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香港博物馆列表
截至2024年为止,香港共有约60所博物馆。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的定义,博物馆是「一所永久性和开放给公众的非牟利机构,目的在于服务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负责搜集、保存、研究、传播与展示人类及其环境有关的实证,供研究、教育及观赏之用」。故此,所有符合以上博物馆定义的香港文博机构,皆会收录在内。包括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的博物馆、香港其他政府部门及公营机构辖下的博物馆、教育机构及非牟利团体辖下的博物馆、私营及其他组织辖下的博物馆,以及已关闭的博物馆。并不包括筹建或规划中的新博物馆。其中,会列出博物馆的名称、相片(如有)、启用日期、关闭日期(如有)、管理机构(不包括「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博物馆」一节)、所在位置以及入场收费。其中「相片」一栏所列出的是博物馆建筑物的外貌,如果博物馆没有自有建筑物,会以博物馆所在的建筑物外貌相片代替。另外,此列表中会以浅灰色背景 代表设有入场收费的博物馆,其所有入场门票价格均以港元计算。 历史. 香港博物馆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于1869年6月28日启用,设于旧香港大会堂内的旧大会堂博物院。旧大会堂博物院是香港第一所,亦是当时香港唯一一所符合现代博物馆定义的博物馆,主要收藏图书,以及一些动植物的标本等等。该博物院经营70多年,直至1947年旧香港大会堂完全拆卸的结束,香港博物馆的服务因此而停止了十年。 直至1957年李郑屋汉墓展览厅(今李郑屋汉墓博物馆)的开放,香港博物馆服务发展才得以延续。1962年3月2日大会堂美术博物馆(今香港艺术馆)的开幕,亦标志著博物馆服务萌芽再生。同时,香港民间的博物馆服务亦随著1953年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今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落成启用而开始。 往后几十年,政府在发展博物馆服务上积极进取。其他教育机构、非牟利组织亦于1970年代开始相继设立博物馆。至此,香港的博物馆数目不断增加。1980年代开始,市政局为推动文物古迹保育,令市民更能重视香港历史,以历史建筑及法定古迹改建而成的博物馆先后落成。1990年代期间,市政局及区域市政局亦开展多间不同特色主题的博物馆,令市民增广见闻。1997年9月,临时市政局的博物馆委员会正在起草《临时市政局博物馆委员会五年计划》。2000年1月1日,市政局及区域市政局解散,其辖下博物馆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全数接管。2001年开始,为响应国际博物馆协会的国际博物馆日及推广香港博物馆的活动和服务,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会联同其他政府机构博物馆以及一些民间博物馆,于每年5月中旬举办「香港国际博物馆日」。 2000年代初期开始,更多政府机构及私人企业先后开设自己的博物馆及展览馆,令香港博物馆服务的发展开始蓬勃起来。而近期新开设的博物馆,很多都是小型的,当中有部份在社区内开设,更有些小型的博物馆是设于工厂大厦或者商场舖位之内。现时香港大部份博物馆对公众开放,有些规模较大的会收取入场费(通常星期三免费入场),有些博物馆是永久免费开放的。 香港博物馆服务不断推陈出新,并不断进步。现时除了继续推行搜藏、研究及展览工作之外,还开始进行教育工作,以吸引更多市民及游客参观。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博物馆. 下列是所有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的博物馆,亦是《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香港法例第132P章-博物馆指定令)所指的博物馆,截至2024年为止共有18所。其中7所位于香港岛;6所位于九龙;5所位于新界。列表内所有设有入场收费的博物馆,逢星期三可免费入场,而个别专题展览则或另需收费。 其他政府部门及公营机构辖下博物馆. 下列是香港其他政府部门及公营机构辖下的博物馆,截至2024年为止共有20所。 教育及非牟利组织辖下博物馆. 下列是香港教育及非牟利组织辖下博物馆,凡是由教育机构或者非牟利组织管理的博物馆皆列表在此。 私营及其他组织辖下博物馆. 下列是香港民营、私人及其他机构管理的博物馆。 备注. 香港有400多间博物馆及历史建筑物。 参考文献. 来源.
香港博物馆列表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