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温恪公主
和硕温恪公主(1687年—1709年),康熙帝第十三女 (当时被称为八公主) ,生母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怡贤亲王胤祥同胞妹、和硕敦恪公主同胞姐。
生平.
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丑时出生,生母敬敏皇贵妃在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过世。因此,八公主是由翊坤宫宜妃郭络罗氏养育至出嫁。因为宜妃代其妹养育的固伦恪靖公主在数年前已下嫁给多罗郡王敦多布多尔济。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 ,和硕温恪公主下嫁蒙古翁牛特部杜棱郡王仓津(博尔济吉特氏),康熙帝亲自送亲。八公主在档案中曾被称为翁牛特公主。值得一提的是仓津的祖母阿济格第四女,巾帼不让须眉,曾与其子毕里衮达赉共同抵御叛乱而特封为郡主。同年七月癸巳,圣祖巡幸巴颜额尔追地方,翁牛特诸台吉及众蒙古列跪道左奏言:「臣等翁牛特地方向来谋生甚艰,蒙皇上遣官训以谋生之道,禁止盗贼加以养育,又赐牛羊使孳生蕃息,臣等俱已各得其所矣,今公主下嫁多罗杜楞郡王仓津,又蒙圣驾亲临光荣无比,合词迎驾欢呼动地。」圣祖当日决定驻驿于和硕温恪公主第。
康熙四十八年 (1709年) 六月二十一日亥时,温恪公主产下一对双胞胎女儿。公主甚为虚弱,已不省人事。当时御医霍桂芳和戴君选让她服用人参汤和童便,惟温恪公主不能下咽而暴脱死,年仅二十三岁。和硕温恪公主是清代官方纪录中唯一死于难产的公主。
温恪公主陵从南向北依次建有汉白玉和青石神桥、碑亭、雕花卉与祥云纹饰华表及过厅享殿等,地下为砖石结构的拱券式地宫。亭内竖趺石碑,碑额镌龙戏珠图案和「贞节流芳」四字,下面以满、蒙及汉三种文字述公主生平。前殿堂陈设公主生前所用的龙床、屏风,以及旗、罗、伞、扇与轿等仪仗用物,殿额所悬「淑慎尔仪」匾牌,便是原公主府由康熙帝御题的匾额遗物,当时公主府还有汉文「三星共照驸马府,五福降临玉叶门」的楹联。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