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汉娜·阿伦特
汉娜·阿伦特(-- ,1906年10月14日—1975年12月4日),是政治哲学家、作家和纳粹大屠杀幸存者。她的贡献影响了20世纪和21世纪的政治理论研究者。 她的作品涵盖了广泛的主题,但最出名的是那些处理权力和邪恶的本质,以及政治、直接民主、权威和极权主义的作品。 在大众心目中,她因围绕阿道夫·艾希曼审判的争议,还有她试图解释普通人如何成为极权主义体系中的演员,而被某些人认为是一种道歉,以及“平庸之恶”(英语:"Banality of evil")等,而最为人铭记。她被致力于研究其思想的机构和期刊、汉娜·阿伦特政治思想奖(英语:Hannah Arendt Award),以及邮票、街道名称和学校等所纪念。 她提倡政治空间中的“多元性”概念。因此,人与人之间在政治上存在著潜在的自由和平等。重要的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愿意和合适的人应该尽可能在最具体的层面上参与政治协议、政治合同和宪法。由于这种观点,她批评纯粹的代议制民主。 除了哲学、政治和历史文献,她还使用传记和文学作品作为她考虑的参考来源;她逐字逐句地评析这些文本,并用她自己的方法来面对它们。 生平. 阿伦特在1906年出生于下萨克森州林登市(今汉诺威)的犹太人家庭,三岁时,她的家人搬到东普鲁士的首府柯尼斯堡(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以便治疗她父亲保罗·阿伦特(Paul Arendt)的梅毒;保罗·阿伦特在他年轻时就染上这种疾病。七岁时,她父亲过世。她在一个政治进步的世俗家庭中长大。她的母亲是社会民主党的热心支持者。1914年,因战争爆发阿伦特一家逃往柏林。在柏林完成中学教育。 1924年进入马尔堡大学就读,并师从海德格尔与卡尔·雅斯贝尔斯,并与海德格尔有过四年的恋情。1929 年,在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的指导下,她在海德堡大学获得了哲学写作博士学位。后来阿伦特迁移到海德堡,并在那里接受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佩斯的指导写作博士论文,主题是中世纪天主教经院哲学家圣奥古斯丁思想中的爱的概念。 1929年阿伦特完成了她的博士论文,但由于她是犹太人,无法获取教授学术资格认定,她也就不能在任何德国大学授课。同年,她与冈瑟·斯特恩结婚,但很快就开始在1930年代的纳粹德国遭遇越来越多的反犹太歧视。1933年,也就是阿道夫·希特勒成为德国最高领导人的那一年,她因对纳粹德国的反犹太主义进行非法研究,而被有关当局逮捕,并被盖世太保短暂监禁。获释后,她逃离德国,住在捷克斯洛伐克和瑞士,然后定居巴黎。在巴黎,她与马克思主义者瓦尔特·本雅明结识并成为好友。同时,她为犹太组织工作,帮助年轻的犹太人移民到英国的巴勒斯坦托管地。1936年,阿伦特遇到德国诗人、哲学家。1937年,她与斯特恩离婚。同年,阿伦特因为有犹太血统而被剥夺德国国籍。1940年,她与布吕赫结婚。 随着二战爆发,法国部分领土被纳粹德国占领,德国占领当局逮捕犹太人并将其送往集中营,阿伦特不得不再次流亡,离开法国。但当德国于1940年入侵并占领法国时,尽管她在1937年被剥夺了德国公民身份,但她仍被法国人当作外国人加以拘留。鄂兰在知名犹太思想家阿尔伯特·赫希曼协助下,得以从法国经西班牙逃亡至美国。 1941年,在美国外交官(Hiram Bingham IV)的帮助下,阿伦特与丈夫和母亲前往美国;这位美国外交官非法向 2500 名犹太难民发放了签证。阿伦特抵达纽约后成为当地德国犹太侨民中的活跃分子,并为Aufbau周刊撰稿。她在纽约成为一名作家和编辑,并为犹太文化重建工作。1950年,她成为美国公民。 二战结束后,阿伦特与海德格尔恢复了联系,他们的“准浪漫”关系持续了两年;阿伦特曾在德国的一次去纳粹化听证会上为海德格尔作证 。 1950年,阿伦特归化为美国公民。在纽约时期是她著作出版的高峰期,1951年,她出版《极权主义的起源》,奠定她作为思想家和作家的声誉,随后又发表一系列作品。其中包括1958年《人类状况》、《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和1963年《论革命》。她在美国许多大学任教,同时拒绝了终身职位的任命。1959年她成为普林斯顿大学任命的第一位女性正教授。1975年,她突然死于心脏病发作,享年69岁,葬于纽约州哈得逊河畔安嫩代尔(Annandale-on-Hudson)的巴德学院,其夫在该学院教学多年。 著作. 汉娜·阿伦特的著作主要探讨权力的本质、政治的主题、权威及极权主义,且致力于证实自由的概念以及平等的集体政治行动。她把自由理论化为公众的相联的概念,并以希腊的城邦、美国的城镇身分、巴黎公社、1960年代民权运动来描绘。此外,她致力开展一个名为诞生性(natality)的概念,是指为世界带来新事物的能力。例如政府根基所能承受的东西。 汉娜·阿伦特的首部著作就是1951年的《极权主义的起源》,她追溯过去两三百年的历史,最后整理出结论:反犹主义与帝国主义共同促成了极权主义。 接著在1963年,汉娜·阿伦特出版《平凡的邪恶》。这本书引来众多争议跟批评,原因之一是其在书中指责当时许多犹太领袖帮助纳粹组织驱逐犹太人,并批评:犹太官员对犹太人本身扮演毁灭同族的角色,无疑是整个黑暗历史中最黑暗的部分。 另著有《反抗「平庸之恶」》、《论革命》、《过去与未来之间》、《人的条件》等。 在阿伦特去世后,人们在她的打字机中发现了其未完成的遗作《心灵的生活》最后一部分《判断》的标题和两段题词。这些文本后来被收录于《康德政治哲学讲稿》。 身后. 阿伦特的个人书藏现存于美国巴德学院斯蒂文森图书馆,其中包括了大约4000多项藏品,包括书籍、票据以及小册子等。巴德学院现已将部分藏品数码化,并发布于《汉娜·阿伦特收藏集》。德国还创建了。
汉娜·阿伦特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