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文汇报 (香港)
香港《文汇报》于1948年9月9日创刊,该报原是中国上海一份历史悠久的报纸,经历多番转变后报社主体落户香港,目前隶属于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为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之机关报之一。与集团另一报章《大公报》相比,其目标受众为香港基层市民,以本地社会民生新闻为主打,文化、娱乐、体育资讯及马经也占据一定比重。 《文汇报》的言论一向紧贴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亲中共的政治立场鲜明,是极少数允许进入中国大陆销售的香港报刊。其所刊发的信息被视为代表中共官方立场,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前,外界往往凭其报导或言论揣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某些政策动向。 根据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在2016年的民调,《文汇报》的公信力评分为4.45,在收费报章中排名倒数第二,而排名倒数第一的是《大公报》。2019年11月的民调,《文汇报》倒数第二,公信力评分再创新低,只有3.43。 发展历史. 《文汇报》于1938年1月25日在上海市福州路436号创刊,由严宝礼等一批爱国人士集资创办。《文汇报》在抗日战争时期,立场鲜明的号召抗日及反对日本侵华。《文汇报》在抗日战争之后,立场鲜明地反对国共内战及号召支持中国共产党,令当时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十分不满,迫使上海《文汇报》于1947年5月24日停刊。香港《文汇报》由徐铸成等人,把创办民革机关报与文汇报复刊计划结合起来,与当时在香港的亲共人士共同创办。 1948年9月9日,《文汇报》在香港创刊。创刊之初一度成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机关报。1957年后,香港文汇报由中共港澳工委接管,港澳工委常委吴荻舟被任命为首任社长,主持日常工作。香港《文汇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一度改为横排,并使用简体字发行,但其后恢复使用繁体字。 最早在2006年3月中,《文汇报》在珠三角地区开始发行试验性质的“铁路通”版,不到半月后就开始试刊发行“商务精华版”。2006年6月28日正式创刊香港《文汇报》商务精华版。《文汇报》商务精华版售价是3元人民币,起初试刊是出纸7张,后正式试刊后改为出纸6张。 2016年,《文汇报》开设Facebook专页,并成立网络媒体点新闻,官方网站于2016年8月17日正式运作。不过点新闻因为屡次发布假讯息,多次被Facebook关闭专页。 市场定位. 香港《文汇报》与中共中央宣传部有密切关系,多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媒体经常引用《文汇报》的报导;文章首段会以「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等声明,《文汇报》以香港报纸自居,声称读者定位主要是香港社会各界精英,由于该报拥有支持中共的悠久历史背景,在报道国际两岸事务时,往往站在中共立场,香港事务方面亦亲亲中建制派,以「反对派」来称呼及批评泛民主派,其政治色彩浓厚等因素,使得该报在香港缺乏公信力,根据2009年针对香港市民对传媒可信度的调查显示,《文汇报》和《大公报》可信度分数排行最低。到了2010年,一项香港市民对传媒公信力评分的调查显示,《文汇报》可信度分数下降至5.46,然而可信度排行却升至14。 在香港报章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一般认为《文汇报》在香港的销售量颇低。 《文汇报》亲中国大陆立场鲜明,在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北京当局后,《文汇报》亦倾向大多数支持香港特区政府及相关政策,较少提出一些对于香港特区政府的批评,和另外一份香港亲中共报章的《大公报》相同。《文汇报》也会因为其与中央政府的特殊关系,被认为较其他香港媒体率先得到或独家发布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的一些政策资讯。 在2006年,台湾前总统陈水扁引发的「百万人民倒扁运动」;而撰写的「30万人怒吼 阿扁下台」的报导中,大幅报导台湾民众游行及「倒扁」情况,而文中的「总统府」及「国旗」等词汇均用上引号,以示不承认台湾政权。 《文汇报》常以「反对派」称呼香港泛民主派,对其报道倾向负面,评论版中有不少不使用真实姓名的署名文章,抨击香港民主派及批评反中共的人士。《文汇报》亦会报导每年香港的「六四」烛光晚会等新闻,类似这些被中共视为敏感的新闻,篇幅会较小,而文中如支联会、民主女神像、六四等词汇或组织名称,《文汇报》会用上引号,或在前面加上「所谓」以示不认同。 《文汇报》、《大公报》、《香港商报》被持反共立场的《苹果日报》等称为「中共喉舌」等,与《文汇报》则反称对方为「反对派喉舌」,两者对中共立场迥异。 此外,与文汇报厂址相同的另有一份名为《香港仔》的免费日报。 重要报道. 「六四」引发的集体辞退事件. 1989年「六四事件」爆发前夕,中共在5月20日下令解放军进京执行戒严令,此举当时在香港社会引起很大回响。《文汇报》遂于翌日(5月21日)以「开天窗」形式发表社论,刊登了「痛心疾首!」四个大字;报社社长李子诵更公开在大会及电视上发言谴责镇压。有评论认为,《文汇报》的带头「造反」间接带动中间立场报纸一致谴责中共。「六四事件」后,中国共产党令社长李子诵、副总编辑程翔、驻北京特派员刘锐绍先后离开《文汇报》;总编辑金尧如后来移居美国,并退出中共,生前透过发表评论文章呼吁中共当局推行政治改革。 走近北京『告御状』的人. 2006年3月2日,《文汇报》以「走近北京『告御状』的人」为题的专题报导,更获得奖项,该文章报导有中国内地民众受到地方政府权势欺压,而上访到北京投诉,该文章结尾归咎于社会有腐败和不公。。 AV女优假新闻事件. 2010年6月5日文汇报网站报导铃木杏里为了替日本侵略中国赎罪,愿意免费和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做爱,引起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韩国、日本网友议论纷纷。最后,铃木杏里透过网路Twitter澄清此报导为捏造。文汇报于6月9日在网上刊登道歉启事。 爆料揭露美国是「煽动罢课黑手」. 2014年9月18日,《文汇报》以「爆料揭露美国是煽动罢课黑手」为题,继续爆料公开公民党英语组在本月初的会议纪录,揭露美国驻港总领事馆官员、美国情治人员等近40人,与香港学生代表开会商讨罢课行动。其中,美国驻港总领事馆官员、曾任职美国国防部、美国国家情报主任办公室的Dan Garrett更在会上称,「这次回美国向顶头上司汇报目前香港所处境况及我在港推动的工作进展。华盛顿要求继续在香港推动民间、社会力量争取民主诉求运动,尤其是推动青少年在社运扮演先锋角色。」Dan Garrett更在会上「保证」,「美国会保护学生领袖,包括赴外国留学、定居。」 2019年区议会选举报道. 2019年11月24日,民主派在区议会选举大获全胜,建制派溃败失 240 席。《文汇报》25日发表“输打赢要”的偏颇社评,指控暴力运动冲击建制派选情,威胁建制派候选人生命安全;社评批评「纵暴派」无所不用其极干扰选举,呼吁受影响候选人向选委会、廉署投诉,并促请相关部门认真审视举报,将涉嫌选举违法者送上法庭审讯。又以〈泛暴阴招出尽 史上最滥最贱〉为头条,指控「泛暴派」通过 8 招损害选举公平,包括在票站重复排队、来回拿去建制派候选人单张、狙击李慧琼等候选人等。报道又指控有票站人员懒理建制派候选人投诉,因为他们都是「泛暴派」的支持者,与站外「排队党」里应外合;及没有在选民名单上划去已投票市民姓名,让「泛暴派」支持者「一人投两票」。 被指发布不实的天气消息. 2021年4月18日,《文汇报》在其网站发布标题为「天文台指超强台风『舒力基』周三逼港」的报导,报导中表示台风将会进入香港800公里范围,但会「过门不入」,民间气象网站「香港天气资讯中心 HKWIC」以《文汇报新闻错误百出》为题,指香港天文台从来没有预测此台风会逼近香港及进入香港800公里范围,批评有关的报导完全不正确、错误儿戏,并表示该篇报导文章错处多及语意不清。 发行网络. 香港《文汇报》主要版面有:重要新闻、香港新闻、中国新闻、国际新闻、财经新闻、娱乐、体育、教育、通识、副刊、马经等。 《文汇报》除在香港本地发行外,是中国政府少数「解禁」的香港媒体网站。香港《文汇报》还在东南亚各国、北美洲出版多个不同的海外版本〔美洲版、印尼「东南亚版」、加拿大版《今日中国·文汇报》、泰国「亚洲·文汇合作专版」、菲律宾版,欧洲航空版、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文汇专版」、北马版、东马版、缅甸版〕。并声称日发行量共计超过40万份,读者总人数高达150万。但这并没有得到独立机构调查的确切数据。
文汇报 (香港)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