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光乡
莒光乡(福州语平话字:Gṳ̄-guŏng-hiŏng),原称东沙乡、白犬乡,位于马祖列岛南部,原属长乐县,现属中华民国福建省连江县的一乡。由东莒岛、西莒岛两岛所组成。
历史.
名称.
1971年国军接管更名为莒光乡,寓意「毋忘在莒」,东犬岛、西犬岛因此更名为东莒岛、西莒岛。
莒光旧名白犬、白肯(「肯」为福州话「犬」之拟音),因其二岛山形如二狗,东岛称东犬岛,西岛称西犬岛,合称「白犬列岛」。
当地住民常以「东岛」、「西岛」称东莒、西莒。
沿革.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置东沙乡,属福建省长乐县。
1949年12月,改东沙乡公所为白肯乡公所。
1950年10月,设马祖行政公署,白肯乡改为白肯区,并隶属马祖行政公署。
1953年8月,马祖行政公署改为闽东北行政公署,并管辖县府遭占的连江、长乐两县。而将长乐县政府移设于白肯区内。同年9月,将“白肯区”划分为“白肯镇”、“东肯乡”和“东涌乡”;1954年东涌乡改隶罗源县。
1955年7月,闽东北行政公署改为第一行政督察区。隔年7月,第一行政督察区及长乐县裁撤,两乡镇改隶连江县,并改名「西犬乡」、「东犬乡」。
1960年,中华民国政府将“西犬乡”和“东犬乡”合并为“白犬乡”。
1971年,中华民国政府将“白犬乡”更名“莒光乡”,以示“毋忘在莒”。
地理.
位置.
莒光乡由东莒岛及西莒岛组成,为连江县(马祖)最南端的乡。由两个主岛及数个无人小岛组成,位于福建闽江口之外,西距闽江口梅花约二十五公里,南距平潭岛约38公里,北距马祖本岛约26公里,东距台湾基隆约180公里。
旧名「东河」、「下沙」、「东肯」、「东犬」的东莒岛,位处马祖列岛的最南端,总面积只有2.64平方公里。因岛屿四周多峡湾港澳,极富渔获之利,加上地势平坦,有较大的地方可栽培青果蔬菜,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小海岛。目前东莒仅有「大坪」、「福正」二个村落,人口只有300人左右。
西莒岛面积约3平方公里。与东莒岛相距2公里。
人口.
根据连江县政府民政处及内政部户政司统计,2023年底莒光乡户数计有343户,人口计有1,504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320人,是连江县人口最少的行政区。乡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村分别是大坪村与西坵村,2023年底两村人口分别为541人与112人,其中西坵村也是连江县人口最少的村。
政治.
乡政组织.
莒光乡公所是莒光乡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乡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执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莒光乡的自治监督机关为连江县政府。乡长由全体乡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莒光乡公所并置乡政会议,为乡政最高决策机构,在乡长之下,设有4课2室等6个内部单位。
莒光乡民代表会是莒光乡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莒光乡全体乡民立法和监察乡政。乡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莒光乡民代表会共有5位乡民代表,选区划分上为不分区,主席、副主席由5位乡民代表互选产生。
莒光乡为连江县议会第三选区,在连江县议会9席县议员中,莒光乡共选出1席县议员。
行政区.
莒光乡现有5村21邻,包括西莒岛的青帆、西坵、田沃,以及东莒岛的大坪、福正。其中位于西莒岛南部的青帆村为乡公所所在地。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