤梨工厂前常运送凤梨车辆大排长龙。台湾战后时期工厂为台凤公司所有,南投县凤梨的出口是全省第三位。凤梨工厂最早设在今南投市平和巷二号,后来迁至南岗工业区的中华路与彰南路口,现在南岗工业区的厂地也改建为住宅。 酒厂: 南投酒厂是台湾唯一生产水果酒的酒厂,厂房在1977年完工,原料来源达台湾各地。八○年代二林葡萄农抗议事件,南投酒厂便是其中角色。南投酒厂与埔里酒厂是县内唯二酒厂,现皆以观光为取向。 南岗工业区: 1976年完成的「南岗工业区」,是一综合性工业区,提供的就业范围有南投、名间、中寮、草屯、芬园、国姓等地。除了营运中的工厂,也有厂家现转型为观光工厂。工业区的设立造成了自卫星图上所见八卦山脉有一处相当明显的人工景观,不同于台地上多林木的面貌。 商业. 发展 南投市区衢宇自汉人进入开拓后,大约于1866年户数达到三百户,因需要而分为顶街与下街,两区以中央向东弯曲的三角街为界,顶街、下街、三角街的称呼使用至日治时期之前。 在1898~1904的台湾堡图中,南投街与三块厝聚落已经连成一气。日治时期南投街区的发展多在街役场(今康寿里中山街)周边,建设有下水道、街灯、消费市场,路面以也沥青舖设,这些建设促进了市区发展,所订定的都市计划范围大约为今南投里、仁和里、龙泉里、康寿里、彰仁里、崇文里、三民里等七里,并包含火车站(今平和里一部分),这些地方是当时南投的商业核心。 现况 战后在机关与客运车站的带动下,市区由原本三和大排以北逐渐发展至南侧。商业区在由民生街、三和一路所切隔之区域里,以民族路最为繁荣之带状购物商圈。商家主要分布于彰南路一段、民族路、复兴路、三和三路、大同街、中山街等,以及其余较分散之商家组成。彰南路、三和三路与复兴路因为靠近南投高商与公车站,客源除了居民还包含上下课的学生与来往的旅客。在三和三路上多为餐饮之店家,2000年家乐福量贩店的进驻,使三和三路商圈更为多元。民族路乘东西往来之便商圈也往东延伸至中兴路口。地震后重建的集中营形象商圈在复兴街、大同街、文昌街、三和三路等四条街道所构成之区域内,是彷效台中市精明一街商圈所规划。在大同街上的南投戏院是南投县内尚有营业的戏院之一。 ☆复兴路:南投市商圈之最发达,所以服饰、饮料、美食连锁店似乎都集中。 ☆民族路:南投市商圈之最发达,跟复兴路十字路服饰、饮料、美食连锁店。 ☆中山街:南投市最重要的市场,周边服饰、饮料、美食店,十分热闹,另外银行林立如台湾土地银行、第一银行、合作金库银行、中国信托。 ☆彰南路一段:南投市最重要的市场,连锁店有红番运动、屈臣氏二店,还有健身房等等。 ☆三和三路:南投市转运站的地点,2000年家乐福进驻。 ☆大同街:南投市家乐福商圈,有85度C、宝雅生活馆等等 除了六个商圈外,也有其他如文昌街、民权街、形象集中营等等 ,南投市区商圈连锁店、店家数量、集中密度为南投县排第二(草屯商圈密度第一)。 市集 果菜市场(又称南阳市场、下市场)在育乐路设立后,传统市集范围自原本南投市场(又称上市场)所在的民权街向西扩展至南阳路与育乐路相连,在这些路段上是南投市的早市街道。在中兴新村地区则以第三市场最为热闹。黄昏市场有二处,一在大同街与三和三路口,另一处位于大同南街与三和二路口,以食品类摊贩最多。 在夜市方面南投市内有两处较大的夜市,一为礼拜三的家乐福夜市,沿家乐福周边街道是夜市范围,在家乐福开业前,彰化客运站时期便已形成。另一处是礼拜日的祖祠路夜市,地处靠近祖师桥的空地上。在中兴新村的内辘地区内兴路上空地有一处礼拜日夜市。 农会 金融 南投市金融机构一览 连锁超市和专门店 文化. 遗址. 共计有半山遗址、军功寮遗址、公埔遗址、小半山遗址、十八张遗址、内辘遗址。 特产. 桥头肉圆、南投意面、觳仔炱、绿豆粉粿、凤梨酥、白雪酥、金瓜酥、中兴酸梅汤、手工蛋卷 每年农历六月十五为城隍圣诞,遶境队伍由指南宫(配天宫)出发,绕行南投市,「大仙尪仔」身上所挂圆形饼干有保平安之意义,随行工作人员沿路发放予民众。配天宫前之中山街是此时庙会举行街道,由三和三路与中山街口至中山街与民族路口,各式摊贩形成南投市台湾节庆大街。 于2009年起举办,于猫罗溪西侧、绿美桥下举行,于每年农历春节前后为活动期间。 交通. 大众运输. 铁路昔今 南投市曾有彰南线、中南线、浊水线、中寮线及连接南投与北中寮龙眼林地区的轻便铁道经过。八七水灾后糖业铁路拆除,铁路功能也已由现代化的公路系统取代,户政事务所前之育乐一街等路段仍有「火车路」之俗称。现今南投市需开车或借由公路客运前往台中车站、彰化车站、员林车站、田中车站、浊水车站等车站接驳铁路系统。另外,高铁台中站至南投市间也有客运行驶(统联客运1657),行车时间约50分钟。 捷运规划 在省府时代原有台中捷运红线从潭子经台中至中兴新村的规划。而后有台中捷运蓝线延伸至南投的规划。经重新规划后,目前的方案为台中捷运橘线 后续路网南投延伸线将设有中兴新村、南岗工业区、南投、县政府等四车站 公路客运 南投市为南投县的交通重镇,南投县内短程及长程大众运输最大的中心为南投市及埔里镇,因此形成了「南投地方次生活圈」。彰化客运于南投市设有一大型场站「彰化客运南投站」,以此站出发的地区性客运路线行经名间乡与中寮乡,服务范围涵盖生活圈内成员。 南投市辖区内有两个主要车站范围,分别为南投车站、中兴车站。 南投车站目前为国光客运、彰化客运南投地区路线总站并有数家客运路线分别前往台中、竹山、埔里、水-{里等地。 中兴车站位于中兴新村圆环旁,省府路北侧,九二一地震将台汽中兴站破坏,目前国光客运设有简易站,彰化客运中兴站则暂无使用,此处仍设有各家客运业者之候车站牌。 公路系统. 省道 南投市有四条省道,一条省道快速公路,分别从芬园、草屯进入南投市,台3线是南岗工业区的大动脉,往北接国道三号,往南续往名间乡。台14乙直通中兴新村,是中兴新村来往草屯、南投两地间的道路。台14丁线可前往碧山岩寺一景点。台3甲线行经市区,是市区商街之一。位在北边的台76线八卦山隧道通过于南投市。 县道 县道139号 北与芬园乡大竹村谢厝相接(19.7K),行经八卦台地四里后于岭兴路向东转向南投市区,经南乡路进入中寮乡义和村甲头埔(34.0K)。此县道是八卦台地四里主要干道,也为南中寮与南投市间主要通道。 县道139乙于岭兴路口起,向南行经永兴社区西侧,经横山后进入名间乡。县道150号为南投市与田中镇之间连络道路,南投-田中间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 乡道 桥梁要道. 桥梁 南投市桥梁主要以数条横跨猫罗溪之公路桥梁为主,由北而南依序是: 南投平原内散布许多跨越排水系统之道路桥,多以地名、路名、排水系统或具特殊义意为名。例如:彰南路一段上的南投桥、中山街口有中山桥、慈世排水之碧安桥。 主要道路 南投市市区之外环道路主要为南阳路、建国路、集贤路、中兴路。 这些道路形成围绕著市区之完整环状系统,为联络市区内外之业络道,并完整联络南投市公所、南投县政府、县立文化中心,及位于三个中心周围之各个机关区。 市区内主要干道为彰南路、复兴路、民族路。 这些道路贯穿市中心主要之道路,路面较宽交通号志清楚。 市区中大部分之机关、金融机构皆沿街而立。 邮政通讯. 邮政 南投市的邮政历史在1888年设有傍站开始,1897年设有「南投邮便受取所」,而后经过数度更名与内部制度调整后现在为一等乙级邮局,总局位置由今中华电信南投营运处先迁至今中山街邮局,再迁往现三和邮局大楼办公。南投三和邮局为南投地区主要邮局。中兴新村邮递区号原为543,目前全市统一使用邮递区号540 电信 中华电信在南投市设有一营运中心,并设有三处服务中心:南投服务中心、南岗服务中心与中兴服务中心。 南投市电话区码为(049),在六码时期市内有数种电话号码开头,中兴地区八里为3开头,其他地区为2开头,在福兴里有部分以5开头的电话号码(如碧山岩寺电话号码)。在2011年升为七码后,全市电话皆以2开头。 游憩路线. 登山步道 自行车道 参考资料. 外部连结.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南投市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