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北竿乡
北竿乡(福州语平话字:Báe̤k-găng-hiŏng,闽南语白话字:Pak-kan-hiong,莆仙语兴化平话字:Bah-gang-hio̤ng)位于闽江口外东海中,隶属于中华民国福建省连江县,为该县第二大乡。北竿乡辖区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岛屿北竿岛,及高登岛、亮岛、大坵岛等大小岛屿十余座,均属于马祖列岛的一部分。 历史. 北竿乡位于马祖列岛中北部,座落于福建闽江口外,昔日史书上,与南竿岛分别称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称竿塘。过去也有官塘、吴潼等名称。 考古证据显示,早在距今约八千年前,即有人类于亮岛活动。北竿本岛则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类活动。至宋元世代则确知已有人长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长乐、连江等县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谋生,到元末时聚落发展已初有规模。 明朝初年,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将南北竿塘居民全数迁徙至大陆,竿塘诸岛的开发因此遭受严重挫折。直到明代中叶开放海禁以后,才又得以发展。迨至明末时,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则实施更严厉的迁界令,复将人民悉徙内地,并焚毁岛上所有房舍田园。至康熙后期开始,长乐、连江等县沿海贫民又陆续大举迁居岛上。 1869年随著北竿塘渔业的兴盛,而对盐的配置产生许多纠纷。总督为了进行渔户重新配盐,于塘岐、桥仔设置闽浙总督配盐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马祖列岛始设保甲,设竿西联保办公处于塘岐盐仓(今塘岐国小),后以辖地过广,再划分成竿塘、西洋两保,在当时北竿是马祖地区的政经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华民国国军进驻,先是成立马祖守备区指挥部于南竿,接著实施战地政务,连江县政府设于南竿,马祖的政经中心逐渐转移至南竿。马祖地区于1992年解除战地政务,次年开放观光,但同时国军也开始逐年自马祖撤军,至今北竿驻军人数仅约千人,与昔日的「北高师」一万余名驻军,不可同日而语,北竿长期依赖军方消费的经济型态,也大幅改变,造成民生经济重大冲击,引发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岛上的北竿机场启用,再度开启北竿兴盛的契机,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长,在2003年1月南竿机场落成后,北竿不再是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门户。不过,由于南、北竿只有十分钟航程,近年来,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观光软硬体建设下,现已渐转型为南竿的「后花园」。 地理. 地形. 北竿乡包括北竿岛、高登、大坵、小坵、亮岛以及众多无人岛礁。位居福建省闽江口外东海中,远眺中国大陆连江县黄岐湾。北竿岛处于马祖列岛中心位置,和南竿岛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离不到三千公尺。北竿与南竿以西海域通称竿塘洋。 本乡全境总面积9.3平方公里,系第二大乡。北竿岛的主要岩体是花岗岩与花岗闪长岩,岛上有壁山标高291.7公尺,是本县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标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人口. 根据连江县政府民政处及内政部户政司统计,2023年底北竿乡户数计有910户,人口约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317人,是连江县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区。乡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村分别是塘岐村与白沙村,2023年底两村人口分别为1,327人与160人。 语言. 北竿乡通行马祖话,是闽东语的一种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马祖话与长乐区、连江县的长乐话、连江话比较接近,但有一定区别。桥仔、塘岐一带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们中老一辈移民操莆仙语或闽南语,并且同时能够使用马祖话;但年轻一辈大多数只会说马祖话。 政治. 乡政组织. 北竿乡公所是北竿乡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乡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执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北竿乡的自治监督机关为连江县政府。乡长由全体乡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北竿乡公所并置乡政会议,为乡政最高决策机构,在乡长之下,设有3课2室等5个内部单位。 北竿乡民代表会是北竿乡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北竿乡全体乡民立法和监察乡政。乡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北竿乡民代表会共有5位乡民代表,选区划分上为不分区,主席、副主席由5位乡民代表互选产生。 北竿乡为连江县议会第二选区,在连江县议会9席县议员中,北竿乡共选出2席县议员。 行政区. 北竿乡共下辖六个村里,分别如下:
北竿乡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