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哈利路亚大合唱
《哈利路亚》是韩德尔的英语清唱剧(港台称其为“神剧”)《弥赛亚》中的一首选段,排在第二部份的最后一首曲。根据钦定版本,本曲为第44首。“哈利路亚”是全首《弥赛亚》中最广为人知的一段,而“哈利路亚”(Hallelujah)是“赞美耶和华”的意思(耶和华是圣经上永生上帝的名字),是基督徒当赞美上帝(神)时所用的欢呼语。 歌词. 选自圣经新约启示录第11章及第19章,选段经文均是描述当耶稣再来时的景像。 乐曲特点和分析. 本曲以D大调谱成,共有94个小节。 站立传统. “哈利路亚”另一个为人所熟识的事(也是不成文的传统),是每当奏起此曲时,在场听众都会自动的站立。据闻这样的举动是出自1743年3月在大不列颠王国的首演时,国王乔治二世在听到“哈利路亚”一段时突然间站立,其他人见到国王站立,也随即跟著一同站立,传统便因此而起。至于当时乔治二世站立的原因,长久以来衍生出各式各样的解读,较常的包括有: 但经过学者多年来的研究,发觉现时所保存和掌握的资料,皆不能证明乔治二世当日真的有出席过这场音乐会,而有最直接提及国王站立听“哈利路亚”的讲法,要等到1780年的一封个人书信中,以覆述的方式提及过乔治二世这个行为;由于并非第一身经历,且经年已久,真伪与否难以判断。而于1750年代另外的个人的书信中,亦略有提及过观众在听《弥赛亚》时.于部份合唱曲目中有站立,但是否包括是“哈利路亚”亦无法得知。不过这个“惯例”就无意间被留传下来。 为圣诗《奇异恩典》创作歌词的牧师约翰·牛顿于1784年的一篇讲道中,借听到《弥赛亚》“哈利路亚”时站立的行为,有这么的说法: 他所指的,是如果以听“哈利路亚”时站立纯綷只是因为一种「赶潮流」,人做我亦做的态度,但在个人的信仰历程中没有领悟出基督再临时的准备和喜悦,这样的信仰基础其实是非常薄弱,很容易就会被罪恶所击倒。 从牛顿所带出的反思,可以套用于现今在听“哈利路亚”时是否应该站立,道理也是一样。站立是对基督教复活概念的一种认同感,而如果没有相关宗教信仰概念或领会时,选择不站立亦是可接受的做法。 参考资料. 但据2010年来率领德勒斯登爱乐和圣十字合唱团来台湾演出弥赛亚的德国指挥克莱勒表示,“惯例已是过去式,因为他至今没看过民众真正站起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网际网路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
哈利路亚大合唱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