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寮乡
中寮乡(#重定向 ;#重定向 ),是台湾南投县下辖的乡,位于该县西部,北邻草屯镇,东北与东邻国姓乡,东南邻水里乡,南邻集集镇,西邻名间乡、南投市,乡内依山势及流域可分为北中寮与南中寮两大区块。该乡也是南投县人口倒数第二少的乡镇、人口最少的乡(仅次于集集镇),截至2023年9月仅13,603人。
历史沿革.
清嘉庆时期汉人开始迁居中寮乡,当时隶属于彰化县永平坑,并设总理,以治理一般行政。日治时期属于南投厅,并区分为八杞仙、乡亲寮、龙眼林3区,后将3区合并为中寮-{庄,中寮-{庄役场原设于中寮,迁至八杞仙,最后设在乡亲寮,隶属台中州南投郡管辖,战后改为中寮乡。
地理.
地形.
中寮乡位于台湾中部南投县,东边衔接国姓乡与水里乡,西北边与西侧分别和南投市、名间乡接壤,南侧邻集集镇,北面为草屯镇,东西长约13.7km,南北宽11.5km,全区总面积约为146km2。中寮乡海拔约在200m至1264m之间,地势由东向西渐次降低,大部份为缓坡之丘陵地带,其中山坡地约143km2,占97.8%,平地约3km2,仅占2.2%而已。
气候.
中寮乡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性气候,除12、1、2、3月外,平均温度多在20℃以上;5至8月为降雨期,10月至翌年3月则为旱季,年平均降雨量约为2200mm。
人口.
根据南投县政府民政处统计,2023年底中寮乡户数约5.5千户,人口约1.4万人,是南投县人口最少的乡,并在全县中排行倒数第二位,仅多于集集镇。乡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村分别是永平村与复兴村,2023年底两村人口分别为1,857人与276人。境内主要族群为闽南人,客家人次之,原住民族则占极少数,其中闽南人约占全乡总人口七成以上,客家人则约占四分之一,属于南投县客家族群较多的乡镇。
中寮乡历年人口变化(1981年-2030年)
政治.
乡政组织.
中寮乡公所是中寮乡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乡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执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中寮乡的自治监督机关为南投县政府。乡长由全体乡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中寮乡公所并置乡政会议,为乡政最高决策机构,在乡长之下,设有5课3室等8个内部单位及2个附属机关。
中寮乡民代表会是中寮乡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中寮乡全体乡民立法和监察乡政。乡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中寮乡民代表会共有11位乡民代表,分别为第一选区3席乡民代表、第二选区4席乡民代表、第三选区2席乡民代表、第四选区2席乡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乡民代表互选产生。
西接南投市振兴里(34.0K),自中寮乡甲头埔起经义和村、永福村、中寮村、永平村、八仙村、崁顶村最后接集集镇和平里(45.9K),这条路是南中寮最重要的连外道路,也是中寮乡内唯一一条县道公路
北接草屯镇坪顶,自加走寮起经龙岩村、爽文村、广福村鹿寮坑、中寮村、永平村,于中寮国小止,是中寮乡境内重要的南北向道路,连接乡内南北两大区块
自爽文村双坑口起,经广福村山欉坑至广福村外城止
西接南投市东山里,自中寮乡枫子岭起,经永和村、永芳村、龙岩村、爽文村、龙安村、内城村,至清水村濯林巷龙凤瀑布前,该条道路是北中寮的动脉,对居民而言的重要性有如县道139号一般
西接南投市拔子头,至永和国小与投22线相接
西接南投市千秋里,东接县道139号永平路
西起八仙村八仙二号桥,经福盛村至和兴村炭寮,是和兴村主要干道
西起福盛村永乐桥前,至粗坑止,是前往粗坑大峭壁重要道路
起自崁顶村崁仔顶与县道139号交口,经广兴村后南接集集镇广明里,是广兴村主要干道
交通.
公路.
参见
南投服务区旁边道路可衔接县道139号,俗称中寮便道,可通行小型车,也是全台湾高速公路收费站拆除后唯一开放的便道。
客运.
中寮乡内仅有彰化客运公司行驶乡内至南投市间的客运路线,路线分别如下
中寮乡基本民行巡回公车.
因应彰化客运业者宣布,自从2019年2月15日停驶 6930乡亲寮-大坑、6931乡亲寮-粗坑、6932乡亲寮-顶城子,共三条路线。为解决村落间的交通问题,中寮乡公所安排免费民行公车,行驶路线、时刻表如下 *中寮乡基本民行巡回公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网际网路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资料.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