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米哈伊尔·加里宁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lang-ru|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Кали́нин}},{{bd|1875年|11月19日|1946年|6月3日|catIdx=K加}}),苏联政治人物、革命家、早期的国家领导人。自从十月革命后到去世为止,一直担任苏俄和苏联的国家元首。 生平. 加里宁出生于俄罗斯帝国的特维尔省,为农家子弟,年轻时曾受雇于地主。后来前往圣彼得堡的炮兵工厂工作,并且于1891年参与革命运动;1898年加入俄罗斯社会民主工党。后来加里宁加入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并且之后有好几次被俄罗斯帝国政府逮捕与脱逃的纪录。 十月革命之后,1919年加里宁成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同年三月,加里宁成为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等同于当时的国家元首;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之后,加里宁成为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最高苏维埃改组之后,加里宁成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到1946年过世为止都保有这个地位。1925年开始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加里宁与列宁一样都是相当关心劳工与农民的领导人,常常以国家领导人身份与一般市民接触并且了解市民的希望,并且展现一个「好爷爷」的风范;在大清洗期间也有不少人写信给加里宁,而加里宁也常常介入审判,因此救了不少无辜的人。很多人也称呼加里宁为「亲切的祖父加里宁」。但是在对波兰战俘的卡廷大屠杀事件中,加里宁却也在公文上签名批准。加里宁本人的妻子也在大清洗期间的1938年被逮捕,并被关押至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里宁于1946年6月3日上午10时05分在莫斯科过世。而苏联也将过去属于德国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改名为加里宁格勒。
米哈伊尔·加里宁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