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城乡 (台湾)
车城乡(#重定向 ,白话字:),旧称「柴城」,位于台湾屏东县南方西侧,北临枋山乡、狮子乡、牡丹乡,东南与满州乡为界,西滨台湾海峡,南接恒春镇。
全乡地处恒春半岛,以低缓的丘陵地形为主,有四重溪、保力溪流经乡境。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每年10月到隔年2月因受地形影响,均有强劲的落山风吹袭。
历史.
地名由来.
荷兰人统治台湾时,此地为排湾族领土,依当地原住民排湾族之发音记为 "Kabeyawan",汉人译写作龟壁湾(闽南语:ku-piah-uan)。明郑时期,郑经派军至此殖民屯田,因令部将「统领」兵士驻守,故命名为统领埔,并逐渐形成-{庄村。
清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间,该地区因原住民欲收复,遂构筑木栅于四周作为防御,故有柴城之称。乾隆五十三(1788年),福康安率军讨伐林爽文党伙庄大田时,水师即登陆于此地,其后为纪念而称为福安-{庄或福安城。
至于车城一名,日人伊能嘉矩认为是「柴城」发音上的讹误。另一说法则指称曾有原住民大军临城,-{庄民利用搬运木炭的牛车数十台驻列作为防御,因而将柴城改称车城。另外,车城乡有客家聚落,客语里的「车」与闽南语的「柴」同音,因此有一种说法是客家人纪录的另一种写法。
发展沿革.
远在荷兰人统治台湾时,车城地区即有原住民排湾族在此生活。当地原本是一片密林,原住民称之为 "Kabeyawan",汉人记为「龟壁湾」。
南明永历十八年(1664年),郑经曾派遣部将于龟壁湾登陆,开始殖民屯田。因部将「统领」兵士于此驻守,故命名为「统领埔」(今统埔村),其后逐渐聚居而形成-{庄村。
清康熙二十二年(南明永历三十七年,1683年)七月郑克塽降清,台湾西部纳入清朝版图。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四月设台湾府,划属福建省,下置台湾、凤山、诸罗三县,本地被划属凤山县所辖。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闽南人陆续迁至车城地区,先后建立新街、射寮、埔墘、后湾仔等村落。自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间,统领埔已成为闽人开拓恒春半岛的根据地。由于当地原住民屡次计划光复此地,遂构筑木栅于四周以作为防御,故有「柴城」之称。至乾隆末年,已逐渐形成街肆。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陕甘总督大学士福康安率军讨伐林爽文党伙庄大田时,水师即登陆于车城,之后为纪念胜利而称车城为「福安-{庄」(或福安城),并于-{庄内的福德庙立碑以歌颂功劳。
同治十年(1871年),琉球国船只漂流至今日牡丹乡附近,琉球船员侵入牡丹乡,被当地原住民出草,当时琉球国同时向清朝和日本朝贡,故日本政府派兵前往事发地点。同治十三年(1874年)5月22日,日军进抵石门,当地原住民据险以抗。最后日军陆战队攀上峭壁居高临下,情势逆转,原住民败逃。在此役中,牡丹社酋长阿禄古父子身亡。6月1日起日军分三路扫荡牡丹社、高士佛社、女仍社等原住民部落,沿途只有小规模抵抗,占领后焚烧村屋并撤回射寮营地。7月1日,牡丹社、高士佛社、女仍社终于投降,是为牡丹社事件。9月22日,清廷与日本签订《北京专约》,给予受难者抚恤金,并收购日本在当地修筑的道路、房舍。
光绪十八年(1892年),恒春县辖境计分13里,本乡隶属于兴文里、仁寿里、咸昌里与德和里。日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本地属恒春厅,分隶于兴文里、咸昌里及德和里。其后恒春厅改为恒春支厅,本乡仍旧隶属于兴文里、咸昌里与德和里。大正九年(1920年)日人重划行政区域,本地改隶高雄州恒春郡车城-{庄,分7个大字:车城(今福兴村、福安村、统埔村)、保力(今保力村)、田中央(今田中村)、海口(今海口村)、新街(今新街村)、四重溪(今温泉村)、射寮(今后湾村、埔墘村、射寮村)。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后,再划车城保为福兴和福安两村,与田中村(原名田中央)、温泉村(原名四重溪)、后湾村(原名后湾仔)、统埔村、海口村、保力村、新街村、埔墘村、射寮村共11村,同为车城乡之辖区。
地理.
地形.
车城乡在地形上包括东部的丘陵地区,西部的平原地区及海岸平原三部分。东部丘陵地区为中央山脉的末端,高度多在400公尺以下。全乡最高峰位于蚊罩山主峰南方标高约635公尺的肩状棱线上,为本乡与狮子乡、牡丹乡三乡的交界处。
乡境最大的平原为恒春纵谷平原北段,主要由四重溪、保力溪冲积而成,为本乡主要的农业地区,盛产洋葱。四重溪河谷平原位于四重溪的中游地区,即石门至二重溪聚落西边的山口处,全长约5公里,平均宽度约800公尺。最宽处在支流大梅溪注入处,约达1,200公尺。
水文.
车城乡主要的河川为四重溪、保力溪两大水系,另有竹坑溪、社皆坑溪等独立小溪流。四重溪又名车城溪,全长31.91公里,流域面积124.88平方公里,是恒春半岛最长的河川。该溪上游位于牡丹乡境内,在石门流入车城乡境,于四重溪聚落南侧汇集支流大梅溪后,于二重溪聚落西侧流出丘陵地区,进入恒春纵谷平原,最终于清港嘴南侧注入台湾海峡。
保力溪全长14.94公里,流域面积105.23平方公里,在乡内均仅次于四重溪。该溪有两个主要源流,西源为竹社溪,源于五重溪山南坡,东源为大石板溪,源于满州乡四林一带。两源汇合之后,始称保力溪。该溪流至保力村大埔聚落后,成为车城乡与恒春镇的界河。于恒春纵谷平原上汇集来自恒春镇的支流网纱溪后,再度进入乡境,随后于射寮港注入台湾海峡。
气候.
车城乡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10月到隔年2月因受地形影响,均有强劲的落山风吹袭。境内并无气象站,但因距离恒春气象站甚近,故可参考该站之气象纪绿。
人口.
根据屏东县恒春户政事务所统计,2023年底车城乡户数约3.5千户,人口约8千人,乡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村分别是福兴村与统埔村,2023年底两村人口分别为1,488人与385人。
政治.
历任首长.
资料来源:《车城乡志》
乡政组织.
车城乡公所是车城乡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乡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执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车城乡的自治监督机关为屏东县政府。乡长由全体乡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车城乡公所并置乡政会议,为乡政最高决策机构,在乡长之下,设有5课3室等8个内部单位及4个附属机关。
车城乡民代表会是车城乡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车城乡全体乡民立法和监察乡政。乡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车城乡民代表会共有7位乡民代表,分别为第一选区1席乡民代表、第二选区3席乡民代表、第三选区1席乡民代表、第四选区2席乡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7位乡民代表互选产生。
行政区.
现今车城乡行政范围的确立,来自于1920年,日本将台湾十二厅改为五州二厅,设车城-{庄属高雄州恒春郡。车城-{庄辖车城、保力、田中央、海口、新街、四重溪、射寮等7个大字。1945年,改为「车城乡」,属高雄县恒春区。1950年,调整行政区域,车城乡改隶新成立的屏东县。车城乡的行政区划辖有田中村、海口村、福兴村、福安村、统埔村、温泉村、保力村、新街村、埔墘村、射寮村、后湾村等11个村,共计131个邻。
产业.
车城乡的产业结构以农、渔业等一级产业为主,其中农业人口占全乡总人口数的31%。至于工、商业方面,由于位置偏远、资源贫乏,发展极为困难。
乡内平原地区因有灌溉之利,主要生产洋葱、西瓜与水稻等农作物,其中洋葱、西瓜种植面积大、产值高,为本乡的特色农产品。丘陵地区因土地贫瘠与缺水,难以栽培农作物。。
洋葱是车城乡农作物的大宗,远近驰名。由于本乡的气候适宜洋葱生长,落山风亦恰可吹走虫害与雾气,有效促进葱球成熟,且便于采收后的晒干及储藏;加上本乡纬度低,种植短日品种的洋葱,只需要四个月就能收成。洋葱也因日照期较短,水分多、口感好,颇受海内外各地消费者欢迎。全乡现有洋葱栽种区为300公顷,全年的总产量约2万公吨,分别占全台总耕种面积与产量的48%与63%。由此可见本乡是全国洋葱的主要生产地,因而享有「洋葱王国」的美誉。
车城乡的西瓜收成时间为全台最早,为乡内另一项重要农产品。西瓜耐干不耐湿,适合本乡排水良好且土层深厚之松软土壤种植。加上恒春半岛冬季因有落山风吹袭,夜间露水少,所产西瓜又大又香甜可口。本乡主要的西瓜栽培区是温泉村四重溪附近,播种期约在每年的9月,亦即在第二期稻作收成之后,并可在当年底或隔年初采收。本乡在1980年代是种植西瓜的鼎盛时期,当时全乡西瓜种植面积约有183公顷,年产量达3,294公吨。其后西瓜种植规模逐年缩减,2001年本乡西瓜种植面积为57公顷,年产量684公吨。
车城乡海岸线长,渔业尚称发达。沿海渔业主要使用小型渔船或马达舢舨补捞,年产量约10万公吨。内陆养殖渔塭面积约有78.4公顷,年产量约270公吨。其中淡水渔塭面积略多,主要养殖鳗鱼、鲈鱼、泰国虾等;咸水鱼塭则以养殖草虾为主。
寺庙与民俗.
车城福安宫是位于福安村的一座土地公庙,创建于明永历年间,历史相当悠久。它的建筑格局和一般的土地公庙大不相同,是采用中国北方宫殿形式构造,为三进六层楼的建筑,外观宏伟、金碧辉煌,号称是全台湾乃至于东南亚最大的土地公庙。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之前,许多外地大小进香团前来参拜进香,庙前广场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庆典,是恒春、车城当地的信仰中心。
古迹.
石门古战场位于车城乡温泉村东北方与牡丹乡交界处的石门,距离四重溪聚落约3公里,是牡丹社事件发生地点。石门是由海拔370公尺的虱母山以及海拔450公尺的五重溪山断崖夹峙而成,两侧绝壁相当陡峭,其间相隔仅有四丈,又有四重溪急流奔腾,形势极为险要,为易守难攻之地形。西边断崖下有窄道,为通牡丹乡之隘口,俨然如门户一般,「石门」因此而得名。
日治时期,殖民政府曾于昭和十一年(1936年)在石门古战场山丘上兴建「西乡都督遗迹碑」,以纪念西乡从道的作战胜利。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后,屏东首任县长张山钟认为该碑有辱国风,因而撤换成「澄清海宇还我河山」碑,以表彰原住民誓死不屈的情操。日本殖民政府亦另于虱母山立有「征蕃役战死病殁忠魂碑」,借以纪念牡丹社事件中阵亡的日本军人。如今原碑已遗失,仅留底座,并迁建于西乡都督遗迹碑之侧。
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埋葬八瑶湾事件遇害琉球人的坟墓。
教育.
大专院校.
车城乡原本并无高中职以上学校。2004年,国立东华大学与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合作,于此设立海洋科学学院,其下设有海洋生物科技研究所、海洋生物多样性及演化研究所;另外原国立屏东教育大学(现为国立屏东大学)于2010年4月15日取得车城乡内一处12公顷土地做为该校之「车城校区」,计划设置「海洋文化休闲与自然生态产业体验区」。
国民中学.
车城国中设立于1968年,校地面积5.4公顷,为车城乡唯一的国民中学。除一般教室及学生活动中心外,另有专科教学大楼一栋,其内部有家政教室、电脑教室、音乐教室、视听教室及图书馆等。2006学年度起,招收体育班、资源式数理资优班各一班,另推动小提琴社团及合唱团活动,发展学校教育特色。
国民小学.
车城国小前身为日治时期的车城公学校,设立于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1950年代,因车城地区人口增加,曾先后设立温泉、保力、射寮三所分校,其后并分别独立设校。2000年代中期,因乡村人口朝都市集中,加上生育率降低,三所学校又再度并入成为分校。
交通.
公路.
省道台26线又称「屏鹅公路」,由北而南贯穿车城乡西部地区,是全乡最重要的交通要道。由此往北可达枋山乡枫港聚落,可接上省道台1线前往屏东市、高雄市及台湾西部各地,或接上省道台9线前往台东、花莲及台湾东部各地;往南则可前往恒春镇鹅銮鼻。
县道199号为车城乡通往牡丹乡的主要道路,也是前往台东的一条替代路径。该县道西端始于车城闹区与省道台26线交会处,沿四重溪谷地向东北行,经二重溪、四重溪等聚落后,于石门古战场附近进入牡丹乡境,经石门、牡丹、东源等聚落后,沿狮子乡与车城乡、台东县达仁乡之边界绕行,最终于寿峠接上省道台9线,再前往东部各地。
乡道屏151线是海口至恒春镇竹城子的道路,沿途经过统埔、山脚、保力等聚落。乡道屏152线是海口绕经海岸地带至车城市区南侧的道路,前段为车城滨海景观道路。乡道屏155线是新街至恒春镇大光的道路,沿途经过射寮、头沟、四沟、赤崁、草潭、砂尾堀等聚落。乡道屏156线是保力经牡丹乡四林村至满州乡长乐村的道路,起点位于保力西侧的省道台26线路口,沿途经过保力、大埔、竹社、四林等聚落。
铁路规划.
为疏解垦丁国家公园所带来的恒春半岛连外交通问题,交通部运输研究所及交通部铁路改建工程局曾先后办理兴建区域性铁路的可行性研究与先期规划。所研拟的台铁恒春线铁路系自内狮车站与南回线分歧后通往恒春,并有一条支线通往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但由于2005年5月3日中华民国交通部进行「恒春半岛研议中之铁路及国道南延案竞合分析」结论建议应先以铁路电气化延伸至枋寮再以观光巴士接驳转运,故计划已搁置。而恒春居民仍持续提出兴建的诉求,甚至成为各党派的政见。交通部铁路改建工程局预估,如果有了恒春支线,从高雄新左营站搭自强号到恒春,大约是90分钟,再搭公车约15分钟可到垦丁;在2013年,时任交通部部长叶匡时表示,2014年将进行台铁恒春支线可行性研究。
2015年,铁路改建工程局完成台铁恒春支线可行性计划期末报告,全线采非电化单线模式,新建7个车站及1个号志站,其中海口站、车城站位于本乡境内。预估2018年环评通过,将花两年取得用地,2024年施工完成,2025年启用。
公共自行车YouBike2.0.
YouBike2.0系统于2023年2月1日正式营运,截至2024年1月17日于车城乡内设置2处站点。
观光休闲.
垦丁国家公园是中华民国政府设立的第一座国家公园,位于恒春半岛最南端,范围包括跨越恒春、满州、车城三乡镇的部份地区。车城乡的国家公园范围在乡境西南端,其内部的主要景点有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及恒春西海岸景观道路。
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位于车城乡西南端的后湾村,地处垦丁国家公园西北角龟山山麓的临海地区,是以海洋生物为主题的大型博物馆,占地约有96.81公顷。馆内分为三大区段:台湾水域、珊瑚王国、世界水域,另有教学中心,水族实验中心等。
保力林场位于保力村竹社路,为国立屏东科技大学所辖之实习林场,面积共约291.74公顷。保力林场位处山区,竹社溪及石板坑溪流经其间,在林场办公大楼前汇流成保力溪。林场内的植被以热带植物为主,因高温、强风之影响,树形普遍较为矮小。林场主要种植相思树,近年来亦陆续引进一些珍贵树种,如象牙树、乌心石、毛柿等。林场内常可见到野生动物穿梭其间,例如牛背鹭、树鹊、红嘴黑鹎、灰面鹫、人面蜘蛛、茶斑蛇、青蛇……等。除此之外,保力林场的木炭窑亦为难得一见的传统工艺设施。
四重溪温泉位于温泉村四重溪聚落,依地质分类属于沉积岩温泉。泉质属碱性碳酸氢钠泉,洁净无味,含丰富的矿物质。日治时期开发,因昭和天皇胞弟高松宫宣仁亲王夫妇来此度蜜月而声名大噪。与北投温泉、草山温泉(阳明山温泉)、关子岭温泉并列为日治时期「台湾四大名泉」。
海口港位于海口村海口聚落,地理位置属恒春纵谷平原的最北端,也是海洋、平原与山地的交会处。海口港原本只是一个小渔港,因临近昔日的「海口沙漠」景观而闻名。近年来由屏东县政府规划整建,转型成为观光渔港,并作为高屏「海上蓝色公路」的终点站。经此可航往小琉球及高雄鳯鼻头港。海上蓝色公路首航典礼后虽尚未对外营运,但因周边设施完善,假日仍有游客前来游憩。
参考资料.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