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DFI零售集团
DFI零售集团(,SGX:D01,LSE:DFIB,BSX:133),原名牛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牛奶公司,公司在百慕达注册,是怡和洋行属下在亚洲的一家零售集团,主要经营超级市场、量贩店、便利店及药房和透过持有50%股权的美心食品在亚州多国经营饮食业务,截至2020年年尾在亚洲十二个国家共有9997间分店,员工23万,收入281.59亿美元,盈利2.71亿美元 2007年3月底,新加坡人郭伯钧(Michael Kwok)升任该公司的行政总裁,是第一位亚洲人出任该集团的行政总裁,接替退休的方励图(Ron Floto)。 历史. 早期. 牛奶公司创办于1886年,由苏格兰籍医生,后世尊为热带医学之父的-{文逊;万巴德;万巴德爵士(Sir Patrick Manson)与5位香港商人合作成立。早期牛奶公司以3万港元在港岛西区薄扶林建立牧场,饲养80只从英国入口的乳牛生产新鲜牛奶。1892年在中环下亚厘毕道兴建仓库,以现今的艺穗会及香港外国记者会会址作办公室。 1904年,牛奶公司开始进口冻肉到香港,并在中环仓库开设首间零售店。1918年,第二间牛奶公司店舖在九龙弥敦道开设,为香港渔船提供大量冰块。 1960年,牛奶公司与连卡佛合作创办的子公司大利连(Dairy Lane)在香港中环开设大利连超级市场,是香港第一间超级市场。1970年代大利连曾在铜锣湾珠城大厦设有分店,1980年代易名惠康。 『置地饮牛奶』收购事件. 1970年代,牛奶公司由当时甚有影响力的华人周锡年爵士拥有控制权。牛奶公司在薄扶林牧场(今置富花园)及在铜锣湾及观塘等地的冰厂,占地甚广,因此吸引地产财团尝试收购以取得土地。1972年底,英资怡和洋行旗下的香港置地提出收购牛奶公司股权,周锡年不接受收购。其后香港置地与周锡年争夺牛奶公司控制权,即坊间所谓的「置地饮牛奶」事件:置地出动大额现金及大量发行股票,双方于报章上作出广告战,一时成为市场焦点。牛奶公司早期以维护祖业为理由,声言不接受收购,亦不会发展地产;但其后则改变立场,找来王德辉的华懋地产协助,提出合作发展地产的方案,希望获得股东支持。 后期,香港置地提出1股送5股的换股计划,加上置地在当时已是香港最大规模的地产公司,而华懋与牛奶公司的合作计划则吸引力较低,吸引股东把股票给予置地交换。1972年12月15日,置地宣布已取得90%牛奶公司股份;因此置地根据香港《公司条例》第168条,在1973年4月8日向其余小股东进行强制收购。最终置地成功全面收购牛奶公司,牛奶公司的上市地位则被取消。收购事件曾引致置地及牛奶公司股价大幅上升,亦成为1973年香港股灾的触发点,及为八、九十年代怡和及置地被六大华商狙击埋下伏线。 1986年,牛奶公司再从香港置地分拆,在香港上市;于九十年代以0353为上市编号。1994年,牛奶公司与怡和系其他公司把香港的上市地位迁至伦敦及新加坡。牛奶公司现在百慕达注册。 近期. Andrew Lim,之后将专注经营Guardian药妆店。 现况. 牛奶公司现在仍然属怡和集团旗下,业务遍及在亚洲多国,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韩国等地。早年在香港及中国内地与食品生产商雀巢合作生产,为香港家传户晓品牌,主要产品有牛奶及雪糕等奶制品,以及雪条等小吃。而近年为专注其零售业务,其合资公司股份已全数售与雀巢,品牌名称改为雀巢牛奶公司。于港澳主要经营便利店7-11、超级市场惠康、新苗超级市场、健与美连锁店万宁、宜家家居及美心食品,在台湾经营宜家家居等。 在新加坡设有643家零售商店,旗下品牌包括7-11便利店、家宁、巨人(Giant超市)、冷藏公司(Cold Storage)、和首得惠()。2008年,该公司在新加坡的零售面积由17万6438平方公尺增加至18万2840平方公尺,营业收入也从15亿9800万新元上升至16亿 8400万新元,涨幅达到5.4%。 自家品牌. 商标持有人,DFI International Brands Limited 外部链接.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DFI零售集团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