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广播服务检讨委员会
公共广播服务检讨委员会(英文:--
)2006年1月17日成立、是由香港行政长官委任的七人委员会,主要负责检讨香港公共广播的方针、架构。由前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新闻部主管黄应士担任委员会主席。
成立背景.
香港唯一由政府资助的广播机构香港电台,一直以来,都是香港政府一个部门,经费全部由政府预算拨付,大部分员工均是公务员,其他员工是合约制员工。
尽管广播处长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了一份框架协议确认香港电台的编辑自主权,但香港立法会朝野双方对香港电台的定位都不尽满意。建制派认为,香港电台作为政府部门,应该负起为政府宣传政策的责任。而泛民主派认为,香港电台要在架构上维持编辑自主,在捍卫言论自由上扮演重要角色。在两种意见的角力下,香港电台的定位长期引起争论。
争议.
助理广播处长张文新质疑,委员会的7名成员均从未参与公营广播机构的工作,他们的建议未必有足够的代表性。香港电台节目制作人员工会则期望与工商及科技局局长直接会晤,交流意见以释除不必要的疑虑与臆测,商讨港台过渡为公共广播服务事宜,并且希望参与局方研究工作,令公共广播咨询工作更见全面。
有指,行政长官曾荫权成立这个委员会,就是呼应亲北京人士的号召,藉检讨香港电台架构,借此迫香港电台扮演宣传政府政策的角色。主席黄应士,曾被《香港苹果日报》指责为「左王」。但在检讨第一阶段,委员会表示公众意见,倾向支持香港电台成为独立于政府架构的公共广播机构下。不过,2007年3月,委员会发表报告建议成立全新的公共广播服务公司,不适宜考虑香港电台全面过渡成新公司,与其在第一阶段的立场相矛盾;广播处长朱培庆则对报告没提及香港电台去向感到失望。
职权.
公共广播服务检讨委员会网页揭示其职权: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